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速滑女子500 m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姿势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获取优秀女子运动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目的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的运动学特征比较分析,揭示出高水平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动作规律,确立正确的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概念。运动员出弯道阶段的平均速度比入弯道阶段的速度快,左腿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和双支撑阶段蹬冰的平均速度要比右腿速度快;从身体姿势变化来看,入弯道躯干角度大于出弯道躯干角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人弯道和出弯道蹬冰技术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在速度滑冰中双支撑阶段的重心速度大于单支撑蹬冰阶段;出弯道阶段速度大于人弯道阶段的速度;在一个单步中,无论是人弯阶段还是出弯阶段,右单步的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出弯的步频明显大于人弯,步幅却小于人弯;人弯与出弯在步幅上的显著变化表现在单支撑蹬冰阶段的步长分量上。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维DLT摄像法,对国内两名优秀速滑运动员直道滑行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自由滑行时间和单支撑时间偏长,降低了蹬冰频率;大腿带动小腿蹬冰动作不明显,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加大髋关节的蹬伸幅度,有利于发挥肌肉力量,提高蹬冰效果;在整个蹬冰过程中髋、膝关节起主要作用,单支撑蹬冰阶段膝关节伸展幅度过小,将造成消极蹬冰,影响肌力发挥;自由滑阶段较大的膝角导致压膝幅度增大,压膝幅度越大,压膝时间越长,对蹬冰效果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短道速度滑冰技术动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运动员的比赛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得知在弯道弧顶 7m长的距离内 ,在高速滑跑的情况下 ,所有运动员都没有完整的单步 ,多数运动员以右单支撑进入该区域 ,以双支撑离开该区域。从身体姿势看 ,蹲屈姿势低 ,上体姿势高。所有运动员都以较低的上体姿势进入弧顶段而以较高姿势离开。身体倾角和蹬冰角越小 ,滑速越快。从弯道弧顶段的平均速度来看 ,女运动员 5 0 0 m的平均速度比 10 0 0 m要快 ,单支撑蹬冰阶段的平均速度比双支撑蹬冰阶段快 ,单支撑阶段的纵向蹬冰是弯道增速的主要动力来源。双支撑阶段的侧蹬冰仍是提高弯道速度的重要手段。双支撑阶段浮腿着冰较早 ,而蹬冰腿迟迟不进行侧蹬冰是导致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物力学方法,从三维角度对世界优秀运动员王曼利1000 m滑行的弯道1个复步蹬冰动作研究后认为:王曼利左右腿支撑时间各个阶段存在一定的节律性,有利于弯道滑行速度的稳定.但左腿起蹬时刻要略晚于世界优秀选手的平均值,而左右单步动作频率都要高于世界优秀选手的平均值,说明是通过加快动作频率来达到提高步速的.蹬冰起始时刻膝关节角度较低,有利于增大蹬冰距离,而蹬冰的展膝程度中,膝、踝关节蹬冰角度没有充分伸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入弯道和出弯道蹬冰技术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在速度滑冰中双支撑阶段的重心速度大于单支撑蹬冰阶段;出弯道阶段速度大于入弯道阶段的速度;在一个单步中,无论是入弯阶段还是出弯阶段,右单步的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出弯的步频明显大于入弯,步幅却小于入弯;入弯与出弯在步幅上的显著变化表现在单支撑蹬冰阶段的步长分量上。  相似文献   

7.
揭示优秀速滑运动员蹬冰技术的时间特点,对明确clap式冰刀蹬冰技术动作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动学三维摄像方法分析后认为:在一个单步中.有单步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从蹬冰腿关节的伸展时机上看,踝关节的缓冲时间表现为右腿大于左腿,但缓冲时间占整个单步时间的百分比却相同,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下肢三大关节伸展角速度达到最大值的时机上看,髋、膝关节具有相对的同步性,但踝关节却具有一定的延迟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三维摄像DLT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直道滑行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各动作阶段时间比例不合理,自由滑行时间和单支撑时间偏长,降低了蹬冰频率,影响蹬冰效果;运动员大腿带动小腿蹬冰动作不明显,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应加大髋关节的蹬伸幅度,这样有利于发挥肌肉力量,提高蹬冰效果;在整个蹬冰过程中单支撑蹬冰阶段膝关节伸展幅度过小,造成消极蹬冰,影响肌力发挥。  相似文献   

9.
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时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揭示优秀速滑运动员蹬冰技术的时间特点,对明确clap式冰刀蹬冰技术动作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动学3维摄像方法分析后认为:在一个单步中右单步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从蹬冰腿关节的伸展时机上看,踝关节的缓冲时间表现为右腿大于左腿,但缓冲时间占整个单步时间的百分比却相同,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下肢三大关节伸展角速度达到最大值的时机上看,髋、膝关节具有相对的同步性,但踝关节却具有一定的延迟性。  相似文献   

10.
速滑运动员男子500m出弯道技术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男子速滑500m运动员出弯道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男子速滑500m运动员在出弯道阶段左右腿蹬冰有较大的差异;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出弯道阶段身体重心偏高,膝关节角度偏大;在双支撑转向单支撑阶段髋膝关节主动用力不够,爆发式蹬冰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依据速滑运动的技术特点,分析、讨论了对高校学生进行身体训练的重要性和掌握速滑技术所必需具有的基本素质,以及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身体训练。提出在速滑教学中应着重注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尽快掌握速滑技术,提高滑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普通高校速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中的形象思维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形象思维在武术中运用的相关建议。武术与形象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象思维促进了武术的起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田秀萍  高琦光 《冰雪运动》2004,(5):89-89,108
通过对电教手段在农村学校冰上课的实施和作用的论述,指出电教手段的优越性及其独有的作用,旨在农村学校得到普及,以提高农村冰上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方普通高校冰上教学现状,就冰上教学改革确立培养新型人才观念、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加强健康教育、优化冰上教学课程结构等方面提出改革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玉元 《冰雪运动》2006,(3):100-101,117
在高校滑冰课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训练法,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任务设计,要仔细推敲训练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达到高校滑冰课教学目标的技术与技能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校冰上体育课安全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上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存在诸多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以及观察研究,提出相应措施予以避免克服。旨在保证冰上课的顺利开展,使其真正成为北方高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7.
王虎 《冰雪运动》2004,(5):74-75,108
对北方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中理论知识教学的现状,和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高校冬季体育课理论知识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对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应给学生全方位的体育教育,尤其要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提高选择和制定运动处方及指导监督他人体育健身康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方室内健身场馆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就室内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树立科学健身理念,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与人的关系。为建立室内健身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谈北方高校冰上课的教学职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冰 《冰雪运动》2006,(1):68-69
为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北方高校冰上课的教学职责和功能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冰上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保证冰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