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父亲是一家十来口人唯一的男劳动力.爷爷那时是个小知识分子,辞掉了代课老师的工作后整天在家闲着,于是小学未毕业的父亲担起了照顾父母和妹妹们的责任,十三岁就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一直到他十九岁娶了母亲.婚后的父亲开始走村串巷收起了破烂,家里的生活因此有了一些改观.后来收破烂的人多了起来,略微懂事的我也常常听到父亲在深夜里的叹息声.疲于生计的父亲开始早出晚归,这让爱黏着父亲的我感到非常不安,常常眼巴巴地站在通往村外的唯一的道路口等他,有时等得不耐烦就哭了起来.很多次父亲回来时我都已带着眼泪入睡,父亲很心疼我,就和母亲商量不做这破烂生意了,改干泥瓦匠的活.  相似文献   

2.
李晓 《知识窗》2006,(9):15-15
父亲今年68岁,母亲今年60岁,长母亲8岁的父亲便常常担心有一天比母亲先走,这种奇怪的念头悄悄地折磨着父亲。所以,每当我看见父亲和母亲散步时,总看见父亲紧紧抓住母亲的手不松开。父亲是不是担心有一天会突然松开了母亲的手,留下母亲一个人孤独地面对家门前那座沉默的桥呢?  相似文献   

3.
来深圳的前一个晚上,为多给我带30块钱还是少带30块钱母亲和父亲生气,暴怒的父亲摔掉了一只玻璃花瓶,那是贫困的家中唯一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4.
傻母亲     
母亲只有在家时,才会露出犯傻的一面。她所做的傻事、说的傻话层出不穷,令人哭笑不得,欲罢不能。但我喜欢傻里傻气的母亲,习惯沉浸于她那份独特的爱里。
  母亲做的“傻事”
  我小的时候,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有段时间,我和父亲三天两头地跑去医院照顾母亲。父亲怕我在医院寂寞,就让我呆在家中。可大人们各有所忙,谁有时间照顾我?所以我独自看着动画片打发时间,等待着爸爸中午回来做午饭。  相似文献   

5.
我8岁时,母亲病逝.父亲后来找了个女人同居.后妈漂亮能干,经济条件也好,我们搬到她家去住.……  相似文献   

6.
父亲     
春节期间,父亲的形象,占据了《南方周末》一期报纸全部的16个版面。15个父亲或强悍或弱势,有好人也有坏蛋。我当时就想,六月份时一定要说谠‘父亲”这个词。在概代汉语词典》里,“父亲”的解释朴素无比:有子女的男子是子女的父亲。“父亲”“矿母亲”的解词一样,没有任何修饰。这是一种自然,是一种大气,也是一种深厚和丰饶。正如在所有的亲属称谓中,唯存‘父母”享用了这个“亲”字,父母之亲,无法取代,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7.
宿敌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去见见我的敌人. 不怕大家笑话,这个人其实是我的父亲,虽然他从未像个父亲那样对待我. 我小心翼翼地开着自己的路虎,尽量不让路上的牛粪弄脏了自己的新车.想想,当初就是在这里,我愤然离家出走,他竟然毫无挽留之意,后来,是母亲半夜搭着别人的拖拉机跑到县城把我硬拉扯回来.  相似文献   

8.
1 五岁那年,我患上百日咳,整日咳喘不止.由于父亲在部队很少回来,所以都是母亲带着我四处求医看病.连续奔波下来,我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还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 我的身体本来就虚弱,再加上家里实在太穷了,每天喝着能照见人影的稀粥,以致连走路都觉得轻飘飘的.母亲想到县里的小煤矿拉煤,换些钱给我治病,这是母亲的第一份职业. 那天清晨,鸡叫头遍时,母亲踩着月光出发了.她拉着一辆架子车,沿着崎岖的土路,赶往几十里外的煤矿.到那里时,已近中午,她装上一车煤就往回走.  相似文献   

9.
我是在初中时接触编程的。那时父亲厂里买了一台微电脑,而我父亲,当时正好可以接触到这台微机,于是,颇具战略眼光的父亲便开始帮我寻找各种书籍资料,让我学起了计算机。 第一眼看到它,我就被吸引住了。那是在当时也很差的一种名叫“R1”的微机,可是颜色实在漂亮,典雅的奶黄色,配着深绿的按  相似文献   

