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构与功能观是基本的生命观念之一,它体现为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普遍渗透着结构与功能观,渗透方式多种多样。教材进一步建构结构与功能观可以以概念为基础,逐步提炼结构与功能观;图文结合,生动体现结构与功能观;纵横联系,将结构与功能观与其他生命观念整合;知行合一,赋予结构与功能观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而"进化与适应观"则是生命观念的重要内容。从细胞水平"形态与功能的适应""面积与体积的适应"及"吞噬与共生的适应"等三个视角对进化与适应观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对进化与适应观的认识,促进学生建立生命观念,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将教材视为知识权威的代表,其功能就是单向传授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材功能观纷纷涌现,如材料观、范例观、对话观、文化母乳观等.对传统和现代的教材功能观,都应当从育人的高度理性审视,从教学实践层面辩证分析.教材的本质属性是教学性.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教材应当具有以下功能:兴趣激发和活动指导功能、学科展示和内外衔接功能、思想引领和思维训练功能、总结拓展和学业评价功能.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材应当具有教学依据功能、资源提供功能、教法指导功能、评价支撑功能.  相似文献   

4.
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众多生物学重要概念予以支撑。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应通过梳理课标中体现"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内容,结合推理论证、思维脚手架和概念图复习等教学策略,实现"结构与功能观"的凸显化。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依照章节顺序,依次突出生命的物质观、信息观和进化观,渗透结构与功能观;并在概念基础上创设情境,通过多种途径立体化地呈现出生命观念。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方面,教材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证据意识、逻辑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等。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功能的定位,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材功能的转变也要求教师在认识上形成新的教材功能观。教师对新教材要有新的认识,在处理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初中生物学相关内容为例,在生物学学科视域下对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的基础上,阐明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以“事实→概念→观念”为主线构建概念图谱,梳理教材中体现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内在逻辑,进行大单元的整体设计;再通过创设结构化情境、融合多种科学思维和方法,结合相应的事例和概念教学,进行渗透、内化并升华结构和功能观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阐述进化观的培养应贯穿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指出“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融入进化观,能够确保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进化内容的自然衔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而多层次的进化观。分析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中进化观在分子层次、细胞层次的锚定点,并提出相应的融入路径,对学生进化观进行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9.
以单元主情境“人造细胞”为依托,创设本课时的具体问题情境,利用实物模型、概念模型和科学史材料等,促进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系统观等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的模型与建模、论证等科学思维,使学生领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对人造细胞构想的实现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理性解释,完成重要概念“细胞内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的学习,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功能的定位,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材功能的转变也要求教师在认识上形成新的教材功能观。教师对新教材要有新的认识,在处理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上,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一项重要基础。本文以中学生物学教材为依据,从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的变形运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生物生殖、细胞工程的应用等方面例举阐述与生物膜流动性有关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钠是钠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Na2O2与H2O、CO2的反应及计算,并且可以衍生到有机物的燃烧及其产物与Na2O2反应的考查.现对教材中Na2O2与H2O、CO2的反应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规律,并拓展到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所得产物与Na2O2反应后固体质量及气体体积的变化.一、Na2O2与H2O、CO2反应的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相似文献   

13.
以“生命的结构基础”单元教学为例,采用构架概念思维导图、设计问题链和任务链、构建模型、融通生活4条策略,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提高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中国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与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的内容,发现两国教材在总的知识框架上基本一致,但在科学概念、科学图示、科学史等方面的教学各具特色,这些差异可为我国的科学教育及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谢黎嘉 《文教资料》2013,(27):180-183,192
教材评价的意义虽然显而易见,但评价本身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要求在评价过程中要尽可能克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断,用科学系统的语言观、学习观及教学观作指导,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予以评价.通过介绍系统功能语法的三个纯理功能,本文试图构建一种教材评价的新模式,并以小学六年级英语课本中的一则对话作为具体例子进行分析、佐证.  相似文献   

16.
高红玲 《考试周刊》2013,(80):163-163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模块是一门研究型、实用性都非常强的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对提高高中生物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落后.教材运用灵活性差等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作者依据多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积累的经验。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为例,1-5册前4册涉及诗歌多达26首。如何有效处理这些诗歌文本,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不可回避的矛盾。如果从实与虚两个向度上切入,诗歌教学这一矛盾,也许能正确化解。一.阅读上的实与虚阅读是打开诗歌文本的第一扇门。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强调的正是多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标与教材之间出现了教学开发的客观需求,需要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利用和开发历史教材。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教材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境批判地、创造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会涉及教材的调整、加工和教学资源的再次开发;历史教师也不再消极被动地接受专家的教材“产品”,而是要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改造和创新。本文重点探讨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原理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  相似文献   

20.
Th17细胞和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新亚群,在分化发育、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受到Th1型、Th2型效应细胞以及自身分泌产生的细胞因子的调节,参与自身免疫、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Th17/Treg细胞失衡在许多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Th17和Treg分化发育和功能发挥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进行阻断或加强,可以上调或下调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疾病中的表达,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