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领导了一场挽救赵宋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历史上被称之为王安石变法。这次变法,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在政治、经济、学校教育诸方面进行了变革。吏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内容,特别是其中王安石针对宋初以来吏人枉法受赇之弊实行了重禄法和仓法,使变法时期的吏治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管理、选拔和使用提出了见解,并于熙宁元丰年间变法时付诸实践,培养了一批“德、才、言、事”四方面合格的有用人才,对推动变法起了积极作用。王安石的教育、人才思想,至今仍有可汲取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3.
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此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审理,所以称为"乌台诗案"。  相似文献   

4.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变法、统治者生活腐朽、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期间,苏轼受儒家“民本”思想和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写下了很多悯农诗.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们二人在如何巩固封建统治的问题上,都各有一套政治主张,各有一番政治实践。各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政见和力量。他们在变法与反变法上的争论,对于宋代乃至以后的封建王朝,都有较为深广的影响。他们本是好友,相互仰慕;所受教育和仕途经历也大体相仿,但何以在熙宁、元丰变法期间,一变而为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政治对手?历来论者有村种说法: 其一是说,他们二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所谓王安石代表中小地主和下层民众的利益,而司马光代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这一论点,显然忘却了下列基本史实。就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旨在富国强兵,巩固封建  相似文献   

6.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对于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状况以及学术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学术而言,宋兴以来的儒学复兴运动深受这一改革的刺激,这在不同学派中都有所表现,尤以二程的洛学最为明显。二程认为,变法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在于王安石只重制度、不重人心。他们进而体会到:在政治生活中,执政者的道德修养比具体的制度和法令更为关键——“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其后,洛学在学术趋向上更加关注于“内圣”方面,提倡治心、修养,少谈制度,这与熙丰变法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宋神宗是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他曾任用王安石变法 ,进行过元丰改制 ,从他的用人和改制两方面可看出他的吏治思想 :厚禄养廉。但这一措施没能改变他上台时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 ,其主要原因在于宋朝的封建专制体制  相似文献   

8.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自奉俭约,纵情山水,常访僧问禅,勤于读书著述。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构思精巧,字句别致,意境清远自然,为世人所推崇。《书湖阴先生壁》即其中之一。湖阴先生即杨骥,字德逢,是一位躬耕田园的隐士,是王安石晚年居江宁时的一位邻居和好友。王安石在《元丰行示德逢》诗里有这样的诗句:“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先生在野固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足见其交情甚笃。王安石题在湖阴先生壁上的诗共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诗的…  相似文献   

9.
以杰出政治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在宋神宗的有力支持下,实行过长达十余年、震撼北宋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熙宁、元丰变法,九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议论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皇权支持下的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不少人把原因归之为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但这只是外因,还有其内因。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王安石变法的情形是复杂的,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质言之: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其成也神宗!”之所以会最后失败,“其败也神宗!”  相似文献   

10.
潘佑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变法是包括潘佑、李觏在内的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宋时期,太原府既是河东路首府,又是西北地区军事重镇,在抵御辽、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原府吏治的好坏,对西北地区的稳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宋廷对太原知府给予极大的关注,既赋予他对属官的行政监察,又委监司等对其监察,以促其向良性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监察中,太原知府得到锻练,为太原府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宋代文人具有强烈的结盟意识,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过引领风气的文坛盟主。笔者以苏轼、陈师道、秦观等主要作家为切入点,对北宋熙宁、元丰间的徐州文人交游唱和活动展开研究。该活动历时两年,始终以苏轼为中心,参与者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基于共同的人生志趣和文学追求,在徐州寻胜访幽、诗酒酬唱,翰墨往来不断,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这不仅为当时的文坛增添了新的因素,而且对北宋后期及后世的文学观念与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苏轼元丰元年的节庆作品为文本,深入感受苏轼在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发生前的节庆感怀,以了解对于新法未因王安石罢相后停止施行,苏轼心中的感受。先由宋代党争元丰元年时苏轼所处政治处境着手,论述变法的发起是宋神宗所主导。再分由“归来谁主复谁宾”的寒食感怀、“月岂知我病”的中秋感怀与“明日黄花蝶也愁”的重阳感怀三部份论述。感受忠臣期望国君清明的寒食节情感。将月会通成国君的诗词之中,对于月的多种情感,正代表着对于国君的多种想望。对于重阳节桓景带领百姓对抗温疫与自己带领百姓对抗水患,起了千古共鸣,却也感受到深深危机,这些作品都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元丰元年苏轼的节庆感伤。  相似文献   

