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堂摘录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能叫出这些鸟儿的名字吗? 他们准备向鸟中之王--凤凰学艺,他们是怎 么学本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群鸟学 艺》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进行审美教育,要做到两点:一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发掘美育因素;二是遵循认识规律,结合儿童心理特点,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渗透。下面以九年义务教材第四册《葡萄沟》一课的审美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观察图画感知美 《葡萄沟》一课配有两幅插图:一幅画的是姑娘们兴高采烈地收葡萄;一幅画的是制葡萄干的阴房。  相似文献   

3.
《曼谷的小象》语言简洁,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动人。它恰似一株泰国的睡莲幽香扑鼻,沁人肺腑,又如一株中国的牡丹,天姿国色、令人陶醉。 一、作者以简练的笔触,抒写了一首清丽的异国田园诗 课文先把读者带到“曼谷近郊”。一说景之可爱:“绿油的禾田”、“淡紫色野花,点缀的大草地”,漫无边际的大海。这异国风光,充满生机,读来令人视野开阔、心胸坦荡。二说色的鲜美:绿田、紫花、翠草、  相似文献   

4.
广征博引,增加学生审美知识。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详尽地介绍大兴安岭的全貌。除了老舍先生笔下所说的,还有气候、水流、动物、其他物产。其次,教师要像老舍先生将大兴安岭与秦岭进行比较那样,介绍祖国各地的风光,如千里草原、江南水乡、南海宝岛等等,这样,在学生心中有了各种美景的印象,形成了参照物,可加深他们对大兴安岭的印象。学生通过比较、判断、交流之后,课文就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美的"影像"。  纵联横合,提高学生审美认识。教师应当从人文方面入手,介绍大兴安岭地域与整个东北地区的民间风俗、文化遗产,让学生对大兴…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八册《燕子》一课节选自郑振铎的散文《海燕》。原作采用“联想和比拟的手法”,借海燕的可爱形象,抒发了作者“旅欧途中”“思乡念国”的情怀。经过课本编者的节选和修改,变成了现在这样一篇完全独立的赞颂美丽的春天的短文。文题是“燕子”。文中具体描写了燕子“俊俏”“可爱”的外形,“活泼”“伶俐”的动态和富有诗意的栖息。小小的、三三两两的飞燕,以它独特的舞姿和“唧,唧”的乐声出现在烂熳的春色里,使春光更显出无限的活力,令人振奋,发人遐想!全文借燕子赞颂了美丽的春天的生趣。课文中“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一句  相似文献   

6.
人们热爱美、追求美,鉴赏美的现代意识和行为,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经营与管理课的教学中,应渗透美育,使学生具有美的心灵,美的意识,并有一定的管理美学知识和健康的审美观,对自然,对生活和艺术的美有初步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结合整体感知渗透审美的直观性,结合语言品读渗透审美的情感性,结合主体感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结合整体感知渗透审美的直观性,结合语言品读渗透审美的情感性,结合主体感悟渗透审美的社会功利性,从而,使审美渗透如春雨滋润,如春光沐浴,如春潮涌动。  相似文献   

9.
《燕子》     
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赶来"、"飞行"、"休息"的情景,描绘了燕子的俊俏、伶俐、轻快、可爱的样子,显示出了春天特有的美丽和生趣.文章开头,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燕子"乌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三个特点.板书带点的词语,使学生理解是什么"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第二自然段,作者用色彩鲜明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特征:"细雨"、"微风"、"柔柳"、"青草"、"绿叶"、"鲜花",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赶来"、"加入"既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候鸟的特点,在  相似文献   

10.
《春天来了》一文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图将美育渗透其中,把审美能力与语文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一、精心选择审美媒介.夸美纽斯曾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教师要通过音乐、图画、实物等审美媒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对象的美.在教学《春天来了》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歌,唤起他们对春天的情感记忆,使他们仿佛置  相似文献   

11.
美不仅可以滋养人的感情,而且也可以哺育着人的理性,培养人的创造力,并在较深的意义上造就完善的人格和高度发展的个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桂林山水》一文,借助美的语言、美的景色演奏出了一曲美的旋律,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切地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6课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把握大意1.分步出示下列三组词语(指名读、齐读)。注意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想想每一组词语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图文对照.品析外形描写.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状物的方法。教学第一段时,教师首先出示小燕子外形的挂图,让学生观察、描述小燕子的外形。然后指名读第一段,看看作者观察小燕子的什么,怎么观察、描述的,与我们的观察、描述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图文对照品析燕子的外形描写,学生就会体会出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抓住了燕子的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分叉这些突出的特点,简单几笔勾勒出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也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状物方法。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在简洁精练的叙事中和如诗如画的写景中洋溢的儿童天真活泼、纯洁无私的童趣美,值得我们好好地去玩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与德、智、体、劳等几个方面的教育是互相促进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通过美育也能取得德、智、体、劳等几个方面的教育所不能取得的最佳效果,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为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和高尚道德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培养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生理卫生》课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笔者在《生理卫生》课的教学中从以下两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发展的平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那么,我们应创建怎样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一文中的衬托艺术●廖艳琼《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它的魅人之处,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于漪老师说得好: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作...  相似文献   

18.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被选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多年。它文字清婉细腻,似如歌的行板,读来富有音乐的节奏,极富美感;它感情真挚淳朴,饱含哲理和诗意,令人过目不能忘怀;它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让人一口气诵读下来,欲罢不能。无论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匆匆》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垂髫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必须渗透美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乡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要通过导课创设氛围美,诵读表现音韵美、意境美,察形感悟结构美,练习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运用美育规律,利用美感,把枯燥无味的绘图、看图变为兴趣盎然的“创造美”、“欣赏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觉,启迪学生美的心灵,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进而增强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