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为本、学科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教学三维目标,相互渗透,互相交融。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强调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三维目标的呢?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教学要求下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体现发展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等基本特征.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教学目标明确化、知识呈现情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解题训练建模化和课堂小结图示化的教学设计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国家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时,全面考虑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每位化学教师都渴望自己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改革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化学的教学目标更加丰富.新课程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知识目标而言,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具体地落实"三维目标"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包括两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显著,直观性较  相似文献   

6.
张艳艳 《考试周刊》2014,(38):33-33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可以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这种结合具有主体性、探究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目标设计、有效的问题设计、有效的师生互动和有效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亲自探索和发现"新"规律,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以及积极探究,并明确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理念既是重要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即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主动探究,从而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目标的发展与提高。思想品德课担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而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是向学生机械地灌输道德标准,使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怎  相似文献   

8.
"有效教学"作为教育学研究问题之一,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而作为实现有效教学重要保障的"三维目标"反映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从"三维目标"视角出发探讨新兴起的认知诊断评估对实现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发现认知诊断评估可以帮助师生更深入地了解隐藏在学生总分背后的认知结构、认知过程和加工技能,有益于揭示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便于师生调整教学互动的"过程与方法",对改善学生厌学的"情感与态度"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认知诊断评估对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益于实现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
张国利 《考试周刊》2013,(58):143-143
<正>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有效教学是指实现教学的理想状态,受特定的教学观支配,所以,教学观的改变会引发教学理念的革新。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发展。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有效性认识。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也主要停留在掌握知识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也以落实知识点为根本。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判断教学有效性不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依据。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让学生在这  相似文献   

10.
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教学过程。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是科学进行知识教学,达成教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转变这种状态使课堂教学有效呢?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与实践性,本就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综合与实践"因背景的现实性,知识的综合性,过程的探究性、研究性、主体性、实践性等特点而具有独特的价值。"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应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让学生经历"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16):108-109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背景下,教育活动追求"回归"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使学生在具体教学中,实现从知识学习向素养形成的具体转变。基于此,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创新价值出发,结合教学问题,多角度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传承创新策略,实现最佳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对象与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与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目标。从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谈起,并结合"金属力学性能"校重点课程建设背景,阐述工科课程实施网络化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一、"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研究意义"有效教学"是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第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第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三,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了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从"教的课堂"转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长期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中学物理教师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感到困惑和茫然.此外,我们在物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低下,缺乏将物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物理学的发展知之甚少,等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有效教学?我个人认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科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达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是否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强化核心素养是高中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文章在论述核心素养与单元教学概念的基础上,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方法,在完善传统因"时空"限制造成学生生物学知识体系"孤岛化"问题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生物学知识体系框架,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多注重语法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这一单维目标的教学已被证明不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背景下,如何把课程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起来并落实到语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取语法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与形成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一、关注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目标"情境,让学生"想"学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教学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理解""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三个层面。要突破囿于"知识理解"层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应当做到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证实性知识与证伪性知识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