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蝴蝶是大自然的舞姬、人见人爱的活花朵。中华民族历来视蝶为友,喜爱将它入诗、入画、入歌、入舞。自唐初滕王李元婴开创蝶画以来,传入继接,高手辈出。南宋诗人谢逸,以300余首佳句妙联咏蝶诗独步诗坛,被誉为“谢蝴蝶”。有关蝶的典故也多不胜数:“庄周梦蝶”是智者慧光的歌吟;“梁祝化蝶”是坚贞爱情的象征;“宝钗扑蝶”是绝代姣美的不  相似文献   

2.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避难金华时,登金华八咏楼写下的<题八咏楼>.诗中一个愁字,抒发出压在诗人心头的国破家亡之慨.   ……  相似文献   

3.
曲哲 《文化学刊》2012,(2):131-139
历代流传下来吟咏辽宁的竹枝词虽然不如江浙、西北和中原地区数量众多,但也属于记述辽宁地方社会风情的重要历史文献。清代著名诗人缪润绂所著《沈阳百咏》,反映和记述清末沈阳的名胜古迹、风习民俗、历史变革和人情世态,而且几乎每首诗都有按语,详述所咏风物的源流。虽然是风土诗集,却堪称沈阳史料的珍品。本文以清末民初才子缪润绂的《沈阳百咏》为主,其他与辽宁相关竹枝词为辅,试对这些竹枝词从内容及其特点两方面依据相关文献进行类析。  相似文献   

4.
艾珺 《文化学刊》2011,(4):178-179,194
曾任苏州知府的清末金石学家吴云有方篆刻印文,据说是苏轼的一首《养生诗》,亦即明.都穆《南濠诗话》所载:"东坡诗云:‘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张廷济的《清仪阁杂咏.黄椒升藏周公瑕紫檀椅》亦载此诗并有发挥:"周公瑕有紫檀椅,  相似文献   

5.
写钟馗之神     
钟馗是驱邪之神,凡有恶鬼邪祟之处,钟馗一到即除之。然钟馗一人不能尽除天 下之恶,于是有人便请画家画钟馗像,帮助驱之。第一个画钟馗的大画家是唐代吴道子,清人齐周华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记云:“钟馗由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其原格,故世群推之。”为何灵璧人画钟馗好呢?清·金植《不下带编》有云:“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货以资食,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也。”清代,钟馗后裔还在灵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画家陈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钟爱名山大川,吟咏过的名山就有庐山、六盘山、井冈山等。毛泽东也特别钟情杭州西湖山水,曾写了两首歌咏西湖名山的诗《五云山》和《看山》。《看山》系毛泽东登北高峰而作,现在北高峰上一大胜景就是为此所立的诗碑亭。诗曰: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     
正名人品茗诗茶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茶与诗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品茗留下的精美作品,为我国文化遗产增添了光彩。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结草庐居住时,亲自种茶,自品香茗,并写下了"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茶业,野麋林鹤是交游"的诗。宋代大诗人陆游爱茶成癖,他的《剑南诗稿》中咏茶花的诗就有200多首,其中就有"听琴煮茗送残春"句。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的山水画画家中,黄宾虹的晚年变法,其结果成为“黑宾虹”,使所画“黑密厚重”,其实,他有许多作品,都在于白处用得妙。于志学画冰雪山水,则成为“白志学”,但看他的画,不少地方的成功在于用墨上,所以我说他的冰雪山水为“白银世界三斗墨”。 王伯敏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长歌》是由当代诗人田耘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城市史诗,诗集重新梳理和审视石家庄30万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咏怀中寄托史思,以增强读者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田耘在诗歌撰写中渗透着史家之笔,在历史叙述中又蕴含着诗家之心,使诗作达到了"诗具史笔""史蕴诗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徐渭的题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黎英 《文化交流》2009,(10):57-59
题画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徐渭1474首诗歌中就有300多首题画诗。徐渭的笔墨大写意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其题画诗亦诗亦画,使诗歌充满着直观丰富的画意。诗画兼擅,诗画兼融,决定了徐渭题画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看张浩先生的画,有一个突出的感觉:他的画中有一种“清”气。在中国人的语言世界中,“清”是一个非常日常化的语词。我们讲清茶一杯,讲“益友清淡”,讲“作品供清赏”,带有平淡、自谦的意思。“清”同时又是一个非常高的界域,“何必诗与竹,山水有清音”。清,是自然的美质,也是人心清澄透明的美质。  相似文献   

