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早上,课代表像往常一样把全班的日记本送到我的办公桌上。当我翻到天亦的日记本时,眼睛忽然一亮,只见她的日记本里从前到后都贴满了大大小小的漂亮的贴画。仔细一看,都是一些超级女生的照片,再看看她今天写的日记也着实让我感到有点意外,她日记的题目是《我也要当“超女”》。日记不长,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2.
心锁     
儿子写日记了。每写完一篇我都要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有错别字。一天,儿子说“:妈妈,今天的日记我写了一首诗。”我说“:好啊,让妈妈瞧瞧。”翻开儿子的日记本一看,我笑倒在床上,儿子写了首没有名字的诗“:爸爸妈妈家有个东西,爷爷奶奶家有个东西,姥姥姥爷家有个东西,你猜那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我这个小东西。”回到办公室,我把儿子写的诗念了一遍,老师们也都笑岔了气。下午放学,儿子回到家就冲我吼“:你为什么把我写的日记读给你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听?今天我一进你办公室,他们都笑话我!我要买个带锁的日记本,以后你不许看我的日记!”我本来只是…  相似文献   

3.
日记本上的?     
星期日的晚上,我突然想起,老师规定的每周写三篇日记,我一篇还没写。我匆匆忙忙地写了两篇,还差一篇日记没写。为了能交上卷,我想出了一个省事的办法:把以前写的一篇得特优的日记稍稍改写了两段就抄在了日记本上。我清楚地知道这是冒险,但事到如今,别无他法。  相似文献   

4.
"妈妈,快读给我听听。"儿子举着一本日记本急匆匆地跑过来。我接过一看,原来是几年前一时心血来潮给儿子写的成长日记,不知怎的给孩子在抽屉里找到了。儿子知道这是写他的,但日记上的字迹比较潦草,刚上二年级的他看得云里雾里,于是就跑来找我了。  相似文献   

5.
这天,我照例在讲台前翻看日记本,一篇写秋天景色的日记吸引了我。正陶醉于美景中,文章却突然打住了。我赶紧看封面:“阙春梅!”又是她!好几次她都以忘记做或忘记带为由,来搪塞我的作业检查。瞧,今天又没把日记写完。我想发脾气,但看到这篇没有写完的日记写得不错,心想这也许是个  相似文献   

6.
辙好日记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日记写不好,以后写作文就无从着手。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写日记的能力呢?有一次上课,我突然发现有几个学生书上贴满了剪下来的画,由此我豁然想到,如果能把“贴画”当作写日记的“牵牛花”多好啊。从此,我要学生每天贴上一张自己喜欢的画,贴在日记本上,然后按图意写几句话.这样一来,学生基本上能写脸刘句通顺的话来.然后,要他们仔细观察贴在日记本上的画,把画中的内容比较详细地、准确地记叙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日记内容充实了,词汇也丰富了。一次,我布置了一篇日记,要学生回家去观察…  相似文献   

7.
史峰 《陕西教育》2004,(10):41-41
我有写工作日记的习惯,常常把工作中的想法、做法,把对学生的期待、评价写在日记中。 我的日记本,是学生心中的谜。 晚自习,我写下了关于左政同学的日记: 10月17日 晚 晴 左政在语文课上又违犯纪律了。这个学生头脑真是聪明,数学课上边玩边学,居然能考单科第一。可惜语文偏科,语文是靠积累努力取胜的,不完全靠聪明。如果他能再刻苦认真一些,如果他能再多一些自制的话,总成绩一定是全班第一。 好苗子呀。这次如何处理他呢?日后又如何培养他呢? 刚刚写完,学校召集班主任开会,我匆匆离开,忘记了把日记本随身带走……  相似文献   

8.
吴雨泽 《作文大王》2023,(Z2):42-43
<正>傍晚时分,我写完作业,打开了日记本,准备记录今天发生的事。旧的日记本用完了,我把老爸从国外带回来的那本日记本翻了出来。“咦,这是什么?”我刚打开日记本,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日记本的扉页上用英语写了一行小字,一开始,我以为只是装饰,可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翻出英语词典查了一下。这一查让我大吃一惊:本产品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日记本,具有神奇的魔法功能,只需在日记中写下想要的东西,第二天这个东西就会出现在日记本旁边。  相似文献   

