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772—84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先祖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他生于河南新郑县,出身中小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全盛走向衰败的时代。少年时期,避乱越中(浙江),饱尝了颠沛之苦。但也因此广泛接触了下层劳动人民,对他后来创作同情群众疾苦诗歌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是中唐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在参加政治活动的早期,写了一定数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新乐府》、《秦中吟》是其中的代表作.它从多方面揭露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卖炭翁》就是《新乐府》五十首中之一.《新乐府》诗前有总序,说明这组诗的特点及创作意图.序云:“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以思想内容为主,不以艺术形式为主).句首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的第一句标出题目,诗的最末尾点出题目),《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质朴而直接了当),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直述而深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内容经过核实不虚假).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律(文字流利而合乎韵律),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这清楚地  相似文献   

3.
《卖炭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公元七七二年——八四六年)壮年时期的名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一个卖炭老人横被劫夺的不幸遭遇,尖锐地揭露了宦官依仗权势掠夺民财的暴政,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李唐王朝经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后,国势渐趋式微,到唐德宗、唐宪宗年间,更是政治混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八○八年),白居易被调回长安,经过殿试,授官翰林学士,不久又被任命为左拾遗。左拾遗是谏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唐代长安地理背景具备真实性.宋敏求《长安志》、吕大防《长安图》、当代唐长安城考古发现,对于了解《卖炭翁》诗中东市-大明宫地理,具有决定性作用.《卖炭翁》具有突出的故事性,包括情节发展的铺垫与突变,同时通过生动传神的人物容貌、动作、心理描写,刻画出勤劳、朴实的卖炭翁形象,霸道、轻佻的宦官形象.  相似文献   

5.
唐朝京城——长安南门外有一座南山。在南山坳里有两间孤独的破茅棚,住着一家三口——爷爷、奶奶和一个小孙女。儿子被拉去当兵一直没回来,媳妇改嫁了,这一家全靠老爷爷在南山上烧炭过活。老爷爷终年在山里伐木烧炭,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琵琶行》一诗,历来脍炙人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诗不仅中原、西域一带不胫而走,而且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广泛流传,诚如元稹所说的“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毛泽东也是非常喜欢白诗的。他在《注释唐诗三百首》中《琵琶行》一诗的天头写下一段批注:“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并在诗题上连画三个大圈,  相似文献   

7.
《卖炭翁》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炭翁》作者自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原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县),曾官太子少傅,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卖炭翁》是一首用新乐府形式写的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8.
《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教学这首诗,要  相似文献   

9.
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写的叙事诗《卖炭翁》,开头有小序:“苦宫市也。”意思说劳动人民被宫市害得好苦。仅仅四个字,端在一个“苦”字,饱含了诗人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全诗不到两百字,但是细细品味,这“苦”味始终渗透在字里行间。开篇简介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相似文献   

10.
《卖炭翁》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14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以越职言事,贬为江州司马。以后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官至刑部尚书。晚年过着退隐的闲适生活,享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存诗二千九百多首。《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有他的传。  相似文献   

11.
一《奠基礼》是徐海东同志写的一篇革命回忆录。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整整一年的长征中,纵横十一个省,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翻过终年积雪的高山,越过人迹罕至的草地,进行了三百多次战斗,击溃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沿途的艰难险阻,最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大转移。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及先期到达的由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了。红军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筑路》节选自苏联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二章。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为苏联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出身子乌克兰的一个贫困的家庭,在帝俄时代渡过苦难的童年,当过牧童、小茶房、小伙夫,接触了工人的生活与斗争。十月革命后,在国内战争年代,他作为一个红军志愿兵积极投身到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去。1926年,正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与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嬗递之际,由于在战争中受的重伤复发,加上工作过分劳累,他的健康迅速恶化。后来,全身瘫瘓,双目失明。但是,疾病压不倒共产主义战士,他决心拿起笔作刀枪,打击敌人,教育人民。从1930年到1933年,他以无比强大的毅力,排除万难,坚持写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篇小说于1934年出版,给作家带来极大的声誉。1935年党  相似文献   