12.
日前,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莲花村82岁的胡济昌拿出一张根据其记忆所画的当地莲花寺的平面图,说:"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居住莲花寺,在莲花村有好友胡嘉友,而胡嘉友就是我的叔叔。我生活在莲花镇好多年,花费长时间画了张当年的莲花寺平面图,只是觉得对历史应有所记录。"老人的一番话,牵出了一段轶事史料。莲花之缘1918年夏,艺术大师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法号弘一。他本想在湖上见证菩提,不想俗事纷扰无法安静。  相似文献   

13.
正中秋节与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月的风俗,在《唐书·太宗记》有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代张祜(785年—849年),字承吉,清河人,出身富豪之家,有诗名,其《中秋夜杭州玩月》诗描述了在杭州的文人雅士中秋赏月的情形: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  相似文献   

14.
一楼外楼人素来崇敬苏东坡老先生。在他们的店堂里,你能见到多幅由名画家所画的东坡行吟图,因为他们知道,图上老先生杖竹行吟那块杂花生树之地,上溯八九百年此地就在他们的店堂里外。他们店堂里还有四块名家书写的木刻诗匾,刻的就是苏老先生的名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  相似文献   

15.
启功是清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家学渊源。他的诗、书、画有“三绝”之称,享誉国内外;他在文物鉴赏、鉴定上独具慧眼;他对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古诗词等教学与研究上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了诗画一律化进程;倪瓒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的艺术巅峰。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就是象外之意、画外之音,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画家的丰富意绪,是画家对历史、社会、自然、宇宙、人生等诸方面有了深刻体验之后通过画面所渗透出来的浓郁情感。画中有“神”,画中有“意,”画中有“我”的创造,也就是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17.
艾珺 《文化学刊》2009,(2):184-184
印文语出唐·韩愈《怀秋诗》之十一:“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鲜鲜”亦作“淼纛”,鲜丽之貌。宋·王安石《酬裴如晦》诗亦咏道:“鲜鲜细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阴。”后世如今人钱君匐、董寿平等多有以此题旨意境为选题创作书画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周边国家在古代有过使用汉字、汉语文言作为书面用语的历史 ,其中 ,韩国的使用历史最长 ,接受中华文化的浸润最深。韩国文人用汉文创作的符合中国古典诗歌形式要件要求的诗歌 ,是为韩国汉诗。韩国李朝时代的汉诗与诗学 ,艺术造诣达到了纯熟的高度 ,并表现出明显的中华文化的印迹与中国风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诸端。一、用中国典故入诗。韩国汉诗 ,运用中国文史典故如同本国故事。这一风习 ,在高丽中期已见端倪 ,著名的“海左七贤”之一林西河 ,穷困不达 ,英年早逝 ,其有诗自咏道 :“科第难消罗隐恨 ,离骚空寄屈平哀。”高丽末期的李齐贤…  相似文献   

19.
在对《奇幻山谷》的研究中,书中人物广受热议,但与人相对的物却寥受瞩目。该书实则是一部以画命名的作品,而这画,即这一物的意义亟待考察。2001年,比尔·布朗在《物理论》中首次提出"物理论"(thing theory),随后在《他物》中点明"物的生命化"(animation of things)。在与人物的交互中,谭书中的两幅画皆彰显了物的生命化的力量,生命化后的画作不仅揭露了人物的潜意识心理,补充潜叙述,而且通过内投(introjection)与外投(projection),促进人物顿悟,挽回其物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假如说原山是一首诗,那空灵美妙的韵律让人醉去不想醒来;假如原山是一幅画,俊朗的山和翠绿的树相互润色,濡染了游人不愿坠入红尘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