10.
一帆 《科学生活》2014,(12):40-43
《科学生活》:您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否源于您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吴老师:我父母从事的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接近,我父亲是在恢复高考后考上华师大中文系的,他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古汉语。我之所以选择国学研究也是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只不过,父亲侧重于文学,而我侧重于历史,但都在传统文化的框架内。我母亲学的是中医,我在高中的时候就通读了母亲上大学的《医古文》教材,我高三毕业那年,把我父亲大学四年学的古代文学的文选、古代汉语等与古文相关的教材也都通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跟大哥要了一些母亲的照片,想替已经过世的母亲画一幅肖像画.其中一张是母亲年轻时着日本和服的相片,我觉得很漂亮,就用它做依据画成图.至于人像旁边的向日葵,其灵感来自故乡二哥牧场种的花,他用牛粪做堆肥,花长得特别漂亮,也充满生命力,像极了母亲的性格.父母亲抚养我们8个小孩,印象中,父亲总是默默地工作,母亲也是十分刻苦耐劳、乐天知命,虽辛苦,却常常快乐地大声唱着歌,充分符合了现代的口号:"认真的女人最美丽".  相似文献   

12.
刘亚华 《知识窗》2013,(21):9-9
母亲在她21岁那年生下我,比母亲还小两岁的父亲,顺理成章升级成小爸爸。那时,他在村里谋得一份工作,做会计,他对工作倒是上心,早出晚归,对我的到来却感到惊慌失措。他从来不让我碰他的账本,每每我哭闹时,他也只是以巴掌相待,很少把我抱在怀里哄劝。记忆里,我很少和父亲亲近。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我的父亲母亲>到2008年的<梅兰芳>,10年间,章子怡一步一个脚印,在世界影坛创造出一个只属于她的惊艳传奇.  相似文献   

14.
田某今年19岁,是某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田某的父母7年前离异,田某随母亲生活,父亲每月支付一定的生活费.但几个月前田某的父亲突然来到学校找他,说田某已经过了18岁,今后他将不再负担田某的生活费.其后几个月,父亲果真没有再支付生活费.田某的母亲在一家工厂上班,每月工资只有600多元,生活本来就很紧张,而田某正在读大学,各项开支都比较大,父亲停付生活费后,田某与母亲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田某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父亲继续支付其生活费.……  相似文献   

15.
逃离父亲     
我曾一次次地想过逃离父亲。逃离父亲,是我自小以来的梦想。 一父亲是一个传统的男人,同时又是一个专制的君主。父亲不苟言笑,印象中他似乎未曾笑过,特别是在我母亲死后,更是常常阴着脸。父亲不会讲话,但’他训话时声音的分贝高得雷人;父亲也不擅长讲理,可他的意志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是圣旨,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6.
柳叶 《今日科苑》2006,(11):51-52
邓老,这位红军的儿子,他几乎没有向我提及他的父母亲。他淡淡地说,我是红军长征前夕出生的,在我出生的3天后,母亲就把我送到了一位从闽西到会昌谋生的贫苦人家,母亲在10天以后就牺牲了。而我的父亲,邓老说,大家都认识吧!  相似文献   

17.
狗的哲学     
马德 《知识窗》2014,(21):18-19
父亲平时很少去评价什么。它死后,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嗯,这是条好狗。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猪和一条狗。每当给猪喂食的时候,母亲就让我看着狗。  相似文献   

18.
阿萌 《知识窗》2001,(4):4-5
学生时代他已初露艺术才华   斯皮尔伯格1946年出生于美国辛辛那提,他的父亲是美国著名的通用电器公司的工程师,母亲是音乐会的钢琴演奏师.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使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从父亲的身上他遗传到了商业细胞,从母亲的身上他则遗传到了艺术细胞.   ……  相似文献   

19.
锁匠的生意     
我在家是老大,南于家境贫寒,只读个初中就跑出来。当时什么也不会做,只好跟着父亲学开琐。然而,父亲水平也不怎么样,并且很快地父亲也逝世了。我只好拜师学艺,花了几百元钱,在一个老师傅那里学了制锁和修锁的基本知识。这个老师傅也是父亲的师傅,如果不是因为如此,他也难得收我这个徒弟。  相似文献   

20.
古保祥 《知识窗》2011,(12):20-21
从小楼的二层下来,我的心仍然一片荒芜。父亲被举报入了狱,母亲又不知去了何方,从此我17岁的天空里再无阳光,只有阴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