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表现出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经营者身份呈现双重性,职工参与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由对经营者的约束转向不同所有者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传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表现出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经营者身份呈现双重性,职工参与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由对经营者的约束转向不同所有者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中美日公司治理结构的财务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公司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经营者报酬等财务方面,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公司财务结构是否合理对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在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企业财务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司财务治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则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阐述了财务治理的目标、财务治理权配置的基本模式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营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财务由老板单线控制,但是往往又控制不住,因为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财务控制系统和相应的控制环境,老板与经营者之间的游戏规则处理不好,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民营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建立民营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对财务监控、企业信息化、公司治理实务三者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实时财务监控与公司治理的融合,试图用企业信息化为财务监控在公司治理实务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梅雨 《内江科技》2006,27(3):34-35
本文基于企业适时财务监控的研究,探讨企业高层财务监控与公司治理的融合,阐述了公司治理所需要的适时财务监控是分散在公司治理组织机构和公司经营管理机构中,并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8.
肖文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0):54-55
分析了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财务内容、财务评价、财务主体以及财务环境等方面探讨了财务在新经济时代发生的变革,论证为应对财务在新经济时代的变革,如何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以及内部会计控制与企业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善东  杨淑娥 《预测》2007,26(2):63-67
本文在分别借助因子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公司财务指标和治理因素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构造并实证检验了用于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两大模型,即仅是包含财务信息与融合财务信息和公司治理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作为通过了非参数检验的公司治理因素之关键特征变量——第一大股东派出董事比例,不但与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包含该变量的预测模型的回判和预测准确率。因此,公司治理信息应当是利于预测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可能发生财务困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要求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所有者利益。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财务总监制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对经营者监督乏力制度的缺撼。建立财务总监制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客观要求,可以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保护所有者的利益,满足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都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囚素。通过对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医药行业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方式,从而对中国医药行业合理安排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2.
陶娅  晓芳 《未来与发展》2013,(10):42-45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健全成为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而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作为外部投资者,是国内外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国外金融中介参与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其先进和科学的地方,本文在对国外金融中介参与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借鉴的一些建议与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益相关者理论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建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设置基本上遵循“股东至上”逻辑,造成财务决策效率低及财务监督不力。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方面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包括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和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知识型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科学学研究》2005,23(6):831-836
在知识型公司中,股东已经不再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所有权独享公司的剩余权,人力资本也凭借其产权特性参与公司的剩余利润分配,从而使得知识型公司的治理向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的方向发展,这一变化对现行的法律、法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根据知识型公司的特点研究其治理难点、模式设计及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邵留国  许铭 《资源科学》2018,40(3):623-633
基于Meta-frontier DEA方法测算中国金属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金融支持效率,并比较各种机制的效率损失强度,包括内部治理、行业环境和所有制。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金属行业虽然景气不佳,但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还是内部治理,尽管行业和所有制不同,提高金融支持效率的重心仍然是改善内部治理效率;② 行业环境和所有制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行业效率和所有制效率的改善对金融支持效率有正向作用;③ 相比民企,国企受内部治理、行业环境和所有制效率损失的制约程度都要更大,这意味着国企存在更严重的委托代理、市场依赖性等问题;④ 内部治理效率的行业差异会因行业联系的增强而弱化,这表明降低行业壁垒有益于改善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46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调研数据,从保护以保单持有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利用偿付能力这一基础性指标作为证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LS)的方法,检验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合规性建设程度以及各种治理机制在实践中的有效程度.结果表明,较高的保险公司治理合规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国有股的控股股东性质存在正调节效应;寿险公司的合规性建设对利益相关者保护较好;保险公司各种治理机制对利益相关者保护的有效程度存在差异.研究建议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应不断推进从强制合规到自发合规的转变,最终实现从合规到有效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公司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是现代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综合比较各种社会绩效计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行为评估问卷调查方法来测度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绩效水平,以期有较佳的信度和效度.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社会绩效水平不高,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司社会绩效与公司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公司社会绩效各个子维度的绩效水平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存在差异.这一结论对于建立与公司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竞争战略,从而促使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企业中众多利益相关者不是同质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对不可或缺的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构成是核心股东、管理者、员工三类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结构特征是核心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三者共同拥有企业控制权并分享企业剩余。在利益分配方式上,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寄生关系和偏利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互惠共生性质的利益相关关系。由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内在联系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生,因此引入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9.
How well does the U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system (CG&FS) support and encourage innovation? Each CG&FS faces four challenges which vary by sector: novelty, reconfiguration, visibility and spill-overs. High novelty in technologies and markets requires high industry-wide expertise; need for radical reconfiguration requires strong pressure for shareholder value. Low visibility of innovation processes requires shareholder engagement; high spill-overs to and from stakeholders require substantial stakeholder inclusion. The UK CG&FS is rated in these terms against the US and ‘insider’ economies, drawing on recent fieldwork, and the ratings are shown to account well for the relative R&D intensity and specialisation of UK-owned fi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