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都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翻译中便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译的现象。根据英国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对不可译性的分类,主要从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两方面来分析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并针对不可译性提出了实用的翻译应对策略。以期加深翻译学习者和英语爱好者对不可译性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其掌握翻译策略,从而提高其翻译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斌 《海外英语》2013,(13):142-144
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都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翻译中便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译的现象。根据英国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对不可译性的分类,主要从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两方面来分析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并针对不可译性提出了实用的翻译应对策略。以期加深翻译学习者和英语爱好者对不可译性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其掌握翻译策略,从而提高其翻译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译现象.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主要体现在语音、字形及语言修辞等方面;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文化词汇空缺、指称词语义文化冲突和语用意义冲突等方面.可译与不可译是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浅析了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主要探讨了卡特福德的翻译限度理论,举例讨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文星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28-129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码之间的简单转换,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译性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本文结合实例探讨文化不可译性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码之间的简单转换,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译性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本文结合实例探讨文化不可译性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闫屾 《华章》2010,(32)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翻译的相对不可译性妨碍了思想的交流.本文从语言,文化方面论证了相对不可译性以及语言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8.
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在诗歌翻译中,单纯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是无法表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深意的。很多学派都认为诗歌是完全不可译的。而以巴斯内特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却对诗歌翻译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文章主要通过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译性,说明在语用和审美的层面上,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归化和异化作为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有效地处理了翻译中的文化现象,但对翻译中由于语言自身(字形、语音等)造成的绝对不可译性,如双关语、言语幽默并不能妥善应对。变通是翻译的基本属性,在文化翻译中协调辅助归化和异化策略,让严格意义上的不可译性变迁为有限度的不可译。从此意义上讲,变通是文化翻译的又一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海燕 《天中学刊》2005,20(1):98-99
不可译性可以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与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包括成语、典故、习俗、物质文化等的不可译,它们处于动态之中.  相似文献   

11.
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时空和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这一转换受到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翻译的绝对可译性难以实现。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不可译是绝对的,而文化的不可译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上的不可译是可操作和转换的,具体方法有补偿式翻译、象译、直译加注和替换法等。  相似文献   

12.
黄亚丽 《现代英语》2023,(22):45-48
翻译中一个长久探讨的话题就是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文化维度上的不可译性。文章以三个《论语》的英译本为例,分析了中国古典典籍在文化维度上的可译性问题,希望能对文化典籍的翻译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卡特福特提出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译性论中文化的不可译性为基点,以《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中英对照本为分析文本,旨在从语音、词汇、句子及语篇层面来举例分析,说明文化的不可译性并提出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使文化的不可译性逐渐向可译性方向转化,以便促进和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略论翻译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所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翻译的标准来论述翻译不可译性的存在并立足于文化视角探视其产生的原因、类型及适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文化的不可译性。如何突破这种不可译性,并使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走失量减少到最小,是所有翻译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文章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文化的不可译特征作了简单的归纳,探求其不可译的根源,并给出了针对这种不可译特征的应对策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贺芬芬 《海外英语》2011,(10):186-187
翻译是一个充满悖论的领域,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就是其中一对古老的二律背反的命题。该文从讨论诗歌是否可译出发,提出这一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必将在翻译理论实践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负载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本文针对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这一不可译性,提出了汉语拼音音译策略、音译兼意译策略及意译策略.译者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文本和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零翻译"较好地解决了翻译实践不同层面上的不可译问题,具有创新意义。经过探讨翻译学界比较关注的不可译问题,得出结论:任何"不可译性"都是相对的。基于不可译性的成因,即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因素,通过例证对"零翻译"现象进行了简要概括和分析,旨在为"零翻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化负载词的不可译是翻译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对文化负载词不可译的分析,讨论汉语文化负载词语言的不可译和文化的不可译,认识不可译的因素及其影响,有助于在翻译中采取恰当的补偿策略,有效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