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庭栋 《山东教育》2005,(35):21-2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影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很多学生数学学习的惰性.产生了心理疲劳,阻碍了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都知道,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得相当广泛而又十分实用的科学.它所揭示的许多心理活动的规律,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广泛的实践活动中去.教师若能将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心灵.数学学习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这种主要发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学分析,有助于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4.
谢亚玲 《教师》2010,(5):85-86
数学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受学生个体发展水平、学校教育、数学课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数学课程是对学校数学教育内容、标准和进度的总体安排和设计.它是连接教师、学生的桥梁.教师通过对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只有设计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规律的课程体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稿)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动因,它使学生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学生内部新的心理需要又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心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表明,要提高数学教学质时。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在把握学生心理规律的基础上,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学,使教学过程与学生心理活动相协调,为学生创造最佳学习心理,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理,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的基本做法是:一、引趣由心理原理可知,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习是否主动,与学习兴趣关系极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一个劲地“灌”,用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提高数学学习成效的同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马学艺 《考试周刊》2008,(49):48-49
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社会发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知能情况、学生心理及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0.
温柳 《教师》2010,(24):103-103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效果如何,与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面临诸如学生厌学、缺乏积极性等问题时,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则越显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学务必要做到四个“突出”。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一种认知过程.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  相似文献   

13.
王伟 《辅导员》2012,(Z2):92-94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反映在对学生施教体系上的多元化,反映在课堂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评价等环节的多样性。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策略。一、巧妙运用心理活动规律,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作为教师要想有好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灵活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通过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因此,必须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教学,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我认为不同的知识点要运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张秋艳 《教育》2011,(12):47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  相似文献   

17.
按心理动力场分析,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一特定的心理空间进行。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求变化同步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遵循学习规律,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希望能从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关系和作用中,去寻求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积极的心理活动,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在完成了《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心理分析》后,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需求、人格发展、个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希望能从中窥视目前高中学生的大致心态.1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出现一种积极进取、乐于学习的情绪。一、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疑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