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前言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鼓励教材多元化,人教版教材是全国使用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一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囊括了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必备基础,能帮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打下坚实的生物学基础.此外,“分子与细胞”模块在2003年版和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都属于必修部分的内容.可见,该模块的内容是全体学生都应该学习掌握的,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对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2003年版(以下简称旧教材)和2019年版(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1 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该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学生通过学习,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主要包括ATP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其中ATP与ADP相互转化时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建立了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生物个体水平到生态系统中能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为背景的高中教育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以“分子与细胞”模块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为例,对比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2004版和2019版教科书在目录、内容、插图、栏目设置等方面的异同,总结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对新课标落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蔡虹 《生物学教学》2007,32(6):48-4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图文并茂,印制精良。其微观的知识,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DNA分子的结构、功能等,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和抽象的生物情景,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形象便于讲解更易接受,所以生物学教学更需要使用多媒体,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关于新课程下PowerPoint课件快速实用的制作。  相似文献   

6.
《历史1》属于必修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本模块的主要内容表述如下:“历史(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段娜 《中学生物学》2023,(12):41-43
以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例,阐述支架式教学的价值、支架的设置以及建构支架辅助深度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霍湘 《生物学教学》2007,32(9):31-32
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一个开放性实验,是发展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良好素材。但由于本活动用材多,耗时长,如何进行有效组织,以发挥其教学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教材分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教学活动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混合物”概念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都指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在进入高中课程以后,“同位素”概念的出现使混合物概念产生了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现代物理学、化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迅速发展中的新兴学科,与其他生物学科相比较,还不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细胞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1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1665年,英国学者 Robert Hooke 观察到植物纤维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
以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节为例,分析教材栏目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并提出了教学应用建议,为期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8,33(6):20-21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高一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知识,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以及氨基酸如何脱水缩合等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新课程的理念是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中教”。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贯彻“做中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动手组装氨基酸模型,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教材20页)。[教学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  相似文献   

15.
分子细胞生物学主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之一。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的重要工具。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本文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戴波 《中学教学参考》2010,(26):114-114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怎样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更适合学生,不仅成为当前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是指现行教科书中《分子与细胞》模块,这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第一个必修模块。研究内容涉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分子与细胞的要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设置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种类及作用 《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共58项,这些“活动建议”在标准的几部分内容中所占比例如表1。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交往互动,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新精神,实现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基础。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创设  相似文献   

19.
李红 《生物学教学》2007,32(9):33-35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分子与细胞》,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细胞,将细胞看做基本的生命系统,按照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的顺序来建构整个模块的知识体系。本文对建构这一体系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各章节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如何体现生命系统的特征进行解读,并提出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尝试通过解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完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核心概念的筛选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