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冷酷无情、专横自私,一个蛮横无理的封建专制家长,一个十足的反面人物。每于此处,我仿佛看到老太太在无奈的注视着我们——我以为这种解读实在过于简单化、表面化、功利化,是语文学科偏执思想性、漠视人文性的产物,与故事情节、文化背景、社会心理多有抵牾。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诗中的刘兰芝、焦仲卿是一组正面形象,焦母、刘兄则是一组典型反面形象。论及焦母,不少人认定她就是典型的封建“恶母”、“恶婆婆”,是酿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元凶。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剖析是学好诗歌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高中语文诗歌篇《孔雀东南飞》一文为探究载体,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个人物进行辩证的分析,以便于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内在本质和个性特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5.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蛮横地破坏儿子焦仲卿的美满婚姻,把无辜的儿媳刘兰芝逐回娘家,造成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惨剧。焦母亲手毁掉了儿子一生的幸福,也让自己的余生充满了孤独与悔恨。千百年来,焦母成为“恶婆婆”的典型,为世人所痛恨。但是,焦母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呢?难道她成心要把儿子往绝路上逼吗?我想,天下没有这样恶毒的母亲。让我们走进焦母的内心世界,去探寻一下这个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一、无子不是理由焦母为何要驱逐刘兰芝?有人说:不孝有三,无后有大。焦母是嫌刘兰芝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要从刘兰芝嫁到焦家来到底…  相似文献   

6.
现行新编语文教材显然增大了文学作品所占的份额,这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文学教育的重要姓,也符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时代要求。然而,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有的老师竟把文学课上成了信息筛选课,寻观点、找结论、搞推断,好好的作品被弄得支离破碎,惨不可读;有的老师上成了道德说教课,作品中人事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均被简单地解读成缘于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有的老师则上成了政治解读课,什么一元对立,阶段分明,简单机械,似乎被望眼欲穿。如此解读,缺失了人性的审视,丢掉了人文关怀,丧失了美的体味,令人遗憾无已。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诗中焦母驱赶刘兰芝的原因,有“无后说”“夺爱说”“更年期说”“望子成龙说”等说法,都似有道理,只是人们的猜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对于<孔雀东南飞>这一千古悲剧,仅仅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归之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残害的结果是不够的.因为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一主题,在今天,仍然广为人们所关注,悲剧也时有发生.原因何在?除了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作为特定"这一个",是否还有更为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否则如何解释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每一个人的命运呈现出不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这一凄美的爱情悲剧流传至今。对于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原因,笔者认为,刘、焦的悲剧与当时社会是否黑暗无关,焦母也不应当对悲剧的产生负全部责任。但刘、焦双双殉情,焦母的确应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产生刘、焦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婆媳矛盾,而婆媳矛盾的产生,则是因为焦母的顽固和刘兰芝的倔强。  相似文献   

10.
刘兰芝有没有“后人”?刘兰芝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她聪明、美丽、勤劳、善良、忠于爱情,既有教养,又性格倔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媳妇,竟无端招致婆婆焦母的“不厚”。在焦母看来,“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焦母对刘兰芝的“怀忿”不但由来已久,而且到了一天也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孔雀东南飞》,关于刘兰芝被驱赶回家的起因一直以来有诸多观点,但教材等对刘兰芝及其婆婆焦母的人物评析、悲剧根源的理解已成定论,无论何种观点,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即褒扬刘兰芝,贬斥焦母.我以为自己才疏学浅,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习惯不甚了解,未有充分研究,不敢妄加批评其他专家的看法,但我对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不少传统的观点不敢完全苟同.纵观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婆媳之间生出许多恩怨故事,在此只想冒昧谈谈个人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论文都认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性格是软弱驯良的,本人认为焦仲卿的性格并不比刘兰芝软弱。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刻画了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刻画,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尤其是心理刻画艺术,可谓体现了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孔雀东南飞》中,兰芝、焦母关系——“贤媳恶婆”早成定论。但综观作品,笔者认为,兰芝焦母性格中都有其两面性,婆媳关系亦非仅止于此。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名歌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的另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孔雀东南飞》都被看作是一出爱情悲剧(或日婚姻悲剧),是一部抨击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家长罪恶的典型作品。但是笔者以为:焦母同样也是封建礼教的迫害者,特别是围绕焦母和兰芝的婆媳矛盾更是人性的必然。本文拟从焦母的思想层面作一些新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中,在焦家,不难发现无论"内政"、"外交"都是由焦母一人来掌控,在整个故事中焦母的形象并不突出,地位也似乎很边缘,但如果仔细去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个隐形的人物才是这出爱情悲剧的真正导演。  相似文献   

18.
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说明婚姻爱情离不开家庭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精品.大部分学者认为焦母对于刘兰芝的美德及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孤行,独断专横,极力维护她这个封建家长的权威,充分暴露出封建家长制的丑恶本质.从焦母所处的社会背景入手重新分析焦母的形象,谈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形象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冷酷无情、专横自私,一个蛮横无理的封建专制家长,一个十足的反面人物。每于此处,我仿佛看到老太太在无奈的注视着我们——我以为这种解读实在过于简单化、表面化、功利化,是语文学科偏执思想性、漠视人文性的产物,与故事情节、文化背景、社会心理多有抵牾。《孔雀东南飞》是基于事实而成的一曲悲楚凄艳的挽歌。很多人认为焦母驱遣刘兰芝是因为“共事二三年”尚未生下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子便不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封建社会关于夫妻离婚,较早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