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栏的话: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新闻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广泛介入和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侵权现象也成为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新闻侵权不仅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给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对新闻侵权及其法律责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规范我国的新闻事业,使新闻事业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更好地减少乃至…  相似文献   

2.
吕晓明 《新闻传播》2004,(10):47-47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与竞争的需要,“视觉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现场短新闻”)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有日渐增多之势,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尽管目前国际上对“视觉新闻”尚无统一的定义,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视觉新闻”专指纸质媒体运用形象化、立体化的表现手  相似文献   

3.
全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含义,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这对于提高我们新闻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保证我国的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具有鲜明的党性党性观是关于无产阶级新闻媒体性质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在自身办报实践中,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报纸应该成为党的旗帜和无产阶级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应该无条件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列宁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  相似文献   

4.
陆定一同志在1943年<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了在以后几十年中对中国新闻事业影响深远的新闻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关于这一新闻定义立即得到我国新闻界和学术界的普遍称赞和接受.因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尽管后来有部分学者对它提出种种质疑,但是陆定一新闻定义的权威性一直没有动摇.目前我国新闻界都在贯彻执行"三贴近"、"三服务"方针,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这一揭示出新闻本源并获得广泛认可的新闻定义.  相似文献   

5.
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对新闻事业的新要求,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新闻机构逐渐进入国境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新闻事业怎样去迎接挑战和经受冲击,已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密切关注的焦点。那么,我国的新闻机构面对新形势应当怎样做,又该做什么呢?笔者认为,新闻事业在走向集团化经营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化管理之路时,还需要关注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加强新闻策划工作和消除策划新闻现象。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对近期和远期总体方针、方向及具有报道计划的策划,是提高新闻质量,提高新闻媒体“两个效益”的有效手段。好的新闻策划,会极大地促进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6.
张乐  周德仓 《新闻世界》2013,(3):158-159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藏新闻事业相结合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总结出经验可以进一步指导西藏地区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7.
方胜中 《新闻传播》2006,(11):13-15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一谈到什么是新闻时,常常引用美国编辑博加特的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甚至有人把这句话尊奉为新闻的经典定义。由博加特的定义联系到美国瓦特利尔提出的另一个新闻定义: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的“妇女、金钱、坏事”。  相似文献   

8.
晏燕 《新闻传播》2010,(4):23-24
徐宝璜先生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新闻事业,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有价值的新闻思想,不仅对当时新闻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当今的新闻事业也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徐宝璜先生的《新闻学》著作为例,通过分析他的一些新闻学术思想,并结合目前我国新闻界的状况,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题记】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王选奖”)是目前我国媒体行业(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媒体等)唯一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跨媒体的科学技术奖项,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这一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我国十多万新闻技术工作者积极献身于党的新闻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新闻科技人才,发明与创造更好的传媒科技成果,推动我国新闻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0.
王萌 《今传媒》2012,(3):143-144
结合当代中国新闻现实状况,回顾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恽逸群的新闻生涯,分析整理了恽逸群的新闻思想及新闻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指导和反思现实,以综合的视角将其思想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进行联系,思考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队伍的不断壮大.新闻活动的社会化和法制化,新闻工作者职务“触法”现象也随之屡屡发生.新闻诉讼正呈上升趋势。新闻工作者因法律知识贫乏而导致职务“触法“的现象不断出现。我国55万新闻工作者中.精通法律的不多.绝大多数对法律一知半解,因此,在新闻实践中.经常出现“触法”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政策的研究涉及到诸多层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对新闻政策的解释是.新闻政策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广义包括新闻事业管理的政策、新闻报道的政策、新闻队伍的建设方针。狭义主要是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宣传纪律的形式出现。本文将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的宏观政策和具体的媒介改革政策两个层面上,试图对2004年学界对我国新闻政策的研究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失实的体制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正强 《新闻知识》2004,(11):13-16
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事业的组织制度,它包括新闻事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内部结构、组织体系、干部制度等。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体制构成了新闻政策的制定、实施的一个规范性、边界性环境,制约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日常报道活动。新闻传播当然由具体的新闻工作完成,他们决定着传播内容的真假,但是,新闻工作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不可能不受到新闻体制的影响。有些新闻失实,媒体并无失实行为的主观恶意与客观失误,即此类新闻失实的产生是非媒体过错,而是由媒体无法抗拒的体制性外力引起的。也就是说,根治此类失实新闻的有效方法是进行体制性创新,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具体而言,造成新闻失实的体制性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沈雪 《新闻传播》2007,(5):47-47
娱乐新闻的媚俗,是对新闻本质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一种愚弄,是传媒操守的丧失。如果不认真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影响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娱乐新闻媚俗的表现 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成了娱乐新闻的主体,追“星”成风。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各种演艺界明星、文体明星均成为主角。  相似文献   

15.
新闻编辑是新闻的重要策划人与把关者,真实、高质与正面的新闻不仅受到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而且对社会道德的回升与精神文明的打造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新闻编辑的品德恶劣,从而损害了新闻队伍的形象,给我国的新闻事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新闻编辑品德的表现入手,继而阐述了部分新闻编辑品德败坏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新闻编辑品德的办法,旨在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开始到来,也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事业中,新闻摄影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也使得新闻摄影的发展开始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广大新闻事业工作者而言,如何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已经成为了其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就是对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进行研究,首先对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内涵及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如何提升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届的新闻教育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为我国的新闻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现有新闻编辑教学的不足也日益突出地暴露出来,如何改进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科技奖励体制改革的实施与深入,为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推动新闻界的科技进步,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于2003年9月设立了“新闻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传媒业界唯一的全国性跨媒体的科技奖项。这一奖项的设立,对激励我国数以万计的新闻科技工作者积极献身于党的新闻事、忆培养和措斯百名的优秀新闻科技人才.发明与创造更好的传媒科技,推动我国新闻信息化建设,服务于我国的新闻事业,将起到积极的鼓励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整体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更加不言而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需要明确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保证好少数民族新闻的特色,提升少数民族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 3月中旬,中国记协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以来,全国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总的说来,当前新闻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这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之后,新闻界所遇到的严峻挑战的需要。具体说来,其现实意义主要有如下两点:   第一,是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有报纸 2000多种,电台、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