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高效地育人。  相似文献   

2.
于秀明 《成才之路》2012,(18):68-68
《品德与生活》课侧重青少年的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与生活》课内容丰富,具有思想教育的优势与特点,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强化《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教育;要创设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设计评价方案,检测学生发展,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3.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我们应当重视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素质为重"的教学理念,保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决定着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思维习惯、能否促进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进而养成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然而在思想与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传统死板,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缺乏生活性。因此,教师应当反思和改进思想品德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本文针对思想品德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关于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促使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建议,旨在加强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学校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养成教育,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课,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相似文献   

5.
胡福凤 《文教资料》2010,(15):145-146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靠强行的灌输是行不通的。只有使思想品德课充满“人情味”.在“润物细无声”中才能促使学生形成思想品德。因此.教师要学会让课堂充满“人情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功效,使学生达到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中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位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小学思想道德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教导学生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还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引导,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将阐述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有效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还要发挥优秀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欣赏课文中更加珍爱生命,正视人生的困难与挫折,关爱他人,孝敬父母,使学生在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感受和探究。因此,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培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品德教学要让学生按照教学的要求,在形成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在进行道德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开展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践,得到启发,受到感染,触及心灵,从而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占华 《天津教育》2021,(5):107-108,111
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加强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有利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强语文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红英 《成才之路》2021,(15):20-21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改进和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探究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重视班集体的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开展工作,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现状与德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世界观、人生观、心理素质、文化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个性特征比较明显,艺术院校的德育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更应尊重其个性特征,应充分运用艺术院校自身的德育资源和优势,使德育更贴近学生心灵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学业的需要,从而使德育适应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有效地培养现代化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安大春 《成才之路》2021,(15):124-125
发展农村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文章从农村学校教学现状、运用数学语言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刘伟峰 《成才之路》2020,(10):24-25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培养优秀学生的具体策略,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自主讨论、实践和体验等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观点,意在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良才。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进步与发展。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既学好数学知识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师要树立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借助课堂情境创设、生活实践活动、课堂小组讨论、数学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想境界,弘扬祖国民族文化。教师应明确课文阅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区分书籍的好坏,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If we accept Popper's idea that the human habitat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ree worlds, and that there are overlaps between these three worlds, our moral actions and values will also be subject to the same kinds of consideration as a repertoire of behaviours exhibited in a physical environment. We will develop moral habits in a moral habitat and our moral behaviours will also be dependent on the kind of moral habitat in which we find ourselves.

There are three main problems to which this analysis leads and on which we will focus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the kind of moral environment—habitat—that we need to provide for human beings if they are to develop the kinds of moral values that we hold to be important. Secondly, there is the question of how we are to develop the kinds of moral habits themselves and thirdly, there is the question of how these moral habits and habitat are to be maintained. If we take Popper seriously then human beings have a cru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creation of a moral third world—that is, a habitat in which human beings can flourish. School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as a moral habitat for the inculcation of good moral habits.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学生来讲,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和修养十分重要,作为班主任,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依托和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现代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对生命价值教育的淡化和漠视。大学生群体中漠视生命,轻视生命的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在生命价值观的养成和确立上出现了问题。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亟需向着生命回归,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