13.
王之涣是盛唐有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其兄之咸、之贲也是诗人。王之涣在少年时很有侠气,性格豪放,常击剑悲歌。中年折节工文,过了十五年优游山水的生活,足迹遍及黄河南北。他常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人相唱和,并常与乐工制曲歌唱,每有佳作,乐工便辄取以被声律,因而名动一时。靳能在对他所写的《墓志铭》中,称王之涣“歌从军,吟出塞……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可见其诗名之盛。他描写西北风光的作品尤有特色,可惜他的作品多已散佚,在《全唐诗》中,仅存绝句六首。他的五绝《登鹳雀楼》和七绝《凉州词》,均可列入盛唐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4.
《鞠躬尽瘁》是根据反映焦裕录同志光辉事迹的有关材料改写的。焦裕录同志是山东淄博市北崮山村人,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后又在煤矿当过苦力,在地主家当过长工。一九四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区长、中共区委副书记、团地委第二副书记等职。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在河南省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党派他到兰考,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在此期间,他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克服肝癌对他的折磨,  相似文献   

15.
一、精讲重点 1、这首诗,作者在标题下自注云:“苦官市也。”精讲时要紧紧抓住这一点,使学生充分认识诗中对封建社会宦官借“官市”欺压、剥削劳动人民罪行的深刻揭露。 2、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用简洁的笔墨将事实的来龙去脉叙述的非常清楚,同时又成功地表现了主题思想,讲授时,让学生了解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6.
[教例简述]这是一节教读课。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一屈原名平字原,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周显王二十六年,纪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他是“楚之同姓.”楚远祖是帝颛顼高阳,传至季连,(?)姓,为楚之祖先。至熊绎,当周成王时封于楚,居丹阳(湖北巴东县东南四里),传国至楚武王熊通,封其子瑕于屈(湖北秭归县),于是就以采地屈为氏.屈原是王子瑕(屈瑕)之后,是楚国的贵族。屈原活动于楚怀王,顷襄王的时代,那是战国时期.当时有七个国家,号称七雄,即:秦、楚、齐、韩、赵、魏、燕。各自称王,“务在强兵并敌,”连年战争,互相吞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三册,选进了朱德同志的一首诗《赠友人》: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红旗。它是在一九四一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朱德同志征战在华北疆场上,在戎马倥偬之际,挥毫书就的。这首诗气势雄浑,但又质朴无华,诗义不难理解。开首第一句,“北华收复赖群雄”,表明收复华北的大好河山要依靠众多的英雄。“北华”是华北的倒语,这样颠倒一下,为的是使诗的平仄协调;而“群雄”当指广大的人民群众。“猛士如云唱大风”,用了刘邦的《大风歌》这个典。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统一中国后,回到家乡沛县,令沛县儿童唱  相似文献   

19.
明朝末年,清兵占据北京后,迅速南下略定江南郡县。清军攻下南京后,清朝统治者颁布了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的剃发令,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之内,尽行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满族习俗,削发垂瓣,废弃明朝衣冠。“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抗者处死。残酷的民族压迫进一步激起了各地人民的英勇反抗,当时江南人民喊出“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呼声,纷纷举起义旗,燃起熊熊的抗清烽火。江阴守城的斗争,就是这段历史上的壮烈篇章。阎应元以一县属小官,组  相似文献   

20.
【重点难点】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的某个园林 ,而是 10 0多个园林的共同特点。由于篇幅的限制 ,作者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空间顺序 ,按照旅游线路来一一进行介绍 ,而是巧妙地采用从全局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的“总说——分说”的结构顺序来达到说明的目的 ,这是本文结构方面的特色 ,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苏州园林景观是优美的 ,而作为介绍苏州园林的课文的语言更优美。本文语言严密生动、流畅自然、通俗易懂 ,是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范例 ,也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导语设计】导语设计要简洁、明快、直奔重点 :( 1)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常按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