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一课     
九月菊黄/九月果香/九月我们想起是谁还在播洒着希望/九月有祝福在秋叶间飞扬/九月诗人谱写着不朽的诗章/九月我们都没有忘记是谁在默默给我们做出嫁的衣囊……一念起这首名叫《九月》的诗歌,我就想起了爸爸,想起了爸爸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2.
九月九日,月日都是“九”,两“九”相重为“重九”。古书《易经》中“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认为每年九月初九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每至重阳,秋高气爽,古人常好出游登高,  相似文献   

3.
九月,又是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我喜欢九月,喜欢“九”,因为九月里有我的生日,父母给我起的彝族乳名“古晚”与“九”有关;阿普干(爷爷)曾给过我两次钱,每次不多不少是九元。汉话的“九”,我们彝话叫“古”。彝话“古”还包含着沉稳、诚实、谦虚和健康的意思。把两字组合起来,“古晚”就是做一个诚实、谦虚、勇敢、坚强的彝族后代。我们彝族礼尚往来的礼品数,一般都是九个单位的。如“送烟要送九包;送酒要送九瓶;送钱要送九十  相似文献   

4.
九月辨色     
九月是什么颜色的? 五月是红色的(“红五月”),十月是金色的(“金秋十月”),十二月是银色的(“银装素裹”),那么,九月呢?  相似文献   

5.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九,故日“重九”;古代阴阳五行中九属阳数。故又名重阳。重阳节这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风俗习惯.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  相似文献   

6.
重阳节     
《课外阅读》2009,(20):M0002-M0002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相似文献   

7.
九月的天空高远蔚蓝,九月的阳光灿烂温暖,九月的硕果把枝儿压弯,九月的稻谷沉甸甸的饱满。在这孕育丰收和希望的九月,第十八个教师节又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为辛勤的园丁送上真诚的祝福:敬爱的老师,节日快乐!节日快乐,敬爱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重阳诗意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阳月阳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每到此日,人们都要出游登高、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和吃重阳糕,山川间处处呈现出一派节日气象。  相似文献   

9.
199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条古代文化常识题:下面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在长安谋取功名时的作品,题目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是蒲州人(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华山之东,故题曰“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月日都是“九”,两个“九”逢  相似文献   

10.
阅读九月     
九月的许多话题都和收获有关。在这些话题之中,九月,更像是一个寓言,饱满而真实的内心,深藏着许多和成长相关的话语。当一串清脆的铃声在九月的风中响起时,我们的欢笑划破校园长长的寂寞,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九月,就如一节在课本中被固定了位置的段落,每一次的开始和结束,我们已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手指,而阅读九月,依然是我们快乐的期待。因为,在这一个段落的故事之中,我们是自己的主角。每年的九月,校园里都会出现许多新鲜的面孔,飞扬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开放着当年我们刚刚走进高中时的憧憬:“理想的高中生活应该是在自…  相似文献   

11.
岁岁九月,今又九月. 九月的天空,洒满阳光. 九月的大地,洋溢着芬芳. 九月的校园,爱心荡漾,辛勤的园丁,走在幸福的路上,把祖国的幼苗精心培育、浇灌. 九月,因教师而崇高.“古之学者必有师”,“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的设立,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也是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教师节设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教师政治、社会地位,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与关注前所未有,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日渐浓郁,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为何称重阳节?因为古人认为双数为阴,单数为阳,九为单数即阳数,九月九含两个“九”,故称重阳。 正如中秋赏月活动一样,人们对重阳节有一系列的欢庆活动,其中登高和饮酒是重要的两项。  相似文献   

13.
全国优秀教师、尊师重教演讲团第二分团一行九人,于九月二十日到达银川,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先后在银川、石嘴山、吴忠三市进行了四场演讲。他们演讲的题目是:“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为发展大西北,培育‘四有’人才,奉献毕生精力”、“尊师重教是促进  相似文献   

14.
既有"九月转势预言"在前,十月的走势预测就变得比较明朗了。简言之,十月会是兑现九月预言的一个月,是对九月份走势的修正。即:九月若升,十月会跌;反过来,九月若跌,十月会升。这一概率实现的几率是随着九月份升(跌)幅的增加而增加的。换句话说:九月的升(跌)幅越大,十月转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之所以常见这种现象,是由  相似文献   

15.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九日、茱萸节、菊花节。因为,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就留下了咏重阳的诗句。  相似文献   

16.
九月属于收获,九月属于教师,继九月上半月刊推出“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之后,本期我们特别策划和编辑了“教师的幸福感”专题。幸福是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教师必然是通过自身来改变学生、发展学生,而改变学生的前提是自己的成长、发展,不断提高改变学生的能力。我们常常发现:一旦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和教学成功的幸福,便会自然远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正>金秋送爽,今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这是一个登高望远、孝亲敬老的温馨时刻。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至唐代走入民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变迁,重阳节发展为老年节,为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佳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重阳”一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观念。根据《周易》的理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就是阳数相重的日子,故称“重阳”。重阳节的起源,与古人的驱邪避灾观念有关。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中曾记载一则“桓景避难”的传说:汝南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为了除掉瘟魔去拜师学艺,终于在九月九日这天杀死了瘟魔。“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相似文献   

18.
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财政年度是所谓“计断九月” ,唐代则是“岁终为断”。关于二者差异 ,论者或踵卢植旧说 ,谓汉“计断九月”乃因秦以十月为岁首 ,九月即岁终 ;或谓财政年度本系人为制定 ,收支结算起讫并无绝对的客观根据。事实上汉之“计断九月” ,取决于黄河流域作为主谷的粟的成熟时间。至东晋南朝立国江左 ,收支结算则须适应南方主谷水稻的成熟时节。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 ,反映的是南北农业结构的差异和汉唐间南北经济地位的变化 ,以及与之相应的财政政策制定中的地域倾向。  相似文献   

19.
又是秋风至,又到教师节. 在九月,开得最灿烂的花是金菊;在九月,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尊师.所以,九月是一个清爽芬芳的季节,九月是一个收获爱心与喜悦的季节.  相似文献   

20.
“九”在我国古代的术数中属阳数,九月九日是双阳重逢,故名“重阳”,它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是诗人的节日,历代诗人骚客以重阳为题,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至今仍流传不衰。在重阳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当为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在诗中不是说自己重阳登高,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