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高校中,它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利用其积极影响而抑制其消极影响,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此外,高校科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也会有效地促进非正式群体良性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彬 《教书育人》2001,(16):34-36
所谓“心育”即心理素质教育。它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培养、完善受教育者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将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这一轨道上来,并明确强调,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然而,在今天的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尚未被摆在应有的位置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了教育为经济服务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使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另一面,其结果是造成目前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心理素质问题已发展成为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3.
所谓心理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科学而系统的教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是:健康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的定义,意味着衡量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必须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综合评定,而这就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心理索质就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素质。人的心理素质是一定心理结构对外界信息加工、处理、综合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因素中,心理素质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心理素质好的。具有利用环境、适应环境的调节能力和改造环境的坚强意志.而心理素质较低的人,则可能由于心理素质差或情绪失控而与机遇擦肩而过,失去进取和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状况令人担忧。只有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就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此提出了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全面发展整体素质的中介和载体,也是其成长的基石和重要素质。通过调查和心理咨询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心理素质结构不健全,年级与性别差异明显等,这不仅影响其自身的成长、发展和健康,而且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本文就此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践训练等原则,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选定辅导训练的材料和人员,成立教育辅导机构.并根据其年级与性别差异,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影响教学效果的心理素质分析张立莉,李晓红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教师心理素质高,则教学效果明显,教师心理素质差,则教学效果不明显.本文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一、自信意识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所谓自信...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最基本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把握好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教育。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段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少。幼儿期是个体心理素质萌发和培养的关键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建立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顺利开展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试论提高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赖于在接受师范教育阶段的形成和逐步提高。文章通过论述提高师范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了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容,并提出培养师范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心理素质是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高职学生具有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心理素质特点,对其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在目标的确立,组织的建构,内容与途径的选择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探索适合高职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关键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内容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调节系统为满足持续个体的心理需要,而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并保持系统自身平衡的性能。心理素质不是来自先天的物质性结构,而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验结构。基础的心理需要,如安全感,也是自然属性,但大多数心理需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如荣誉感、成就感等。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建立在自然性心理需要基础上的。心理素质受到生理素质 (神经系统 )的影响,但心理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社会经历。心理素质的提高过程可表述为“外…  相似文献   

14.
心理素质教育十分强调个体主体性的发展,而活动理论恰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个体主动性发展的动力问题。因此,活动理论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心理素质教育强调活动设计和反思体验就是活动理论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5.
梁柳芳 《广西教育》2004,(7B):80-81
心理素质状况的好坏,标志着健康状况的好坏,且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竞争的时代和开放的社会呼唤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脱颖而出一而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怕劳动、怕困难,心理素质脆弱,自理能力低下,遇到轻微的挫折就心灰意冷,甚至失望、自卑,变得萎靡不振等心理问题。因此,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和塑造学生乐观向上、豁达开朗、坚韧不拔、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有系统的教材和专用时间。教师应理论结合实际,从学生心理现象入手,采用“讲故事、明事理、找症结”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各科教学中,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恰当地训练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学校将课堂教学是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列入课堂教学水平评价方案,各科教研活动都注意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与评价。要让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而职高生从其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处于“心理断乳期”,从其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毅力不强、信心不足、感情脆弱等问题,这引起了广大职教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从职高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途径及解决的方法、主要内容、必须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对职高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思考。其中大力提高认知水平,发展积极情感,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是做好职高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关键,也是本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贯穿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假设教师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系统,在其向理想状态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减缓、制约,或加快、推动其心理素质的发展。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9.
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地位相当于电脑的操作系统,非常重要,人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得在这个操作平台上进行。如果学习活动得到心理素质这个“操作系统”的支持,就是符合人的心理规律,那么很可能是成功的、高效的。人与电脑所不同的是,电脑的操作系统是预装的、不变的,而人的心理素质却可以随着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如果学习活动符合心理发展规律,那么,反过来,它就一定会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所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只是心育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应该是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左右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的诸因素中,执行人员的心理素质的优劣是最基本的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执行工作的基础,重视对执行人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本文就当前执行人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