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坨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井网比较混乱,油藏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本文以胜二区3-6单元为例,论述了利用精细油藏研究成果和油藏工程方法,搞清纵向上储层物性和潜力状况差异,充分发挥油藏潜力。本文的做法将对特高含水老油田开发单元的潜力挖潜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鹏等 《内江科技》2014,(4):68+97-68,97
<正>水敏现象是指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情况。含水敏性粘土的地层,有可能把油层孔道堵死。油田开发过程中人工注水是补充地层压力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水敏油藏不适当的注水反而会降低油藏的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烟道气吞吐开发水敏油藏的效果,分析并优选了注入参数,为注气开发水敏性油藏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李英  张燕  黄丽 《内江科技》2009,30(3):99-100
大37块属深层低渗透多薄层油藏,开发难度大。投入开发后,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提高了大37块的油田开发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低渗透油藏—渤南油田五区的沉积相、储层物性、渗流特征等油藏特性的重新再认识,以及对油藏各项开发指标的分析,对油藏开发工作的总结,寻找该区下步改善开发的状况和挖掘油藏潜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肖勇  周翠苹  李爱军 《内江科技》2011,32(8):132+139-132,139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油田文51断块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即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6.
谷朋  倪伟 《内江科技》2012,(6):65+56
宋家垛油田周43断块投入开采至今已10余年,该油藏是一边底水活跃天然能量较为充足的油藏。目前有油井17口,开井生产16口,综合含水88.9%。为了改善该块高含水开发井的开发效果,尝试利用氮气吞吐的方法压水锥以降低含水,研究发现该区块通过使用注氮气吞吐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藏具有强水敏、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开发效果较差,注水矛盾突出,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持续提高。针对NM油田以"提速、增效、降本"为目标,开展了细分层系、精细注水为主的开发调整,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启了低渗透油藏开发新篇章,支撑了辽河油田千万吨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8.
稠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油藏资源,开采稠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坨82断块为研究模型,精细剖析了强水敏特稠油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对开发中区别于其它类油藏的特殊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影响开发效果的各种因素,针对性地进行了在开发生产中地质、工艺等方面的评价,揭示出吞吐开发规律,提高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家寺油田单2块沙一段油藏油层厚度大,原油粘度高,蒸汽吞吐地层压降大,油藏采收率低的问题,积极开展稠油复杂结构井开采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在对该油藏地质基础、开发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整体部署,优化实施,稠油油藏复杂结构井开采方式在单2块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陕北地区的某油田为例,该油田属于典型的特低渗油田,该油田处于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前期开采并没有及时的补充底层能量,导致该油田出现了含水量上升、产量递减快、单井产量低、地层亏空严重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等问题,文章对该油田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并研究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旨在为陕北地区以及其他类似特低渗油藏的勘探以及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车排子油田A井区新近系沙湾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4-6轮后,地层亏空持续加剧,高含水井增多,注采不平衡,递减加大。本次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从蒸汽驱筛选标准、合理开发方式、合理井网形式、合理转驱时机和注汽参数方面进行对比,开展了适用于本区的注采政策调整研究。研究表明,采取转蒸汽驱开发后,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开发效果明显优于继续吞吐开发。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油藏描述技术的日渐精细和油田开发理论的日趋完善,我们深刻认识到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效果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弱化油藏非均质性的负面影响,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提出了井网矢量化的概念。这里简要阐述了矢量井网的部署理论,并从直井和水平井两方面进行了更具体和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春光油田春10井区为典型的稠油油藏,目前采取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开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较多问题。蒸汽吞吐生产效果受油藏地质特征、井参数、注采参数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应用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对比法、数模法等分析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后对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统计法、灰色关联法在本区影响因素评价中不适用,综合对比法、数模法分析结果,认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为油层厚度、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垂向位置、注汽干度。针对主控因素进行了数模及实验研究,得到了适合于春10井区油藏热采开采的最优化参数,为本区及同类油藏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实践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坨82断块做为一个典型的强水敏特稠油藏,开发中具有区别于其它类油藏的特殊问题。本文结合区块的特殊油藏特征,针对地质、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对蒸汽吞吐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从而改善开采技术,提高了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适合强水敏性特稠油油藏开采的技术系列,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岳行行 《内江科技》2013,34(1):108+121
王庄油田坨82断块作为低品位稠油油藏,具有薄、差、稠、敏、中深的特点。在经数年蒸汽吞吐开发后,稠油开发面临诸多难题。氮气泡沫在治理井间热干扰和边底水入侵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可以改善地层的动用程度,扩大蒸汽波及体积,起到治理汽窜和合理利用蒸汽的目的;氮气泡沫压水锥技术可有效治理边底水入侵,达到降低含水提高产量的目的。两技术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吴让彬  韩甲胜  梁涛  吉林 《内江科技》2015,(1):88-89,92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油藏为非均质严重的洪积相砾岩油藏,1974年全面投入开发,经过30多年的开发,油藏水驱效果差,采油速度低(0.14%),采出程度低(29%)。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通过开展精细描述,重新计算油藏资源量,通过水淹层评价等多种技术优化数模模型,精细量化剩余油,系统认识油藏潜力,整体实施二次开发加密调整,重建井网结构,共实施加密调整井412口。实施加密调整后,油藏采油速度由0.14%升至0.72%,采收率由31.6%提高到44.4%,二次开发效果显著,为类似砾岩油藏二次开发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孙振勇 《内江科技》2010,31(3):91-92
黄沙坨油田是裂缝性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储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等发育的程度、状况控制着油井的生产状态。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并对火山岩油藏水驱规律、油藏动态变化取得了全新的阶段性认识,进一步完善了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评价体系。针对注水开发中存在的矛盾,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完善注采井网,延缓底水锥进造成水淹,调整和缓解油田开发矛盾,对指导油田下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同类型油田注水开发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袁继玲 《内江科技》2006,(1):145-145
牛庄油田王541沙三中油藏纵向上层间差异大,水驱不均衡,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部分油井供液不足。2005年对王 541沙三油藏进行精细油藏分析,实施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油藏数值模拟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特点,论述了历史拟合方法及侧重点,并列举了实例;对开展低渗透油田数值模拟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新滩油田的原油物性、油藏特征,总结了新滩油田自投入开发以来的开采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常规冷采和蒸汽吞吐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新滩油田独有的开发开采模式,为油田后续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