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我国古代较之于周期的西方,有先进、完善得多的科举考试以选才用人的制度。但在近代化过程中, 这一制度被西方借鉴并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官制度。 与此相反,由于专制的政治体制、官本位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小农经济等的严重局限,这一制度在我国却衰亡了。比较中西迥异的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秦安 《湖南教育》2009,(11):18-22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数学与西方数学的关系?我们的看法是,应该充分看到两者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两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释义及其与西方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有关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国传统法律化是指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末修律为止,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传统法律化集体本位的总体精神,无讼息争的心理倾向,德主刑辅的理论学说,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在客观上,传统法律化又表现为法典编纂和皇帝诏敕及案例并为法之渊源,制定法与判例法互用,国家法与习惯法并存;在司法上,重刑轻民,程序法不发达。中国传统法律化与西方传统法律化的比较,显现出其独有的特色:1、中国社会宗法家族制度是法产生的基础,而西方形成个人本位、法律与伦理相分离的渊源;2、中国传统法律化伦理色彩浓郁,而西方法律化则是在宗教精神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3、中国传统法律化以集体为本位,西方以“个人权利本位”为基本理念;4、中国古代法等级观念渗透始终,而西方法平等观一以贯之;5、中国法律化是混合法,并代表了现今法律化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宗教的最基本的精神或倾向是巫术的。中国社会有着巫术存在的广泛空间。正是以此作为前提与背景,巫术建立和发展起了其阔大的市场并由此而串起了它那漫长的历史之河。这既表现在国家生活中,也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其他宗教的比较,更可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求异”的教育哲学思想,极大地展示了学生张扬的个性,是西方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创造创新方面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儒家教育哲学思想“中庸”的实质是严守人身的重等级关系而轻法制的依附关系,在权威面前“谨小慎微”,缺少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是自汉代后,儒家思想取得垄断中国之后的宋明以来停滞不思进展,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在创造创新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的文化认知差异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文化的认知,首先是从狭义文化即心态文化开始的。人类对心态文化即精神文化的认知,又源于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如果说文化结构的其他方面的特性是变化的,那么,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则是稳定的,即使有变化,也是非常缓慢的。同时,文化的其他方面及其变化,总是源于精神文化,并受其影响,东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种种差异,都可以从这种差异中找到根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色彩观,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明显不同。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观深受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的影响,崇尚返璞归真、简练素朴之美,主张用最简单的水墨色彩表达最丰富的意境。而西方风景画遵循的则是真实的色彩观,重光谱色,讲明暗阴影对照等。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国家公民教育之间的差异研究过程中,总是要回到中西文化原点上,儒家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中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区别。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公民教育的产生历史、追求目标以及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就是人化、文化就是人的教化.自古以来,人类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了解古代中国与希腊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和文化精神之特点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法国卢梭的《忏悔录》和美国的《邓肯自传》为例,扼要考察了西方自传文学的重要品质;以胡适的《四十自述》和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为例,阐释了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应有的品质,并分析了当下中国“明星自传热”的现状及成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异同,在错综交叉的英汉关系中,理出头绪,寻找“窍门”,使英语学习者有意识地从母语中“借用”,来改进其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说还是写,施教者和受教者常常遭遇句法错误的现象,这种语言转换不顺利所引致的谬误让双方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纠正,但收效甚微。因此,从形式、内涵和逻辑思维3个方面入手,分析汉英两门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使用英文句子受汉语影响较大的现状,在实践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刘心武揭密《红楼梦》、易中天品读《三国》、于丹妙说《论语》、王立群读《史记》的热潮接踵而至,"国学热"、"经典热"现象蔚然成风。透过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感依然观照着当下社会和现代人,为人们进行精神导航和人生指引,对现代人精神人格的塑造和构建有着巨大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更应该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遗产,扬长避短,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中西哲学特征的比较分析,认为要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习语进行了比较,进而归纳了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含蓄与奔放:中西言情诗特征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反映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言情诗 ,在中西诗歌创作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西言情诗歌在思想艺术上又有着许多相似相异之处 ,比较它们的异同 ,对阅读把握中西诗歌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习者时常会把本国的语言习惯、思维定势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本族语言结构标准去比照英语语言结构。作者主要分析英汉思维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够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把丰富的思想内涵精辟地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传达大量包容民族、历史和地域色彩的文化信息.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都具有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特点,但是,由于这两种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习语运用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联想不尽相同,因此,如何翻译好习语,使习语在译文中有"神似"原文之效,是译者必须探讨的问题,也是提高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够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把丰富的思想内涵精辟地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传达大量包容民族、历史和地域色彩的文化信息。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都具有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特点,但是,由于这两种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习语运用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联想不尽相同,因此,如何翻译好习语,使习语在译文中有“神似”原文之效,是译者必须探讨的问题,也是提高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