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崛起的后果     
我们不能简单以为中国去投资,去买别人的东西,去给别人建基础设施,别人就会对我们感恩戴德。当中国的老百姓都开始质疑一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在一篇“先改变自己”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他人倒不如反躬自问。你用心珍惜,他人自然会有所感受。当我们不再将眼睛盯着别人,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将尘埃打扫干净,就会发现自己,愉快了,别人也会跟着愉快。”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7,(15):79-79
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7,(12):39-39
晚上齐成了听广播的习惯,有些好节目会让你感觉比梦还要香甜。想想自己做广播,是上午的两档娱乐节目,就是风格亲切、充满激情的那种;而喜欢的则是晚间节目,关于人生话题类的,聊聊生活的点滴、介绍好书,总而言之越深刻越好,越哲理越好。似乎白天是快乐的,晚上是思考的。白天自己做节目,尽量给别人带来享受,晚间当听众,享受着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这就是“乐在其中”。有的时候,生活当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可以溶入其中,也可以跳出来看看,思考后再跳回去。这样的人生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集结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旗帜下,是否有了合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思考?当企业呼唤我们到位的时候我们的观点是否到位?我认为是缺位的。所以我们呼唤中国广告应该由下到上转变,要有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肖璇 《出版广角》2015,(3):49-51
在我的想象当中,当有一天,我们的读者购买量和阅读量成为图书榜单上的新宠时,当我们的读者愿意用自己真实的购买行为来抵制那些不够真实的评选榜单时,我们的行业才是真正有了些美好变化的时候。从自己做图书榜单到旁观别人的图书榜单,至今也将近十个年头了,好多话还是想说说,就一一道来吧。一、榜单到底是"热"还是"燥热"十年前,我在一家当年风头正劲的图书电子商务网站供职,负责的是图书的前台销售、后台所有的用户体验和流量效率的提升。那时的电子商务刚刚兴起,人们对图书和内容知  相似文献   

7.
为自己喝彩     
生活中,我们经常为别人喝彩:球员踢进一个好球,球迷会为他欢呼;演员演了一出好戏,影迷会为他鼓掌;孩子取得好成绩,会得到父母的夸奖。但,我的朋友。当你徘徊于成功者荣耀光环之外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为自己喝彩?  相似文献   

8.
当思想不能自由思考时,人们是痛苦的;但当思想自由驰骋时,你也会遇到没有方向的苦恼。当经济迅猛发展时,我们可能更需要路标;当商业利益和资本正在成为左右某种东西的力量的时候,精神对于无论是传媒还是个人将显得多么的可贵。  相似文献   

9.
贾红 《大观周刊》2013,(3):94-94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天助自助者     
记得几天前,我读了一位作家的几篇文章。立意新颖,观点独特,极具创造价值。一篇好文章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它的思想和情感对每个人都有启发意义,作家自己的真理也是别人的真理。 优秀人物如柏拉图、弥尔顿,他们只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心深处,体验我们的内心感受,而不是眼睛只盯着别人,只是欣赏别人的精彩之处,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自己的思想丢失了。  相似文献   

11.
发现独家新闻,写出原创新闻是每位记孜孜不倦的追求.但也不是说,当看到别人的独家新闻的时候,我们只能无所作为。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同样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认真思考,从已有的题材中,也可以作出新章、好章来。  相似文献   

12.
我多么庆幸自己是一个懂得向后看的人。当别人异常奋发积极地喊着“要把握现在”努力冲刺的时候,我依然,会微笑着向后看,回忆起从前。  相似文献   

13.
当你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得时候,才可能给别人幸福,所以无论你单身与否,取悦自己对每个女人来说都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我们的老祖宗们曾经创造了长居于广寒宫的嫦娥这一史上单身年限最长的女性形象,来警告那些不安于室的女人们:看吧,不踏踏实实相夫教子的下场就是这样,一辈子孤苦伶仃的,你就哭去吧。如果是以前,我也会为嫦娥的悲惨遭遇掬一把同情泪,可是如果  相似文献   

14.
历史阅读由热闹走向沉寂,其实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当阅读作为精神享乐而渐趋庸俗化,当出版作为一种文化而渐趋商业化,出版事业就远离了伟大与崇高,就失去了传承文明的意义,最终也就远离了读书市场。  相似文献   

15.
王建厂 《大观周刊》2010,(48):98-98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是可望不可求的.所以"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了独创成功的快感 或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做比量短长的思考 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究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考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叶圣陶语).这就是自读自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写字的问题,倒不是希望大家都成为王羲之,也不是提倡像前清的老秀才那样,一个字写半天,而是主张把字写端正,写清楚。我们写字,多半是叫别人看的。如果字迹写得潦草难认,模模糊糊,不但别人看不懂,就连自己过些时候都辨不得真面目,这实在是一桩罪过,不但害己,而且害人。很可惜,在我们新闻工作者当中,并不是所有拿笔杆的同志都注意这件事。有些人提起笔来,真是信笔一挥,“龙蛇飞舞”,潦草得让人看了头  相似文献   

17.
世界真奇妙,妙就妙在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不但有联系,而且一旦你看到了这样的联系,会幡然猛醒,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书本来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当读者们趋之若骛,这样的现象就有点意思了,因为它会引起我们深入思考。但是,这样的“深入思考”,却与导致它的那本平庸的书,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思考能力原本就具备的,思考力可以从任何相遇的东西中碰撞出火花,这绝对不是所阅读的那本书的功劳。  相似文献   

18.
"哎呀,你是个坚强的男子汉,怎么哭了呀?"当我们在大街上走的时候,看到男孩子哭,我们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对他们这么说. "别哭了,有本事你就战胜它……"当我们看到有人因为痛苦而哭泣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安慰他.  相似文献   

19.
当你上网搜索的时候,你搜索的关键词和具体时间已经被Google自动记录下来。它将信息和你的网址及ID号捆绑在了一起,并上传到公司的电脑里Google已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个人隐私泄露地。当我们把故宫托放到自己的眼前,看到那清晰的布局,我们立时就会想到中南海的暴露无疑;当我们看到日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人要告诉别人一样新鲜事情时,往往不是按时间顺序,从头到尾慢慢道来,而是先用一句概括的话,或是一段生动情节,把人们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然后从头至尾,有板有服,娓娓道来。我们阅读小说,都有这样的体会,如若作者漫不经心地从头至尾写来,读者没看几眼就可能把它扔掉。如若作者首先把精彩的部分端在面前,读者会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拜读。既然听人讲故事、看书要求别人如此,为啥我们在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