9.
<正>那次意外的遇见,它不在我的日记本里,色彩却依旧在我脑海里烙下美丽的烙印。1.干净的少年感就在刚刚,我把高中的日记本,连同旧课本一起卖掉了。其实想来也没什么可惜的。我那本没能免俗的日记,一个男孩子的存在耗掉了大半。甚至于不用看日记本,我都能大概想起我写了些啥。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写、会写、善写呢?一年来,我采取了让学生写循环日记的方法,即把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六位同学每天轮流写日记(写在同一个日记本上)。实践证明,循环日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现在我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打开厚厚的日记本,我看到了我的第一篇日记。这篇日记是我在二年级的时候写的。刚开学不久,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认识了一些树木,有杨树、松树、柏树、桦树、枫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树等等。下课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从这几种树中,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树,写一篇日记。我的家乡最常见的是杨树,我家屋后就有一棵,所以,我就想用华丽的词语把杨树赞美一番。可是我积累的词语并不丰富,根本无从下手。这可怎么办呢?为了第二天能交作业,我只好把心里话写出来,可是没想到老师竟然给我批了“好”,还在课堂上点…  相似文献   

12.
正我家姊妹三个,两个姐姐和我。那时候,大姐上五年级,二姐上三年级,我是个幼儿园学生,两个姐姐的成绩非常优秀,所以,有时候她们俩就是我的老师了。有一年春节,在外打工的父亲给我们带回来了礼物,两个姐姐每人一本精美的日记本,而我的礼物是一顶漂亮的鸭舌帽。我当时就不乐意了,吵着也要一本日记本。其实鸭舌帽要比日记本贵多了。我当时的梦想就是下次爸爸能给我买一本日记本。自从两位姐姐有了日记本后,晚上经常在上面写东西。有时候我会特别生气,因为她们俩没时间陪我玩了。有一天,大姐拿着一本杂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爱惜自己的日记,意义不仅在于使日记不丢失,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写好、用好日记。一、写好日记封面较多的学生爱买硬塑料皮的日记本子,虽然牢固,但封面只有“日记”或是“日记本”的字样,这样的日记本对于日后的保存和查阅运用,都不方便。最好还是买纸质的封面日记本,便  相似文献   

14.
妈妈正在检查我的作业,当她正要翻开我的日记本时,我跳了起来:不许动!这是我的个人物品!可妈妈好像没听见似的,根本没有理睬我。不许动,不要看我的日记!这次我的声音提高了十倍。妈妈问我:为什么不能动?你写的日记不是还要给老师改的  相似文献   

15.
童心姐姐: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我没有什么朋友,因为我喜欢把心里的所感所想,还有一些不愿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都写在日记里。日记本是我最亲密、最信任的好朋友!我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心情日记,但是,有一次还是不小心被我的同桌——一个调皮的男生偷看了!从此以后,他就经常用我日记本里的话来挖苦我、讽刺我,他甚至还威胁我,说要把我的秘密说出去,让全班都知道。童心姐姐,我恨死他了!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班中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今天,我发现舅舅头上有几根白头发,舅舅就让我帮他拔白头发。我说:“一元一根”。舅舅说:“一元就一元。”于是我一根一根开始拔,一边拔一边数,没想到一不小心拔了一根黑头发,疼得舅舅嗷嗷直叫!有意思的是,他还在旁边配上了几幅图画,把给舅舅拔白头发的场景给画了下来,看了真让人忍俊不禁!我禁不住在他的日记上写道:“日记很有趣,图画更精彩!”这位学生开心极了,拿着日记本到处炫耀。这一下可炸了锅,班中学生纷纷效仿。一些画画好的学生都采用了这种日记形式:有的学生写体育课上踢毽子,旁边就配上了踢…  相似文献   

17.
坚持写日记是所有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但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写,进而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写日记的快乐,做到有话就说、有话想说,使日记的作用真正得以发挥,我在学生中进行了日记漂流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四个人组成一个漂流小组,小组内按天轮流写日记,日记本在小组间一周漂流一次,然后将其中一部分日记发表在班级博客的"漂流日记"专题中.  相似文献   

18.
这学期,我校推行了"班级循环日记"。班级共用一个日记本,把它像接力棒一样,日传一人,日记一文;第二天,日记作者当众朗读他的作品,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或心得,如此循环往复。特别强调的是,语文教师作为班级一员,也要参与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写"。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呢甲我进行了指导学生写数学循环日记的尝试。就是由五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一周内每人轮流写一篇数学日记,要求所写内容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下面就此谈谈写数学循环日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从上初中就开始写日记,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对于写日记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从接手新班以来,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可我发现不少学生敷衍了事,不是照抄范文就是三言两语,有的甚至干脆不写。一开始我以为学生没有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会好一些。我严格要求学生,日记必须写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每天一篇,必须上交。学生虽然按时上交,但内容乱七八糟,个别学生有时三五天都写同一内容,把过去的日记重抄一遍凑数。我真是伤透了脑筋,但又束手无策。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何不把自己的日记本拿出来让学生看看,给学生树立个榜样,让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