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代文字狱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文字狱以次数多,规模大,惩处之残酷著称于世.从函可<变纪>案开始,清人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或明或暗地记录着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字狱案,或强或弱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但真正意义上对清代文字狱的研究则从清代灭亡开始.截至目前,对清代文字狱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清亡-1948年)、发展阶段(1949-1978年)和繁荣阶段(1979年-现今).这三个阶段的文字狱研究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呈现出诸多特征,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是在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据馆藏史料所编辑档案资料汇编基础之上,予以整理、校对和补充而成。经过整理和校对,增订本在体例上前后统一,脉络清晰。经过补充的26个文字狱案档案,内容完整,基本能够体现清代官方对文字狱反应、处理的全貌。档案史料的增订,对于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法制、文化和社会面貌有着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主要以康熙、乾隆两朝有关文字狱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为例,对清代文字狱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清代社会腐朽没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文字狱,可知大多数案件都是由诗文创作、史书编纂而引发的。但是发生在清乾隆年间的《字贯》案,是作为字典工具书而引发的文字狱。它被称为"江西第一文字狱",它的发生曾震惊朝野,影响非常深远。文章基于案件事实,分析它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积淀的史实意识,在改朝换代之际凸现得尤为凝重,直指对于历史事实、世间真理的探究,并已超出修史本身的意义。清代大兴文字狱,成为打击汉族士人的重要手段,康熙朝“《明史》案”和“《南山集》案”,既反映当时士人群体忠于史实、保存痛史的良知,也透露出明代以来弥久日炽的士林陋习。但清初的文化高压政策与尘嚣甚上的士林陋习交织,不仅给士林带来厄运,而且沉重打击了士人的修史之风,成为清初史学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6.
美点赏析悲天悯人,针砭时弊,是中国文人的使命。但残酷的现实往往和文人的完美理想、人格格格不入,特别是在清代文字狱大兴的时代,思想上的严厉钳制和酷烈镇压,文人的悲剧尤甚。戴名世号南山,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是著名的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的受害者之一。他  相似文献   

7.
清"康乾盛世"之文字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主要以康熙、乾隆两朝有关文字狱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为例,对清代文字狱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清代社会腐朽没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鹿鼎记》楔子与清初两大文字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鼎记》第一回“纵横钩党清流祸,峭茜风期月旦评”,作为全书的起始,引述了作者金庸的一些家族史料,主要是其先祖查继佐涉“明史”案一事,及查继佐与“大力将军”吴六奇的一段传说,而同是金庸先祖的查嗣庭也因遭受文字狱的迫害而死。唐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制造的文字狱,有案可查的就有一百七十多起,而“明史案”和“查嗣庭案”就是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两件,并都与金庸的先代有着复杂的牵连。这两桩文字狱,在《鹿鼎记》的构思过程中给了作者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徐述夔《一柱楼诗》案是清代乾隆朝文字狱中的大案,波及十数省,影响深远。有关此案的挡案资料,保存相当完整,本文即据此探明案情之真相。并指出乾隆帝办此案实别具用心,其目的在于惩治著名诗人沈德潜以泄愤。案发在江苏省东台县,其时云南景东人涂跃龙为东台知县,故有涂跃龙举发此案之说,本文辨其诬,实际上涂跃龙不仅不是举发者,反而因办案不力,遭到惩处。本文亦述及涂跃龙生平大略。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以明清最为惨烈。文字狱现象中包涵着丰富的修辞内容。从表面看它是由解码错误而获罪,实质上,它是统治者加强统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清初的文字狱 ,在顺 (治 )康 (熙 )、雍正、乾隆三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12.
清王朝发展到嘉庆年间,清朝初建时曾经风起云涌的抗清斗争,以及激烈的满汉民族矛盾,早已被历史的长河泯没殆尽,代之而兴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王朝的盛衰之变特别是民生困难、吏治腐败等社会问题而日渐加剧,实行了百余年的文字狱政策最终走入了历史。这一文化政策的转变,对清后期经世思潮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昭阳李氏家族是横跨明清两代的文化望族,李驎是明末清初李氏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因其所著《虬峰文集》而罹患文字狱被掘尸地下。李驎的资料多零星散失,本文对与其生平相关的姓名、生卒年、世系,《虬峰文集》的写作、刊刻和禁毁及其与家族成员之交往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字狱自古有之,而以明清最为严重。它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文字狱现象中包孕着丰富的修辞内容。从表面看它是由修辞接受错位造成的,实质上,它是统治者实现政治目的的策略手段。  相似文献   

15.
清朝“字狱”是我国封建时代思想专制统治发展的鼎峰时期。乾隆朝末期发生的《一柱楼》诗案,使得当时与乾隆帝以“诗友”相称的沈德潜亦未能幸免,但沈德潜在“字”上的遭灾并非只是受到《一柱楼》诗案的牵连,而是由于他所选辑的《国朝诗别裁集》已不符合当时统治政策的变化,所以沈德潜身陷“网”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柱楼》诗案加重了对他的惩罚。  相似文献   

16.
骈文从形成、繁荣到蜕变、复兴,一直受到各自时代文人的批评,即六朝至隋唐的反骈思潮与中唐、北宋反骈运动;宋代四六话对公牍骈文命意遣词、对偶隶事的探讨;清代学者对骈文文体特征、文统地位、发展流变规律等的全面总结。对这些骈文理论的研究,近百年来主要集中在隋、唐反骈思潮和清代骈散之争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界开始对历代骈文理论作专题研究,注重从文本实践、学术思潮等方面来探讨骈文理论,骈文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山阳为清初诗坛重镇,望社为明末清初活跃于山阳(今淮安)的一个文学社团。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望社的活动历来不为人知,因而学界对之关注较少。本文对淮安盐商与望社文学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胡中藻案是乾隆借文字狱的形式打击朋党的一宗大案。乾隆整治的对象实是分别以鄂尔泰、张廷玉为首的两大党派,而试图通过胡中藻案杀一儆百,以进一步加强君权统治。乾隆及查案大臣刻意误读胡中藻诗句含义,并且严查胡中藻的结党行为,掀起了一场政治运动,对江西的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