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观事物往往具有多元性,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者的情感各异,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思维的多向性带来了文章立意的多向性,也就使得文章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客观事物往往具有多元性,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观察者的情感各异,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的多向性带来了文章立意的多向性,才会有文章的异彩纷呈。以柳为例。赞美它的人会这样说:“柳者,留也。也许因为‘柳’与‘留’谐音,才演绎出古人‘折柳’相赠话别的习俗。在古人送别诗中,自然也少不了‘柳’。“‘无意插柳柳成荫’,好一个‘无意’,十分恰切写出了柳树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适应能力。东西南北中,神州处处都能见到柳的芳踪。也正因为如此,柳、小草,往往成为文人托物言志的首选之物。”见柳枝随风…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道题———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a端时,电压表读数为5V,此时电阻R在1min内产生300J的热量;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中点时,电压表读数为3V.求:(1)先后两次通过电阻R的电流之比.(2)电源电压和电阻R的阻值.(3)变阻器R'的阻值.在阅卷时,我发现有些同学思路陷入死胡同,同时又不注意转换角度,寻找新的途径.[思路1]设电源电压为U,当P在a端时,R两端电压U1=U-5V,此时通过R的电流I1=U1R=U-5VR;当P在中点时,R两端电压U2=U-3V,通过R的电流I2=U2R=U-…  相似文献   

4.
5.
说话、论辩,常常容易落入俗套,钻进死胡同,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此时如果能够变换角度,改变思维方向,从相反、相对、相关的新角度去思考,往往就可以迅速进入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7.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人甚至搭起账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要有新观点。文章有了新观点,不人云亦云,读者才会买帐。因为读者讨厌的是陈谷子烂芝麻。那么,如何才能使观点出新呢?逆向思维即反弹琵琶可以出新。这点古人早已知道。比如,在一般人看来,老师的水平要比学生的高,可韩愈不一概而论,他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现在读来仍一新人的耳目。今  相似文献   

9.
小超,是一个令我束手无策的"打架王",他极有个性,脾气暴躁而且倔强,好打抱不平,软硬皆不吃。校内如有打架事件发生,他往往是一个主角,自然就成了全校有名的"棘手人物",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坏学生"。对于他,我经常是三天一大教育,两天一小教育,可任凭我怎么教育,他仍然是我行我素。我恨得咬牙切齿,觉得他真是无可救药了。苦苦思索对策中,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有一  相似文献   

10.
【小引】我们总是希望"心想事成",可结果往往是"心想事不成";但我们决不能就此折断飞翔的翅膀。换个角度吧,打开一扇扇窗户,把阳光迎进来。  相似文献   

11.
小超,是一个令我束手无策的“打架王”,他极有个性,脾气暴躁而且倔强,好打抱不平,软硬皆不吃。校内如有打架事件发生,他往往是一个主角,自然就成了全校有名的“棘手人物”,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坏学生”。对于他,我经常是三天一大教育,两天一小教育,可任凭我怎么教育,他仍然是我行我素。我恨得咬牙切齿,觉得他真是无可救药了。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数学中,常遇到“满足0≤p≤4的实数户,不等式 x~2 px>4x p-3恒成立,求 x 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学生易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片面地理解为解 x 的不等式,使问题复杂化,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把参数 p作为主元,就能使这个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这种主客换位的思想就是在式子中把参  相似文献   

13.
<正>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会思考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思考问题的角度举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端坐考场,面对文题,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我们的习作出奇制胜、引人注目呢?在文题允许的条件下,巧妙变换一下写作的切入角度,将文章的行文稍作包装,是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题目]实验小学开展植树活动,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植树620棵,已知五年级植树棵树的3/8等于六年级植树棵树的2/5,问五、六年级学生各植树多少棵?  相似文献   

16.
据说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公开课.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麻雀.他便停下课.让学生都来捉麻雀.然后继续上课。昔日人们的评论仅停留在这位老教师的教学机智上.那么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他的教育行为.不能不赞叹他及时捕捉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独特与高妙了。  相似文献   

17.
言午 《良师》2003,(17)
变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获得不同的解题方法。例□+□+□=6△+△+△=12□+△=()分析与解:如果按乘法的意义去思考,由□+□+□=6,可知□表示相同的数,题中有3个相同的加数□,6表示和,因此可得□×3=6。那么□=6÷3=2。同理,由△+△+△=12,可得△×3=12,△=12÷3=4。所以□+△=2+4=6。如果按加法和的变化规律去思考,把前两算式左右相加,可得:□+□+□+△+△+△=6+12整理得3□+3△=18,3×(□+△)=18,所以□+△=18÷3=6。变换角度思考解题@言午!江西…  相似文献   

18.
某车间计划40天生产1200个零件,实际前16天生产了560个,照这样计算,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这是一道判断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天仁 《甘肃教育》2006,(12A):49-50
对n个自然数平方和公式I^2+2^2+3^2+……+n^2=n(n+1)+(2n+1)/6的推导,参考书中采用“迭加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根据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我们应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事物从多方面去解释,对一个对象用多种方式去表达,以期对问题认识得更深刻、更全面.  相似文献   

20.
[题目]红星服装厂生产某种套装,按套装成本价的20%作利润,由成本价与利润的和定为出厂价。其中上装的出厂价比上装成本价高30%,而下装出厂价和成本价相等,都是64元。这种套装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