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教学方法的科学分类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谈教学方法的科学分类与应用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韩延明“方法”一词,源自古希腊语metodos,意指做事的步骤或手续。一般说来,方法具有主观性,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在认识世界中所采用的方法,称为认识方法或思想方法;在改造世界中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2.
意识现象的特殊性使得认知科学亟需一种全新的研究进路来整合意识的主观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现象学主张将现象学与神经科学结合起来探索意识经验,并基于自我感、自主感与拥有感、幻觉性身体拥有等研究证据论证了意识经验是具身-生成的.意识具有主观性或经验性,其不仅依赖于生物体的具身结构,而且延展与嵌入到外部世界之中,并通过脑内大尺度神经活动而生成.虽然上述设想仍然存在争议,但却在科学研究背景下拉近了意识经验与大脑活动之间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距离.  相似文献   

3.
重归故里——试论现代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向生活世界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当前德育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味注重科学世界的德育而忽视甚至遗忘了生活世界的德育,从而泯灭了生活世界生动的主观性.因此,现代德育应回归生活世界,从中找回其主体意识及其意义基础.  相似文献   

4.
破除意识的神秘性,使得意识成为可科学理解的物理或生物现象是秉承科学主义传统的当代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一直不懈努力的哲学——科学议题。鉴于笛卡尔哲学中的意识概念并未真正经过理性法庭的审判,使得意识祛魅具有不彻底性,还原论者开始了意识的科学还原和概念取消多种进路尝试。笛卡尔主义者内格尔针对还原主义论证提出现象学论证,由此指明意识还原的科学纲领在方法论上同样犯了范畴错误,即在科学的还原过程中遗漏掉主观性。还原论者忙于通过修改物理本体论承诺来消除主观性难题,结果为神秘主义、突现论和目的论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5.
(六)学校教学工作要讲求方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十分重视科学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既是科学的认识论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过程,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又在于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所以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因此,  相似文献   

6.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与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还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处世的科学精神。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总结实践的经验,得到的在生产过程和其他实践过程中,从设计、装备、方法、规范到管理等的系统知识。技术直接指导生产,是现实的生产力。科…  相似文献   

7.
实践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人文思想的核心,是指与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本体论意义上人的实践。作为人学主旨的道德实践,从理论上.内容上和科学方法上奠定了当代德育工作坚实的发展方向,对于建构和提升道德实践主体人的责任感、善恶观和自主自律意识等道德意识和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认识论,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或与科学知识发展相一致的价值和信念[1].科学本质的内涵包括:(1)科学知识是暂定性的;(2)科学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基于对自然世界的观察);(3)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造性和主观性;(4)科学知识与社会和文化有关;(5)科学理论是建构的(从...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心理学的一个根本原理是,人的心理、意识,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这就是说,人的心理、意识这种现象,既有其主观性,同时又有其客观性,这一点已是人所共知的了。但是,如何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这一问题:心理、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两种性质之间以及它们的诸多种表现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的理解对心理学中的重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并且教导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来“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共产党的世界观。这门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把社会实践问题提到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思唯方法,使教学对象在实践中摆脱一切反科学的、反动的思想影响,从理论上、思想上巩固共产主义的信念。为此,在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下列三个主要方面: 一、科学论证客观的辩证法统治着世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地反映出客观世界所具有的普遍规律,便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道路。斯大林同志指出:“科学的历史表明着辩证方法是真正科学的方法,从天文学起到社会学止——到处都发现下列思想之确证:世界上没有永久的东西,一切变化着,一切  相似文献   

11.
真理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 ,科学地把握真理的诸多属性 ,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真理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科学性、价值性、全面性、具体性、过程性、矛盾性。根据真理十属性的要求 ,强调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增强主体意识、唯实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求是意识、效益意识、大局意识、结合意识、发展意识、辩证意识。树立和强化上述十意识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2.
误区一: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简析:这种看法貌似既讲实践的客观性,又讲实践的主观性,其实,它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是形而上学的,又滑向唯心主义,因而是错误的。由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因此,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它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活动,因而又具有主观性。实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用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误区二: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简析: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具有社会性。但孤立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世界意识” ,是指以开阔、理性的全球视野、人类视野认识、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世界意识”的内涵大致有三个各具独立性、又具内在联系的层面。 1、知识视野层面。这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 ,“世界意识”要求高中学生具备足够开阔的知识视野 ,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 2、认识能力层面。这是世界意识的核心。它要求高中学生以博大的胸怀、自尊理性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认识世界历史的一体多样化 ,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 ,容忍、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政…  相似文献   

14.
刘汉伟 《教师》2012,(27):53-53
思想政治是一门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的科学,是研究世界的本源、人的本性的科学。学好了政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我们要重视政治,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 ,而且具有人文价值 ,这种人文价值主要表现为理性精神和规范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公平精神与平等意识、开放精神与独立意识。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应重视这种人文取向。为此 ,科学教育应有开放意识 ,注意指向科学发展的历史世界、科学源头的生活世界和科学研究的原生世界。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学思维方法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三者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具有继承发展性,其科学思维方法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与思维方法;善于,总结和概括认识新成果并加以科学论证,提出新的理论;阶级分析方法;辨证思维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7.
1、任务不同。科学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用来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技术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和信息手段。 2、形态不同。科学表现为知识:技术表现为物质形态。  相似文献   

18.
结构与功能     
结构与功能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范畴.深入研究结构与功能及其辩证关系,使之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就能有效地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推动科学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改造世界的问题。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改造头脑中的非无产阶  相似文献   

20.
科普说明文具有“三性”。哪“三性”呢?首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这里又提出了科学性。所以,科普文教学应做到“三性”统一。那么,怎样做到“三性”统一呢?“三性”的关系应怎样处置?各自的作用应怎样发挥?对此,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比如,有人提出学习科普说明文“最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所谓科学意识就是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知识改造世界”“,当然,在具体作品解读中,学生也会学到一定知识,包括说明文写作规律,但首先是培养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