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取得基督教远征中国的成功,利玛窦紧紧围绕“打消明人疑虑,融入当地社会”与“赢得学术声誉,跻身社会上层”两大策略展开其传教活动,事实上,这两大策略恰好抓住了中国,尤其是明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事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近代湖南以反教著称,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传教势力难以在湘立足,1912年长沙青年会顺利成立,并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救亡团体,文章从国际背景,国内政治,社会变迁,青年会自身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在早期罗马帝国和晚清中国教是新传入的外来宗教,处境颇多相似。然而,教会在两会的传教方式却大相径庭,以至于结局也大异。比较这些方式和结局,给人以不少教训,说明了教会对在晚清时困难重重的经历难辞其咎,说明了尊重民族国家的主权和特性、建设即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的教会才是在督教会的正常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南以反教著称 ,从 19世纪后期至 2 0世纪初 ,传教势力难以在湘立足 ,1912年长沙青年会顺利成立 ,并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救亡团体 ,文章从国际背景、国内政治、社会变迁、青年会自身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玛窦与晚明中西婚俗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与儒家传统均重视家庭的社会作用,这是晚明来华耶稣会士得以展开中西伦理对话的一个基本前提。可是在这场对话中,源于圣经传统的基督教一夫一妇制与源于儒家地孝文化的纳妄习俗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作为这场对话主要发起人的利玛窦不可能真正理解纳妾制的社会涵义,因此他在婚俗上的妥协和适应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予示着此次中西交流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6.
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晚明”,一般系指嘉靖至明末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这一时期出现许多新的时代特点,占有特殊历史地位,很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将近二百年的传教历程中,耶稣会在中国采取适应性传教政策。并向欧洲传递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中国形象。传教政策是其中国形象的主观出发点。中国形象的选择与传递受到传教政策的制约,并始终为传教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西方来华传教活动有四次,最近的一次即明末清初基督教进入中国传教,其影响是最为深远的。由于这次传教活动与西方侵华势力基本上是同一时期进入中国的,学界对此褒贬不一,文章仅从教育学的视角解读这一活动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9.
最早开始进行基督教在华传布史研究的是教会团体及传教士本身,此类著述从教会的角度探讨传教活动的成败得失,在教会内部流传。20世纪初,在华教会经历了19世纪下半叶的腥风血雨后,有过短暂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内,国内基督教界人士多有著述问世,旨在回应既往事件的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挑战,同时对教会的未来作出展望。此类论著因研究者的宗教立场而带有护教论色彩。传教士在中国民间的传教过程中(特另是19世纪下半叶),由于中西间认识上的隔该,传教士队伍和人教民众的鱼龙混杂,使得教案频发,从而最终激起大规模的反洋教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督教从建国初期的70万信徒到2000年增加到2000万,50年增长了近30倍,究其原因,从其内部来看,基督教徒有着极高的传教热情。从其外部来看,基督教快速增长的这几十年正值中国经济社会剧烈变动期,基督教抓住了机遇,吸引了大量的信徒。  相似文献   

11.
江西《新思维测评丛书·中国近代史》有一道选择题:最早在华攫取传教特权的国家是A.英B.美C.俄D.法这道题实际上考查了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有关宗教侵略内容的理解。西方列强利用宗教侵略的目的是麻痹被侵略国人民的斗志,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上述试题不难排除A、C两选项,那么法美到底谁最早攫取在华传教特权呢?资料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笔者所教高三文科班相当一部分学生也选B,理由是依据教材《望厦条约》关于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规定,认为“建立教堂”就意味着取得了在华传教的特权。《中国通史》(…  相似文献   

12.
传教士利玛窦被驱逐出南京后,在江西南昌开辟传教事业。利玛窦在南昌结交地方官绅,与皇族成员建安王论友,修订《天主实义》,在南昌建立稳固传教基地。利玛窦的活动有助于基督教事业在南昌的发展,明朝皇帝最终允许他进入北京,利玛窦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3.
胡亚伟 《海外英语》2016,(15):109-110
宗教经典翻译是外来宗教在融入目标文化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恰当的《圣经》翻译策略也是基督教在中国成功传播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从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采取的全盘汉化《圣经》翻译策略到明末清初适当顺应目标文化汉译策略,再到近代话语独立与适当顺应目标文化相结合的汉译策略。不同时期《圣经》汉译策略的选择不仅令基督教在融入中国文化过程中吸纳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点还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也成为基督教中国本土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15.
16.
狂禅思潮中的三教论,继承了晚明以前三教融合的成果,经历了王阳明将佛禅的心性论说成是儒学的固有之学、王龙溪与颜钧等人的三教是心性的名称之异、焦竤与李贽等人提出以心性统摄三教三个阶段,是此前三教融合的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18.
颜白瑜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试论基督教人闽传教策略的演变过程》一文中指出,《南京条约》中,福建被迫开放了福州和厦门两个口岸,成为近代中国被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这为传教士人闽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842年,美国归正教传教士雅裨理抵达厦门鼓浪屿,标志着新教正式传人福建。到20世纪初,福建已经开辟了福州、闽南、闽东、闽北、闽西五个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一种宗教文化传入异地之后,都将经过一定的变革与适应才能在异地生根、发展。佛教、基督教产生之后,都经历了走出本土在异域传播发展的道路。它们为了能在异地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入之地的文化进行了吸收与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创始之初的原始佛教与原始基督教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宗教,但同时二者也保持了这两种宗教的本质。佛教、基督教在异域传播展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宗教必要经受的变革与适应。  相似文献   

20.
面对近代中国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森严的文化壁垒,以马礼逊、郭士立、伯驾等人为主要代表的早期来华传教士,在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一种以向当地居民提供义务性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协助传教活动为最终目标的传教模式和理论,即"医药传教"。"医药传教"是基督教海外传教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以及近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