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知识》1984年第4期刊载邹身城的《<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不绘春色绘秋景?》一文,指出《清明上河图》这件著名的历史文物所描绘的并不是“清明”时节的景象。文章说: 宋代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目前已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珍品。其实它不仅仅是艺术珍品,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譬如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人类的大多数社会行为而言,自然界的物候特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古代图像描绘事物的某些物候特征来对该图像的历史属性进行判断或定位,或许要比单纯依靠传世文献更加令人信服。根据对宋代气候的既有研究,《清明上河图》创作时期的汴京气温比今日开封同时期低1℃左右,基于此,我们可以对12世纪初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物候特征作出大概的推测,并与《清明上河图》所绘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比较,由此进一步论证该图所绘是春景。本文以《清明上河图》中所绘植物为重点分析对象。一方面,在对《清明上河图》的既有研究中,植物研究是比较薄弱的;另一方面,植物的物候特征更为突出和稳定,因此更加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河两岸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民生百态与繁华胜景,而观众在国家大剧院欣赏到的是舞动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4.
《清明上河图》全图长为一丈六尺五寸、高为七寸六分,是我国绘画史上的艺术瑰宝。本文通过探究《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如图中的交通工具、街市店铺等,看北宋城市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全图长为一丈六尺五寸、高为七寸六分,是我国绘画史上的艺术瑰宝。本文通过探究《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如图中的交通工具、街市店铺等,看北宋城市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仔细考究《清明上河图》中所描述的宋代人的休闲娱乐活动以及踏青等体育项目,分析宋代的踏青活动的整体情况,探究踏青活动如此繁荣的原因以及它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晋版古年画概览介子平我国年画源于门神画,东汉六朝时就已相继出现。但真正使之赋予大众文化意味的,是宋朝。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是宋代一大特点。张择端绘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周密《武林旧事》等笔记,一均以微雕细琢的手...  相似文献   

8.
一、构想风俗画是以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从历史上流存的以风俗为题材的作品来看,最有名的当然要数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传统是吸引世界目光的法宝,近年来很多文化工作者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技术化与时尚化,比如口奥运开幕式上的日晷、击缶、活字印刷术等中国元素,尤其是一纸、一轴、一屏,以其神奇的高科技手段,串起开幕式整场演出.再如世博会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经过高科技处理后,人和动物都像被吹了仙气般"复活",成为中国馆最大的看点之一.能否借鉴这样的思路帮助我们在网络上传播和助推传统文化呢?  相似文献   

9.
张梦君 《新闻世界》2005,(12):48-50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皇宫贵族、人墨客,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掠夺和收藏从未停息过。《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它的作张择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 2月 1日 ,“晋唐宋元国宝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南方周末》报道 :展出的 72件书画中 ,包括乾隆皇帝供奉在“三希堂”中的“一希”———晋朝王王旬的《行草书伯远帖卷》 ,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画———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 ,家喻户晓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普通百姓第一次如此贴近地观看到如此多的国宝真迹。业内人士称 ,这次展出的书画作品都是一级国宝中的瑰宝 ,充分享受着瑰宝的待遇 :展期上 ,按国家文物局的规定 ,国家级文物展出时间不得超过 40天 ,此次展品的展期为 3 6天 ;展出期间的温湿度指标 ,室内标准温度为…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21):66-66
《汴京残梦》新星出版社 (美)黄仁宇 2005年4月 定价:18元 这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宋徽宗年间一名参与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官的故事,小说初版时署名李尉昂。当史家黄仁宇试图以小说家李尉昂之眼看历史时,仍然脱不了他对大历史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苏淑娟 《兰台世界》2012,(19):46-47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印章艺术发展过程中,宋代印章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既层出不穷地涌现和产生出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又精密细微地记录和反映了点点滴滴的现实生活。一、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中国的印章艺术起源很早,制作印章的材料主要包括铜、木、石、金属、象牙、玉等,《史记.孝武本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的基础上,比较仇英所画的仿本《清明上河图》,深入研究仇英版本的差异之处,进一步探索仇英所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4.
王俊 《新闻世界》2009,(9):53-53
《探索·发现》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纪录片栏目。作为央视力推的一个曰播纪录片栏目,它正试图通过娱乐化纪录片的方式,把知识娱乐化,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现给观众,利用所有可能的电视手段进行表现。比如用扮演的手法重现历史,加之人物访谈、动画特技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胡园园  毕蕾 《传媒》2023,(1):61-63
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影像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纪录片《数字里的中国》把抽象的数字语言转换成观众可以感知、可以触摸、可以理解、可以联想的日常生活场景,向全球观众讲述中国发展故事。其选题内容注重“数字化”,聚焦社会发展;故事表达注重“趣味化”,调动观众兴趣;传播语态注重“国际化”,让全球观众更加容易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费时经年的重磅级展览,光临它的中国观众为何意兴阑珊?让中国当代人接受并喜爱这样一个堪称文化史瑰宝的艺术历史的回顾展览,显然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雷家军  胡晨曦 《兰台世界》2016,(13):131-134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把恢宏的中国革命历史搬上了舞台和银幕,这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仍具有重要启迪。《东方红》的创作演出及其经典化的历史告诉我们:深厚的理论积淀与长期实践探索相结合,是杰出作品创作的必要前提;坚强的组织领导与良好社会环境相协调,是优秀成果产生的重要条件;汇聚优秀人才与依靠群众智慧相统一,是大型文艺演出的基本保障;尊重民族传统与把握时代精神相统一,是观众长期认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郑虹 《传媒观察》2004,(12):50-52
《第一时闻》是200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早间新闻资讯栏目,从早间7点到9点持续两个小时,大板块结构,把时间分割为《新闻》,以轻松的故事化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第一印象》,轻松写意地向观众传递天气信息;  相似文献   

19.
电视娱乐化已成为当今一大趋势,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综艺大观》、《正大综艺》、《艺苑风景线》曾让无数观众激动不已。之后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娱乐节目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尤其是近几年来,真人秀节目日益风行,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和江苏卫视《绝对唱响》为代表,掀起了电视节目娱乐化的狂潮。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今天》这个节目你看了吗?”“看了,”“看了”,“一天不拉!”作为这个节目的编辑,没有比听到这些更受鼓舞的了。 1987年10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每晚7点30分播出的《历史上的今天》节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来信来稿从全国20多个省市飞来。有的观众评价这个节目“办得有味”、“和新闻联播一样吸引人”;不少观众盼望编辑们“寄一份解说词来”,或者“把解说词汇编出书”。李鹏代总理在参观彩电中心时,也说这个节目办得好。人们时常会问我们,你们怎么想起办这么个节目的? 让观众形象地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