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移动网络发展的趋势,结合传统教学的特点,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传统教学中,具体阐述了二维码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特点和应用模式.举例说明二维码技术在理论教学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应用,证明了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传统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创新性.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它将不断为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25-26
分析了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快捷性、时效性、丰富性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交互空间,说明随着生物学微课研究不断深入,引入二维码的研究,阐述了二维码的概念及其研究,介绍了微课网址二维码的制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在二维码的识别中会使用的越来越多.本文简要介绍了QR二维码的特性和符号结构,详细分析了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识别QR码的整个过程,并将双线性映射方法应用于图像校正,最后给出了解码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4.
该文聚焦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困境,探索将RFID和二维码技术应用于仪器设备管理中。利用RFID标签地址唯一性标识设备信息,把RFID射频识别和二维码扫描融入到设备日常管理中。开发了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标签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设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二维码开始被广范使用,二维码的商业主要可以应用于产品信息、优惠、社交媒体、房地产信息、移动支付、电子券、App下载等等,目前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近期随着二维码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使二维码成为当下一个非常火的概念,资本市场上移动互联网高烧不退,自然二维码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尤其是支付宝和微信也介入到二维码支付行列,给二维  相似文献   

6.
昆虫琥珀标本是长久保存昆虫的一种干制昆虫标本。它是根据天然琥珀的形成原理采用适当的材料将昆虫标本包埋制作而成的。目前,常用的昆虫琥珀标本制作技术,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①以松香为包埋材料的制作技术;②以有机玻璃为包埋材料的制作技术;③以人工合成树脂为包埋材料的制作技术。这三种昆虫琥珀标本的制作技术各有千秋,但又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张杰 《成人教育》2014,(6):94-95
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因其自身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二维码的成人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而当今的成人教育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向网络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文章将从二维码在当今成人教育领域中的几点应用来探讨二维码在未来成人教育中可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薛勇 《生物学教学》2002,27(2):31-31
有些植物病害腊叶标本需要正反两面观察。下面介绍通过玻璃粘接存放标本的方法。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标本的形状和大小划割好玻璃片 ,再用粘玻璃的胶将划好的玻璃片粘接起来 (里面粘上标本及标签 ,标签另一面为病原菌形态像片 ) ,可采用 3mm或 5mm的玻璃。采用这种方法 ,有如下优点 :首先标本盒的式样可根据标本的形态特随意设计 ,正方形、长方形、三棱形、圆形、椭圆形等 ,大小厚薄随心所欲。其次花钱少 ,所需工具不多 ,所用的材料可以是废旧玻璃。最后 ,所保存的标本 ,形式多样 ,美观适用 ,便于正反两面观察植物病害标本的存放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本研究尝试将微博应用于高职计算机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创建基于微博的学习交流微群,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设计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为教学的实践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急速增加,研究开发基于二维码技术和相关扫描设备——带摄像头的移动终端的资产管理系统,为提高学校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阐述现阶段品牌服装防伪现状及应用二维条码在服装吊牌上的可行性。针对商标图像以色块图为主、颜色少的特点,在对商标图像进行边缘检测、轮廓跟踪及轮廓特征信息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商标图像大比例压缩算法,实现将服装吊牌中商标和服装其他特征信息制成一种带PDF417二维条形码的服装吊牌。通过识读出二维条码中的服装文字信息及商标图案和服装吊牌上信息相对比,实现服装吊牌的防伪。  相似文献   

12.
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二维码的特点,重点结合各图书馆实例,从6个方面总结了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包括获取馆藏书目信息、提供图书馆引导服务、信息服务的宣传推广、链接扩展资源、预约设施服务及读者身份识别。最后提出图书馆在应用二维码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移动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处理事务的方式,图书馆的服务与系统在移动技术的推动下也必将发生转变。借助移动终端,读者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用图书资源,享受图书馆服务。相对于移动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在移动应用推广方面还比较滞后,仍有较大拓展空间。二维码扫描和移动支付技术等特色移动应用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结合并以此提升服务质量具有可行性,而一定规模的移动服务对图书馆服务器性能及架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技术的爆炸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大学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大学转变传统办学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改革转型的关节点,也是现代学校竞争的关键。大学要想在竞争申获胜,就必须识别和培育本校核心竞争力,井通过大学知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保持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陈娟  张庚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85-38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信息技术给高校数学的教学带来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数学进行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学创新改革的要求。文章重点研究信息技术对高校数学教学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数字图书馆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是图书馆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变革.数字图书馆信息含量之大,覆盖地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介绍了数字图书馆构成,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如何面对数字图书馆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经济变革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必然深刻影响着会计管理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引发深刻的会计管理革命。就传统会计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相应的会计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处在网络环境下.这要求图书馆员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迎接新技术的挑战.本文着重阐述了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网络环境赋予图书馆员工作内容的全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在对二维码的生成与使用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二维码技术首次与AS/RS调度管理系统相结合,并借助各种智能系统下的移动设备,大大改进了AS/RS调度管理系统的入出库效率,使得库存盘点变得简单,解决了人为信息输入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Human anatomical specimen museums are commonly used by medical, nursing, and paramedical students. Through dissection and prosection, the specimens housed in these museums allow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of organs and structures in more detail than textbooks could provide. However, it may be difficult for students, particularly novices, to identify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se anatomical structures without additional explanations from a docent or supplemental illustrations. Recently, augmented reality (AR) has been used in many museum exhibits to display virtual objects in videos captured from the real world. This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In this study, three AR-based support systems for tours in medical specimen museums were developed, and their us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for learning were examined. The first system was constructed using an AR marker. This system could display virtual label information for specimens by capturing AR markers using a tablet camera. Individual AR markers were required for all specimens, but their presence in and on the prosected specimens could also be obtrusive. The second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set the specimen image itself as an image marker, as most specimens were displayed in cross section. Visitors could then obtain the label information presented by AR without any markers intruding on the display or anatomical specimens. The third system was comprised of a head-mounted display combined with a natural click interface. The system could provide visitors with an environment for the natural manipulation of virtual objects with future scal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