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古汉语词义引中方式,前修时贤已多有论及。但由于视角不同难免见仁见智。本文对其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引中——修辞引中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古汉语也是如此。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是由词义的引申形成的。无论词义多么丰富,它都往往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古汉语词的本义,而其他的义项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引申义。词的本义应该是这个词最初的原始意义,但是,应当看到:语言产生远远早于文字,在文字产生之前,古汉语词的本义是无从考知的。因此,讲“本义”这个概念时,值得注意的是:它指的是依靠古代文献作证的古汉语词的本义。在古代文献之前,一个词它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是不能妄加猜测的。但是,由于汉字中有不少表意字,形声字当中也有表意的成份,所以,凭借汉字的字形,更加上古代文献的印证,我  相似文献   

3.
浅析词义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引申变义即词义派生不另造新词,利用旧词产生新义,充分发挥联想等作用,这一方法是词义发展的极重要的也是数量最大的一种方法,而且必须有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词义的比喻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具有两个以上的意义时,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另外的一个或一些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引申义。语言工作者大都认为:由于历史的发展,使得每个汉字(词)的意义居于流动状态。而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单纯观念到复杂观念,由外延变动了内涵,则是本义孳乳延展为各种引申义的总趋势。然而,倘若要辨明一个个具体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时,既要有这种从大处着眼、居高临下的总体认识,还得考察清楚在一个词的内部,本义是凭借怎样的方式产生引申义的、是通过何种途径延申新义的。恰恰在这项具体、专门而系统的工作上,迄今我们的探讨与研究还不够精深入微。在此,仅词义的比喻引申问题,谈一谈自己初步的学习体会,试着得到一些规律性的条理。所谓比喻引申,是指人们凭借着丰富的联想,在衡量、比照两种物体,两件事情,甲乙双方的形状、性质、功能、特征之后,根据两者之间的某些相像处(形似)、某种共同点(神合),用某个旧词去比拟喻称另一事物的引申方法。这种引申可细分为二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试论词义引申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在研究词汇的教材和文章中讲到词义演变的规律时,大多认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是词义演变的规律。 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史稿》(下册)中,大量引用古书例证,说明这是词义演变的规律。他说:“依照西洋的传统说法,词义的变迁,大约有三种情况:(一)词义的扩大;(二)词义的缩小;(三)词义的转移。汉语词义的‘引申’情况,大致也可归入这三类。词义的扩大和词义的缩小都保留了原意的全部或一部分,词义的转移,则是原义完全和  相似文献   

6.
词义引申在词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至今人们对“词义引申”这一概念及现象的研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清代,以时间为线索对“词义引申”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的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通常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际的需要,人们所需要的词汇越来越多。一方面,新字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在旧字的基础上,不增加字的数量,而增加每个字的意思。词义从一点出发,扩展而产生的新义,叫引申义。所谓"一点"即为本义。引申义与本义相对。虽然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界限清晰,但两者的关系极为复杂和密切。从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引申义产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关于英语词义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汉语一样.英语中有许多词是一词多义的.一个词虽然有许多词义,但仔细研究使会发现.各词义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词的基本意义称作直接意义(directmeaning).表达该词的原始意义。由基本意义可以引申出许多新义,称作引申义(extendedmeaning)。这些引申出来的新义与词的基本意义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现以sharP一词为例。sharP一词的基本意义是havingathinedgeor丘nepoint·notblunt译成汉语使是“约利的",“尖锐的”,主要用来形智刀、剑、斧、笔等。例如:asharpknife(sword,are,pencil,etc.)sharP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在源语和译入语中往往找不到词义完全对等的词汇互相匹配,那么如何使译文做到忠实原意又生动可读,是译者面临的一项挑战。引申法作为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够大大提高行文的可读性和对译语文化的适应性,使译文通顺。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英汉词义引申进行对比,引入词义引申线索的概念和理论,并从人的心理的角度,按照词义引申产生的动因将词义引申分为借喻引申和借代引申两种,对这两种引申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举例分析和英汉语之间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词义引申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修辞格借代的运用也会引起词义的引申,我们称这种引申为借代引申.借代引申共有五种基本类型.由借代形成的引申义与由借代形成的修辞义不同.  相似文献   

12.
词义的同步引申是指一个词义的延伸影响扩散到与之相关的其它词,带动后者词义的变化。义同、义近、意义相关和相反以及有声转关系的两个词都有可能产生词义同步引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个词能引申发展出一个以至于很多的词义,而这些词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它们的产生,从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出词义引申的不同方式。明白了词义引申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词义发展的脉络和系统,更加系统地掌握这些纷繁词义。  相似文献   

14.
有关词义引申的类型,目前古汉语界从具体意义联系角度进行归纳研究的尚嫌不够。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基础义与引申义的极性联系角度作一点探讨,并根据许嘉璐先生提出的同步引申之说写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多义词都有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是从本义中衍生出来的。 本义为什么能衍生出引申义呢?这是由词义的特性决定的。 词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特征的反映,这种反映并不是像摄像机那样把客观现实的特征如实地拍摄下来,而是抽象概括的反映,因而词义都具有模糊性;词义的这种特性使词义富有弹性而能伸张,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拓宽词的用法,即用原本表示甲客观现实特征的词用于乙客观现实。如“口”本指人嘴,后来也指动物的嘴,容器通外面的地方也称为“口”,甚至供出入的地方,裂开的缝隙也都用“口”表示。这样,“口”就产生诸多引申义,成了多义词。  相似文献   

16.
修辞手段的运用会使词语产生临时意义,临时意义一旦固定下来,就成为词的引申义,因此,修辞手段对词义的引申有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修辞手段委婉对词义引申的影响,并归纳出词义的委婉引申共有三种类型:自谦式、尊人式、忌讳式.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1):130-130
比喻作为修辞手段可以引起汉语词义的引申,其常见类型有三种.由比喻催生的引申义是词的固定义而不是临时义.  相似文献   

18.
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及引申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多义现象的形成源于词义的派生,即词义的引申.如“兵”词.本指“兵器”,引申之,又具有了“兵士”、“兵事”义,使“兵”具有了多种意义,变成了多义词.问题是,词义的引申是如何实现的?词义的引申是随意的吗?仅从词义引申的途径、从词义引申的方式,从逻辑事理方面探讨词义引申的规律,至多让人知道某些条条框框,死记一些词的引申义发展的情况而不能让人举一反三,更没有能够回答上述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都缺乏深度,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我在教学中引进或强调了词义的“引申线索”、“引申方向”的概念,实践证明这对学生整体把握词义系统、加深学生对汉语字词的理解都是事半功倍的.如“兵”本指“兵器”,兵器是战士打仗用的,所以它又指“战士”、又指“打仗”.三种意义是相关联的,“兵器”战士用来打仗.“战士”用兵器来打仗,“打仗”战士要用兵器.贯穿三个意义的线索是“战士打仗(的)兵器”.这就是“兵”一词的意义引申线索.说它是词义的引申线索,就是说只要把握住了它,就可以融会贯通“兵”的所有意义和用法;把握了它,就可以把“兵”的所有意义串连起来,加深对其词义的综合认识程  相似文献   

19.
"扛鼎",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然而时下这个"扛鼎"却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现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词义的引申,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意义派生出另外一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意义。乍看起来,纷纭复杂。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本义这个纲,进行分析,就能尽快地掌握引申义。如果将其列表以示,则更能给人以明了的踪迹。下面就以“策”字为例加以说明,并窥探其引申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