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义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5):17-21
作为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在西方流行的“文化进化论”中有一些成分值得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加以批判借鉴。其中,“文化生态学”和“文化进化能量法”以及“新进化论”等学说,均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唯物史观有所契合,对我们解剖中国地域文化的异同提供了某种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作为人类文化的进化论,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的传播遵循着文化进化的规律,经历着选择、适应和变异的动态进化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的接受是异模因环境选择的结果,模因的适应性决定了传统文化的译介从归化策略到异化策略的演变趋势,并因此产生了宗教比附型、智慧型和未来哲学型等模因变体,这些模因变体的保真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世界从粗疏到日趋完美的递进性成功复制.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赛珍珠在社会题材的选择、人道主义主题的确立、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等方面都对狄更斯有所借鉴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利群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6):3-12
桂学作为区域文化研究必须首先夯实文化理论基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将文化放置在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中定位,在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关系中辨析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发展中吸收借鉴威廉斯的文化唯物论,阐发文化整体性及其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体性与总体性意义,弥合文化的精神性与物质性分离,给予文化唯物主义合理解释,也为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文化生产及其边缘文化崛起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张利群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7-13,34
桂学作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潮流中兴起的广西地方之学,主要是以广西区域及其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和范围,因此必须夯实区域文化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建立比之地域、地方、地区更为广阔与开放的区域研究视野与视角,在厘清区域及其区域文化概念含义基础上,明确广西区域文化在历史性建构与共时性构成以及时空逻辑上的内涵与外延及其特点,在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区域性与全国性、区域性与世界性关系中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6.
论琼瑶歌词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秋敏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7(1):9-12,16
琼瑶作品的风靡和久盛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与成功借鉴,这也同样表现在她的歌词创作中。琼瑶歌词不仅在语言和形式上对古典诗词有所借鉴,而且,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思想,以及传统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在其中也都有彰显。 相似文献
7.
远程教育是一种备受人们关注的历史文化现象,目前,关于它的起源有四种认识,然而它究竟起源于何时呢?该文尝试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远程教育的起源作出新的注解,以支持远程教育起源于远古生态文明层面的论点。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高兹在实践方面逐渐牢固地建立了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态学的批判路径。他的生态批判不仅是全面的,而且还有一个尤为显著的特点:他从生态学内部挖掘出人文的、政治的意蕴,即政治的生态学方法,这种方法展现了一种生态和谐的生存方式。正是因为这种从生态学内容和方法上考察的研究范式使高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其他生态理论家的思想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李楠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4)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存在侵略和渗透的一面,同时在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封闭落后的情况下,也存在对其推动和促进的一面。本文就这一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推动和促进以及中国普通民众和进步人士对西方文化的积极态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是以中国形象为背景的美国动画片,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然而,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到处充斥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严重背离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试析这部作品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并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新型测节器的结构。通过对新型测节器与传统测节器的实验对比,显示新型测节器稳定性好、测量误差小。 相似文献
12.
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关于中国书法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评述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81-88
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中国书法,其发展必须从宏观文化角度进行考虑,需要一个宏观跨领域的战略规划指导。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于书法文化链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构想。在总结了中国书法的书法文化链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并形成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和集群;在此基础上的“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对书法文化的全面弘扬和可持续发展、乃至对促进带动我国视觉艺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同时提出了基于“大书法文化”理念的书法文化发展纲要的研究内容构想,并探讨和展望了书法文化的价值体系、书法文化目前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书法文化在国民经济地位测算、未来学术研究等相关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课程论的立场出发,旨在探讨在学科设置专门化的当代教育中,高中语文进行课程拓展并和其他学科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开发“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必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风廉政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作出了系列重要论断,这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针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创新廉政教育手段、推进廉政制度建设以及合理配置国家资源,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