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听大人们说,有个诸葛亮通天文,晓地理。我想,这个诸葛亮是谁呢?能耐有多大呢?后来,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才知道诸葛亮真的有非凡本领呢。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的人喜欢看漫画,有的人喜欢看小说,有的人喜欢看科普读物,而我最喜欢看的书是《三国演义》。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一些特别的人物。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他是刘备的军师。赤壁之战,他功不可没。他向曹军"借"了十万支  相似文献   

3.
梦见孔明     
“怎么可以!诸葛亮怎么可以死呢!”带着昨晚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后遗留下的满脑子的悲愤和遗憾,我睁开了疲惫的双眼。原以为,四大名著中,《红楼》最悲,可没想到一部《三国》,竞赚取了我如此之多的眼泪。尤其是昨晚上演的“秋风五丈原”,更是让我悲愤不已。我穿好衣服,收拾好房间,打开了卧室的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本非常好的书,书名是《三国演义故事》。书里讲述的是三个国家称雄争霸的故事。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军事家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友谊和忠诚,曹操的雄才大略等。  相似文献   

5.
曾经看过《父亲的书》记述的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大,妹妹是最小的。我们兄妹四个都相差两岁。在我上初中时,最小的妹妹也上了小学。我们在一起做作业时,父亲就捧着那本书看。我的作业最多,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写完,父亲也一直陪着我写完作业才合上书。从我读小学到高中,父亲的那本边已磨得发白了的《三国演义》,也不知看了有多少遍了,但父亲每一次看时都是那么认真。父亲临终时用他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你那年给我借的那本《红楼梦》,我不是不爱看,而是我不认识字。《三国演义》这本书还是在我14岁的那年,我在一…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听说咱班的同学喜欢看课外书,能跟我说说你们都看过哪些课外书吗? 生:我看过马小跳全套. 师:嗯!《马小跳》是我们许多同学都喜欢的一套书. 生:我看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师:你看的书真不少. 生:我看过《水浒传》《西游记》. 师:这两本都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小小年纪就读了,真了不起.那你能告诉我们四大名著还有哪两本吗? 生:《红楼梦》《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欢。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那个时期想必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人们熟悉这一段历史,不仅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还可能是结合《三国演义》改编的戏剧或者影视等作品。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大量有趣的博弈案例,比如孙刘联盟、曹操败走华容道以及空城计等。笔者从孙刘联盟、曹操败走华容道和诸葛亮的空城计三个案例简要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博弈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朱艳平 《文教资料》2007,(11):57-58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空城计对于现代社会的军事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纵观《三国演义》,虽然人物纷纭,但在众多人物中,真正能够与诸葛亮相抗衡的恐怕也只有司马懿一人。书中九十五回,诸葛亮用空城计战胜了司马懿,成就了自己的威名,但这场较量背后也许埋藏了众人忽视的计谋。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杨修之死》节选自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既能认识人物、了解故事,又能学会用历史的、辨证的观点看问题。针对这篇小说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人物对比,明晰矛盾所在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竞猜  相似文献   

10.
梦回三国     
我是个书迷,最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最喜欢的人物当然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这一个个谋略故事我都熟记于心。尤其是空城智退司马懿。在惊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同时,我也为司马懿的谨慎多疑叹息不已,心想:这计策的破绽如此之多,如果是我,定然不会中诸葛亮之计。  相似文献   

11.
小学时候就已经知道我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现在要给这四大名著排座次,的确是个难题。该怎样排呢?会有多少排法?试试吧!  相似文献   

12.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书?我一时说不出来。要是问我最早给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那我倒可以立即回答说:是《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3.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书?我一时说不出来。要是问我最早给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那我倒可以立即回答说:是《三国演义》。我已经记不真切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哪一年了,大约总是在小学五年级前后。因为我记得很清楚,我读《水浒传》、《施公  相似文献   

14.
小的时候不喜欢看字书,喜欢看图,家里有一套四大名著的少儿版,就是一页几张图,配上些许文字,将故事讲个大概。这类连环画,且称为"小人书"罢,好看且易看,我便囫囵全读了,张口也能说个"三英战吕布"、"三打祝家庄"的故事给学校的同学们听。谢冰心听她舅父给她讲《三国演义》故事,便自己拿起书来读,我也差不多,知晓了故事的大概,也惦记着那名著的原文,不觉,也就把四本书一知半解地读下来了。  相似文献   

15.
有位“名师”说,作文很简单:题材不是自选吗?让学生从小到大,看一本书,题材就选那本书上的内容,例如就看《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6.
古虎头桥与魏延之死曹弘撰文摄影余少小读《三国演义》时,读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多次告诫亲信部属,魏延脑后生有“反骨”,我死之后,魏延必反。书中还写道,诸葛亮临终前,曾授扬仪等人“锦囊妙计”,以制魏延之反叛行径。在陕西南部古城汉中采风创作时,偶闻城中有...  相似文献   

17.
每当不开心或者无聊的时候,我都会看书.看着看着,我的心就慢慢融入了书中,焦躁的情绪随之平缓下来.每看完一本书,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十分开心.久而久之,我看的书越来越多,连《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这些古典名著,也都看过了.  相似文献   

18.
傅子维 《初中生》2012,(Z5):107
正每当不开心或者无聊的时候,我都会看书。看着看着,我的心就慢慢融入了书中,焦躁的情绪随之平缓下来。每看完一本书,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十分开心。久而久之,我看的书越来越多,连《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这些古典名著,也都看过了。可以说,我爱书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一次,妈妈去打牌了,我就拿了一本《西游记》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利用大雾做掩护“草船借箭”,又借东风“火烧赤壁”。你一定会想:要是我也有看天经验,能预测未来的天气,那该多棒呀!  相似文献   

20.
我与书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深。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同桌有一本叫《中外名人故事》的书。她跟我说:“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和外国的名人是怎样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写得十分有趣,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听了真想看那本书,于是我就向她借,但是她不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