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涂雅雯 《知识窗》2022,(10):78-80
高校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育人元素,教师要重点挖掘历史学科思政育人的优势和功能,让历史课程与思政教学有效融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历史学科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渗透德育元素,切实将思政精神和价值深入贯彻到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还要注重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实现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文章分析高校历史学科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高校历史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海南五所公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地考察,了解其课程化现状,并从概念认知、课程认知和教育对象认知三个方面对海南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现状进行归纳,并提出从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分析、加强课程认知和对教育对象认知几方面来推动其课程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公共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论文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第二课堂语言实践三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研究。课程组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强化对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思辨能力的建构。通过优化课外拓展学习内容,深化对研究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建构。通过加强英语第二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实现研究生英语学习的意义建构。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研究生英语教学呈现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网络教学环境情景化、课外拓展学习自主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20,(1):148-149
本文以西藏高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思维从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资源构建课程案例库,利用"问卷星"等反馈机制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及关注点,利用网络及现代化手段丰富实践内容等方面对教学主体进行了教学。通过该方式教学效果整体良好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构建了高校教育教学新格局,即通过高校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协同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切实开展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探索已然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任务和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6.
自近代提倡"民主"与"科学"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在封建之中逐渐开放.在民主革命完成后,国人内心深怀革命精神.在全民族抗战的历程中,中国教育就将大无畏的爱国精神融人教学内容.新中国之初,中国人对国家的稳定和和平深感不易.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依然奉行民主、科学原则,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据党的革命经验总结国家发展的基本路线,将国家领导人政治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一套完整丰富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一直秉持保持与发展的原则,对原有的革命历史和政治经验保持学习与思考,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进行新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根据当下国内现代强国计划已经进行优化,并围绕党的十九大所作出的国家发展策略进行了内容上的完善.在教学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突出了学习重点,将党史与国家发展史、抗战精神与革命精神始终作为高校进行爱国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将国家政治理论作为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压电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亲身教学经历分析目前"高压电器"课堂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工程实例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程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地方高校视角探讨安全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并以专业课程"安全生产法规"为例,分析其课程改革背景及必要性,提出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型研讨班以及推动课程考试由"知识考核型"向"知识+能力考核型"转变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并介绍教学改革实践思路及具体措施。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来看,相关课程改革措施能够促进地方高校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要求相适应,有助于学生工程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近代史"等课程为比较对象,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设置宗旨及其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影响。从学科与"价值"间的关联来看,作为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宗旨是"价值教育",而作为历史专业基础课程的"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更为强调"历史事实"。课程设置宗旨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践过程有别于"中国近代史"等历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本末倒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实困境。改善高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现状的关键点包括:课程教学需坚持强化学生专业意识,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电视原理课程是高校电类学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文在阐述"电视原理"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指出随着视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教学理念的更新,电视原理课程的特色教学将对推动"创新、创造、创业"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教学手段、形式、内容三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特色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所采取的特色教学措施经过教学实践,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高校教学水平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27)
高校教学将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开始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新常态。Python公共课是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类入门课程,从重新组织教学资源、规划线上线下教学课时、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等多方面入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杜威的"课程与教学整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课程教学"法在高校学科基础课中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课程教学中教学事件设计的要点和课程教学法的课堂进程控制的关键问题,对该教育理论在高校学科基础课教学的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形式出发,通过分析各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切合社会、学校、课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的"分类错时"实践教学模式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能够保证学生全面、真实地参与实践教学,二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鱼慧洋 《科教文汇》2020,(13):109-11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课程思政”视野下,结合“学前教育学”课程特点,从完善课程思政内容、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思考,给出了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地方历史资源逐渐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还颇受学生的欢迎。武汉近代历史资源十分丰富,如能将这些资源合理的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可以大大增加其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广泛应用下,互联网基础建设日臻完善,互联网媒体不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也对当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高等教育改革进程提出了更多挑战和要求.高校应充分认识多媒体时代思政课程教学主要趋势和不断发展的需求,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思想引导下,紧密结合高校自身资源优势,例如红色旅游资源、英雄事迹、名人典故等,赋予思政课程新内容、新内涵、新意义,不断探索依托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效路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为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的高校教育教学目标,法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首先明确法理学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规范和完善传统的诸如课程论文、模拟法庭、调查报告等法理学实践教学形式,并能创造性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本校的新的实践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李维强 《内江科技》2023,(12):29-30
<正>目的:探索我国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加快我国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从而更好的改善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发现,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存在以下困境:(1)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2)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3)高校对田径课程的重视程度偏低;(4)田径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亟待提高;(5)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应丰富完善田径课程教学的内容;创新田径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对田径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田径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结论:目前,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高校要积极对田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善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其能力的提升也是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创新要落实“以本为本”的要求,除了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设计和重构教学内容。“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其内容是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途径。本文结合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标准,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从“四有”的角度提出对教学内容重构建议,并用于环境类课程——“环境监测”教学实践,以满足高校教学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习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