14.
宋代吏部尚书迁出官元丰改制前以尚书省左右仆射为主,同吏部尚书官阶相比大多处于上升状态。元丰改制后吏部尚书迁出官为六部长贰、执政官、两制官、诸阁学士、台谏官、在京其他官、祠禄官、地方官等,以执政官和地方官为主。其中,执政官在北宋后期以尚书右丞为主,南宋时期以签书枢密院事为主,任职之后得到升迁;地方官大多为地方知府或知州,出知地方有被弹劾、主动请外等原因。  相似文献   

15.
检校官制度出现于北周,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宋承李唐成制,实行假借官资的检校官制度,并制订十九阶检校官的阶等名号,用以表示官员地位之尊崇和升迁之资.自元丰改制及政和改革后,检校官阶等及除授对象明显减少,使这一制度在实施700余年后,进入了一个消亡、寝废的阶段,并随着南宋政权的灭亡而基本被废除了.  相似文献   

16.
北宋是继唐末五代混乱之后的又一次统一 ,在统治时期里 ,其政风由最初的清静无为变为固守祖宗之法 ,旋又转为积极变法 ,后期则政风动荡 ,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关于北宋政风的演变 ,民国时期学者刘咸灯斤在《史学述林·北宋政变考》中有一个整体的概述 ,本文拟就此试做论述 ,以供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任提举广东常平期间 ,曾帅师至潮州平定沈师之乱 ,时在淳熙八年腊月。他居潮州二十来天 ,作诗 32首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记录了潮州的社会风貌。其中 ,描绘潮州饮食、海外贸易等诗作 ,尤具文献价值。他以“如今风物冠南方”一语评价当时之潮州 ,十分客观、公允。涉及潮人王大宝、刘涣的材料亦可补地方志记载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李纲是南宋抗金名臣,以忠诚义气炳然史册。他著述甚富,诗文留存也较多。建炎二年,他被谪移万安军,于是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海南之行。虽然路途艰难,所经之地也多荒绝之乡,但李纲却以平静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一折磨。他一路上作诗近百首,绝少悲怨之气,却多忧国之泪,呈现出雄健光明的风格面貌。李纲诗歌的忧国情怀与刚健之气开启了南宋爱国文学的先声,成为南宋文学的最强音,有力推进了南宋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南朝宋齐皇帝为巩固皇权,预设一些重要异姓武将存在谋反等重罪,而迅速捕杀之.屠杀之后,方开出谋反证据,以证明其惩治的合理性.是为南朝宋齐皇帝的“预制重罪”政策.“预制重罪”政策的首创者为南朝刘宋文帝,其重要表现是诛杀名将檀道济父子及道济手下勇将薜彤、高进之等人.刘宋以后继立的皇帝继承了这项政策.南齐建立后,齐武帝延续了刘宋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其重要表现是处死名将垣崇祖、张敬儿,南齐此后的皇帝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南朝宋齐皇帝以“预制重罪”的政策屠杀拥有实力的武将,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君弱臣强的态势,但“预制重罪”一方面削弱了刘宋、南齐对抗北魏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破坏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加速了本朝的灭亡.梁武帝开国之后,放弃了这一错误政策,从而在与北魏作战中获得两次前所未有的大胜.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史料与地理总志的记载中,关于弓门寨的记载有歧义,经过对相关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宋代史料记载中的弓门堡与小弓门寨以及弓门寨并不是一座堡寨;通过对《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与宋代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读史方舆纪要》中的弓川寨与北宋时期的弓门寨实为一个堡寨。弓门寨为北宋初期于西北缘边区域所进筑的一座堡寨,弓门寨的进筑对于安抚大小陇山区域秦仪两州的蕃部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弓门寨扼守了北宋前期重要的秦州通过仪州经陇山进入渭州的黄石河路与秦州通过小陇山分水岭过大震关至陇州的大震关路,由于北宋中后期西部疆界向西开始扩展,原有的蕃部问题不再突出与已有的交通格局发生变化导致了弓门寨地位的下降,到宋仁宗之后弓门寨几乎不见于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