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政伟 《学语文》2010,(4):55-56
“秒杀”是几年前新生、近来在网络等媒体中较为流行的一个词语。据我们初步调查,“秒杀”一词最迟应该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在列出的171条汉语新词语中就包括“秒杀”一词。  相似文献   

2.
一天中午,涵涵举着手中的《夏洛的网》高声吆喝着:“我已经读完了这本书,谁想看?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的友谊实在太感人了。读它吧,带着你的热情和虔诚,因为,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我想看!”“我也想!”“让我先看,行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流传着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也来当一回好汉,和多多一起登一次长城吧。看你能否顺利地通过长城的每一个关口,又不重复。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的时候,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我没事可写!”学生们真的无事可写吗?其实不然。现代儿童的生活面、阅读面比起他们的长辈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窘境呢?究其根源,主要是学生没有建立好“作文素材库”。尽管有了开阔的生活面。有了广泛的阅读面,但这些都是最原始的,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作文素材”。所以,一到写作文,他们总觉得没有合适的材料,常常只能挠头皮儿、咬笔杆儿、干瞪眼儿。也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5.
何政生 《中学文科》2007,(11):19-20
“量少质低”、“一浅二俗”,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对目前中学生阅读状况的普遍担忧。“量少”,即阅读数量少,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阅读量较少完成,就更不必说大量课外阅读了;“质低”,即一浅二俗——内容浅、档次低,少有如饥似渴的阅读那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Cat     
《辅导员》2010,(1):28-29
“2010年是我们中国的虎年,今天的英语‘变色龙’就讲一讲曾是老虎好兄弟的猫cat。”洋博士开始上课了。  相似文献   

7.
薛老师个子不高。身体也不苗条,鼻梁上还架了一副如啤酒瓶底般的眼镜——但就是这么一位“貌不惊人”的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学殿堂,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化的博大精深,使我们对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们一生都受用不尽的。  相似文献   

8.
近来,越来越多的所谓“导读”、“快读”、“速读”类的浅读图书,纷纷闪亮登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以“快乐、快速、快扔”为特征的浅阅读是不是正好满足越来越忙的学生的阅读要求?现在的学生的阅读状况究竟是怎样呢?浅阅读”是否正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呢?根据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内容越来越浅;速度越来越快;喜欢越来越直白的语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十一”期间,我们一家开车出门。上路没多久,边上开上来一辆小面包车,车上的人摇下车窗,对着我们大喊大叫。“又一个问路的!”于是我们也打开窗,只听见他在叫:“车轮!注意一下!”一路上我们都没感觉到什么异常,不过,为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在路边停了车。下来一看,才发现整个轮子边缘都严重损坏了。  相似文献   

10.
听音识人     
晏子是中国古代的名人,提到他,我们想到的词就是“能言善辩”。这样能言善辩的人,古今中外不在少数,林肯就是其中的一位。晏子和林肯的故事都人选了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妨从课文人手将两人进行一番比较,其结果颇有点意味。  相似文献   

11.
平泳佳  周慰 《上海教育》2006,(7A):18-20
本刊“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发表之后,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行动起来,拯救书面阅读”的呼声从一个个电话、一封封读来信中传递出来,如何把即将到来的暑假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在可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段里及时“补钙”,成为广大教师当下最关注的问题。记采访了众多学、名师,共同研究:这个暑假,推进书面阅读,我们能做些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12.
文本阅读中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消新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松了绑,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教参的“标准预设”,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接受美学”、“个性体验”、”多元解  相似文献   

13.
近年采我国开展了“科学认读,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进行集体的识字活动以外,还应结合其他途径开展阅读活动,区域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科学认读”的研究。实践证明,这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幼儿园集体识字活动的准备、铺垫及巩固、延续,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个别化阅读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黑子 《初中生》2007,(11):11-14
中考作文试题大都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限制条件”。乍一看,这些“限制条件”是无懈可击的,是不允许变通的,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构思的手脚才被束缚住了,我们才感觉到了快速入题的困难。但是,细加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限制条件”仍然是有“机”可乘的。还是先阅读一篇例文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目就是记叙文的眼睛,是探视文章主旨的窗口。因文品题,由题悟旨是读懂读深记叙文的常用方法。读了莫顿&;#183;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将内容与文题联系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这里的“走”和“一步”不只是指攀岩,而是蕴集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特殊词语。它告诉人们,只要不轻言放弃,不小视“一小步”,不小胜即骄,  相似文献   

16.
陈寿参 《宁夏教育》2006,(7):126-126
读书是心灵的洗礼,是灵魂的升华,能永远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阅读赋予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对课堂、对孩子看得“真真切切”,对教育更深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对话体”课文的教学,我们常常设计“角色朗读”,它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一种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一种充满诗意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在一些“非对话体”课文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打破常态思维,转换一种视角,也可以设计出富有创意、灵动多姿的“角色朗读”活动,给学生带来美妙的体验.让课堂“靓”起来。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青年报》5月19日报道,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7%。“这说明一年里我国国民中有一半多人没读书,我们认为这是阅读危机。”据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介绍,自1999年启动调查以来,国民阅读率已经连续6年持续走低,这次是首次跌破50%。  相似文献   

19.
韩军 《现代教育》2005,(7):60-60,62
谈到教师读书,我其实没有多少经验,更多的是教训。东西融合。以“本”固“本”书分“本”、“末”。“君子固本”。堪称“本”的书,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根本,“本”即经典。我们几乎在每一本“末”的书中,都能够看到“本”的影子。如《论语》、《庄子》、《孟子》、《尚书》、《易》、《诗》、《离骚》、《史记》、“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构成了中华文化甚至东方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叶圣陶说,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会读书的能力。我们的学生能“自会读书”了吗?不敢说。在困外阅读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叫“杰克现象”。一个叫杰克的学生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抱怨语文课太没味道,不精彩,但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地迷恋阅读,以至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也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