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道德资本是一种特殊性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心”。本文通过阐述道德资本的科学内涵,分析了道德资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提出道德资本的构建路径。力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挖掘道德资本、积累道德资本、运用道德资本、充分发挥道德资本的作用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翻译涉及诸多人际关系,且翻译伦理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用道德资本理论探讨商务文本翻译中的伦理,分析道德资本对译者以及翻译目的、手段、结果的影响,提出商务文本翻译的过程、译者的价值与道德资本价值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译者应遵守基本的道德原则,实现道德资本在商务文本翻译中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道德资本: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努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道德的协调作用、整合作用和道德的支撑作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强道德资本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道德资本是和谐社区的内在尺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加强道德资本建设:加强社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扩充道德资本的内涵;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突出道德资本的性质;促进社区治理创新,彰显道德资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所谓“道德资本”,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主流价值导向引领下,在对既定价值目标自觉追求的过程中,所蓄积的具有不断增值效应的价值能量.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道德资本”的意涵应包括自觉践行道德理想、具有锐意创新的道德取向、勇于锤炼顽强的道德意志、善于明辨是非的道德感知和不懈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基于此,培育大学生“道德资本”的路径为:在价值规范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使培育的方向明确、路径宽广、实效性增强;在典型示范上,既关注英雄人物的榜样力量,亦撷取草根人物的善行义举,使教育资源富有感召力;在道德习惯养成上,“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成自然”,使“习以为常”得以不断巩固与强化.道德作为一种自律性规范,除了外在培育,大学生内在的自我修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道德思想/理性和道德行动是两个分离的现象,其差别类似于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立足于合作、信任以及通向面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的有针对性的解答,而文化资本则充当一种速记符号,表示特定个体应当被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社群( community)中被接纳的成员.道德行动是一种形式,一个社会资本的发生源,而道德思想是许多社会群体中文化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道德行动和道德思想之间的差别能够导致社会张力,比如二者中哪一个更有价值,教育对二者应当如何解读.约翰·杜威曾经指出,道德维系于对社群中各种问题的解决过程的积极参与,故而应当被纳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文化资本的角度来理解道德的人士往往把道德视为一组稳定的、通过代际传承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经济伦理学中一种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研究,道德资本研究应运而生。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服务业中的一个分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它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也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道德丧失现象,有必要将道德资本引入体育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道德资本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道德作为资本,它实实在在存在于经济运行中,无论从理论还是人们的感受中,道德资本都不陌生。虽然人们接触的首先是"物",但从"物"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其生产者、经营者"藏"在"物"中的"德"。"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绝对是存在的,并且通过"物"而感触之。这就是生产者、经营者的道德资本。一个社会,一旦只有"物"而没有"德",这个社会的经济运作是惨不忍睹的,这个社会从基本上说经济发展就快要停滞了。当今中国不是没有"物",而是"物"中缺乏"德",其后果是不想自明的。中国不下力气解决这个问题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强调道德资本、运用道德资本,加强对道德资本的投入,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需要道德维系。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资本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道德资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道德资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道德资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道德资本建设。为此,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培养道德资本的基础;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道德资本的方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增强道德资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资本逻辑与道德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逻辑是通过投入更多、获得更多、再投入更多、再获得更多的循环过程,以无限制地自我增值、不懈地追逐利润、不断地积累财富的动态逻辑。资本逻辑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道德正当性,在推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提供了道德发生实质进步的可能性,但它的内在机理决定了它必然滋生负面的道德效应。从增长的盲目、人性的重塑、生态的伦理、社会的失序、权力的腐化这五个方面,可以判定资本逻辑是导致当代社会付出沉重道德代价的根源。如何操控资本逻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因此是解决道德难题、走出道德困境最应该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就人们普遍的道德信仰和道德价值而言,历史地存在着民间道德范式与制度化道德范式。在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中,虽然制度化道德范式与民间道德范式存在着道德价值的同一性基础,并且保证了道德文化的稳态性,但由于制度化道德范式与民间道德范式的自身价值逻辑存在差异,需要在新形势下通过价值认同来促进制度化道德范式与民间道德范式的同构。  相似文献   

11.
法律人能否在其执业活动中保持公正,能否在物欲横流的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面对各种诱惑的考验,光凭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提高个人的道德价值修养。而法律人的道德修养取决于他的道德价值的定位,也就是他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位置和对职业行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终身受益的道德资本。  相似文献   

13.
道德资本作为资本的又一独立形态,诞生于资本概念外延的扩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重新认知了道德资本的内涵,再次解读了道德资本的特征,继而探究了其对于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社会层面上还是从个体层面上看,文化成为资本都构成道德资本生成的基本前提.然而,要使道德资本得以现实生成,还需体化、物化以及制化三种文化资本的足量积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可以确立经由文化资本运作道德资本得以具体生成的三条主要路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改善以及社会政治优化.  相似文献   

15.
从主、客观角度对道德价值的本质及主要特征进行探讨,得出精神的需要是道德产生的本质。通过对道德价值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对道德价值的正确评价:即从以道德判断区分得出制定正确的评价标准和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6.
法治取“德治”而代之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的必然。但道德地位的历史嬗变,并不意味着道德的可有可无。在法治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道德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道德反映和调节主体间利益关系的特点,道德作用的特有方式和范围,以及道德作为法律的价值基础和法治的实现条件等等,都充分体现出道德的独特价值。实践证明:对道德的虚无主义的态度,不仅会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失范和无序,而且也会侵蚀在人们心目中尚未完全确立起来的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信念,影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道德价值是人们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的标准。社会道德价值是被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可的道德价值,源于一定的文化或民族范畴。类道德价值是人类的底线道德价值。类道德价值既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和时代性,也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前者指各个民族和国家在具体历史时期的道德理论和具体伦理实践,后者指各个民族和国家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共同道德价值,当代道德教育要通过多元对话消除不同文化和民族间的价值隔膜.达成和谐世界的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18.
道德价值实现:假设、悖论与智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迄今文本伦理思想的对象都是人的“利己心”,具有假设价值论的特征。经验主义在肯定和高扬人的“利己心”的同时,运用假设的方式将道德价值实现引向尊重社会道德规则;德性主义贬斥人的“利己心”,力图以假设的道德本体权威将道德价值实现诉诸于人们的“自警”和“自觉”,由此而构成一种整体性的假设体系,在其指导下,社会道德规则具有虚拟的形式主义倾向,道德价值实现的结果必然出现道德悖论。中国传统儒学本质上是德性主义的义务论,克服其引起普遍化道德悖论的弊端,需要在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价值判断与逻辑判断相统一的意义上倡导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9.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只有出于责任的行动才有道德价值,人的感性欲望即使让人做了合乎责任的行为,也没有道德价值.责任与感性欲望虽然不同,但是在同一个行为中却可以平行地同时存在,因为他们分别以两种不同的价值为目标:责任对应道德价值,感性欲望对应非道德价值.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也就是对康德道德哲学规范性的理解,最终必然要追溯到康德的人性论:只有按照应然的人性去生活的人,才算获得了人的自由本质,成为一个真正有尊严的人.但现实往往与之相悖.康德倾向于将好生活设想为他理想中的人性得到实现的生活,并将之设想为唯一一种生活目的的论断过于武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青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道德价值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在道德价值教育中,导向教育是核心,人生目的和信仰教育是重点,而思辨性、实践性和审美性教育是其基本原则,只有正确把握了道德价值教育的核心、重点和原则,才能使对青年进行的道德价值教育具有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