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素质教育到新课程改革,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观的建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都发生了许多有益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上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异彩纷呈,语文教改呈现出勃勃生机。“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很多教师于是认为,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某些弊端,提出了“共学双讲”语文教学模式,以及实施本模式的步骤,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世荣 《小学语文》2011,(12):18-20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回归,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时下的课堂,却会发现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讲”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渐渐淡出了课堂。许多教师在课上当讲不讲,当问不问,唯恐被扣上“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帽子;课上反复的朗读、看似热烈的讨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讨好式的评价,不敢指出学生问题之所在,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重要环节的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毫无深度、广度可言……教学中到底怎样才是尊重学生?教学中民主、平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何让教师走出“讲”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5.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师只有把握时机,抓住要点,适时精讲,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讲透、讲厚、讲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注重语文教学中讲的作用,并不是要求每节课的讲课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在人们的意识里,“讲”似乎就是“灌”的同义词。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然而,实际上教师每天都在讲课,不管他是怎样讲,点拨也好,引导也好,启发也好,教师总是要开口的,或讲得少些精些,或讲得多些杂些,总之,教师与“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语文教学究竟怎么了?古人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只有“善教”才有“乐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强调实践性、培养动手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传播知识的主体,更应当把一言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师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老师开始忌讳讲了,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尤其是一些语文公开课、评优课教师谈讲色变,生怕走上繁琐分析的老路,背上填鸭式或满堂灌的黑锅,总是绞尽脑汁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教师大都把少讲或不讲作为语文教学创新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式的迅猛发展,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彰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应注重对学生知识储备的培养,同时应通过讲练导来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盲校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究其原因:盲校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和盲生实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激活盲校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谭丽霞 《西藏教育》2008,(11):36-36
在新的教学方法里,语文教师仍要“讲”。那么该“讲”些什么?又该怎样“讲”?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中小学听了不少语文公开课,对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颇有些想法。首先应当充分肯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正在极大地改变着语文课堂教学。过去常见的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单向教学模式动摇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无庸质疑。然而,在新课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不能不令人担忧。笔者从一些语文课堂教学课例中发觉到,现在有些语文课变味了,失去了语文教学应有的味道。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下面就以笔的体验谈谈语课堂中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6.
浅议启发式教学中的“讲”和“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启发式教学存在语义理解的问题,从而对它的认识有些片面。现就启发式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作如下探讨。1 启发式的实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启发一词最早来源。《现代教学论》中把启发式定  相似文献   

17.
王青春 《考试周刊》2012,(26):58-58
本文有感于对语文教研活动中的"讲得太多"的批评,提出自己的思考,认为不具体分析"讲得太多"的情况而一味棒打,会招致很严重的后果:大家不敢讲,于是不研究讲什么,怎么讲,最后不会讲,语文课愈发无味无趣。在此分析之上,提出语文教师要因"材"施"讲",有时需要"大讲特讲"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退位”的度,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处理“讲”与“不讲”的辩证关系,这是一门艺术,考验着教师的能力和智慧.“讲”在关键处,是为“不讲”奠基反思传统课堂教学,各类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师灌输得太多,将概念变成脱离实际应用、死记硬背的公式、术语灌得多,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悟和体验.然而,老师灌输并非等同于学生学过。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改革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加上近年来新的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各地的语文课堂早已打破了传统的讲读背的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然而,包装再精美的课堂如果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缺少了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也无法实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最终还应该回到“读”和“写”上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由此看来,能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产生独特的体验的语文课才能称得上是好的语文课。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最终还是离不了学生的“读”与“写”。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以其无可阻挡的强劲势头,为当今的校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活力。尤其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技能的创新,开拓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