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中一年级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调整后本章教材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调整后力学必修部分的核心.本章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调整后教材的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为学生学习本章,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做了准备.从知识方面,是在学完力和物体的运动之后,进而认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这些最重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必修本的最后两章“光的本性”及“原子和原子核”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不大,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绝大部分属于A级.显然,这两章的内容不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如果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出发,就可能对这两章的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目标要求中,则侧重于某...  相似文献   

3.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本性”、“原子与原子核”这三章内容在会考、高考中占的比例约为18%,且大部分内容的掌握要求为A级,从总体上看,这部分内容不是难点,也不是重点。1998年教育部对物理教材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要点  二、考点分析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的高考考点有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 ,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是动力学的基础 .正确地理解 ,并熟练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 ,将为进一步复习掌握力学部分的其它知识和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章中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 ,如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 ;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法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常用…  相似文献   

5.
“简谐振动”考题研究何家斌(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239060)“简谐振动”是力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高考要求掌握的程度为B级,即要求理解它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并能运用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此类考题,且...  相似文献   

6.
杨靖波 《中学生阅读》2005,(3):23-24,18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的重点、热点,要求掌握的程度为最高层次。本章考点在历届高考中出现率接近100%(只有2003年全国理综考试中没有出现).本章的命题倾向于应用型、能力型,即在命题中增加结合生产、生活等一些实例,让学生抽象出相应的物理模型,再应用相关知识、规律解决问题,如2002年全国理综卷第26题“蹦床”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预计联系航空、航天知识的“超重~失重”问题是今后考查的重点,希望引起考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这一章讲授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学好这一章,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已学过的运动学知识,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奠定基础。下面就这一的章改编情况作些说明。一、教学目的要求和单元划分这一章教材的目的要求是:掌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明确力、惯性等概念的物理意义;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明确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力学单位制;了解超重和失重;会运用运动学公式、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这一章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力;第二单元(第二节至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在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的力学问题.通过这一章的教学,应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这是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这一要求,对学好其余力学知识以至整个选修课内容都有重要意义. 单元划分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1.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属于预备知识. 2.第二单元;第二节至第四节,主要是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 3.第三单元:第五节、第六节,主要分析和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以及连接体问题,是本章的重点. 最后一节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选学  相似文献   

9.
1994年全国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中去掉了《静力学》一章中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问题,这就说明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因而,在本章知识当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高考对这一知识点的要求级别为B级,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中,考查学生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已多次出现,本文试对这一重点知识及其应用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剖析。  相似文献   

10.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主干知识,它不只涉及力学,还涉及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等综合性问题,因此这部分知识内容一直处于高考的核心地位,而且要求较高,多出现在中档题、难题的位置上.本文以力学内容为背景,对牛顿运动定律从知识到常见题型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透镜成像”考题研究张北春(安徽怀宁县高河中学,246121)“透镜成像”是光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高考要求掌握的程度为B级,即要求掌握单个透镜成像作图法和有关计算.下面结合近10年高考题作一归类,以供复习时参考.一、点光源的“光斑”问题例1(198...  相似文献   

12.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构建物理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运动学知识研究物理学前沿问题,已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对本章知识的单独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较多的是将本章知识与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以现实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为背景的直线运动问题,仍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年高考中大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中对该内容的考查等级属于C级要求,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江苏高考数学试卷中已有所体现.不难看出,课改后涉及圆的问题是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中的热点.笔者在平时的听课、访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99级《分析化学》试卷是否真正反映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否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对这套试卷进行了质量评估。 99级检验系共有学生120人,所用教材《分析化学》共包含14章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第七、十一章不讲,第十三、十四章为自学的内容。本套试卷不包含  相似文献   

15.
刘建成 《物理教师》2003,24(3):63-63
《2 0 0 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说明》(新课程版 ) (以下简称《2 0 0 3高考物理学科考试》)依据新的《教学大纲》 ,与《2 0 0 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说明》(广东、河南、广西版 ) (以下简称《2 0 0 2高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相比较 ,考试内容有很大的调整 .首先 ,《2 0 0 3高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 ,依据的是教育部 2 0 0 2年 4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文件精神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还是分两级 ,是将表示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程度的符号由A、B改为Ⅰ、Ⅱ .《2 …  相似文献   

16.
物体的平衡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近几年的高考中,既有对本章知识的单独考查,也有与其它知识结合的综合考查,试题形式多样,且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等于零,它是动力学问题的特例,也是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延续,所以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思路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问题的思路是基本相同的.利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定性判断问题和定量计算问题,但有时还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和动态变化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掌握平衡问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课本《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和《高中物理读本》(原甲种本)第一册第三章“运动定律”中.学习牛顿运动三定律后,都有一节“力学单位制”的教学内容,但在具体上课时,教师一般都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讲,往往举一些例题分析一下,结果成为一节牛顿运动定律的习题课.  相似文献   

18.
张贵贤 《教学考试》2023,(26):59-60
<正>2022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加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历史学科试题以情境为载体,立意深远,视野开阔,题材丰富。“情境化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能精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无情境不命题”,历史高考试题考查内容的实现离不开学习情境、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19.
高中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即为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又是学习动量知识和能量知识的基础,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且对应分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以“直线”一章内容独立命题的试题虽然不多,但是常常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成为高考试卷中的中档题或高档题,因此,“直线”一章就成为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个重点内容。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对这一章当中学生容易搞错的一些知识点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