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大学生获得感有着丰富的内涵,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是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基础、大学生获得感反作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提升,二者都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且统一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以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为前提,以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为目标,不断探索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办法,做到工作理念的“高度”和工作心态的“底气”相融合、坚持工作过程的“温度”和工作形式的“生气”相结合,确保工作理论的“深度”和工作表达的“地气”相联合,提升工作亲和力,增强学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亲和力,指亲切亲密感、凝聚向心力、和睦相处情。常言道,是亲三分热。顾名思义,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特点和新时期的新情况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亲和力”最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但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人际关系领域,某人对另外一人具有的友好表示,通常就形容这个人具有亲和力。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亡则散!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关系的工作,必定要求辅导员具有一种“亲和力”。辅导员如何以“亲和力”出色地履行学校、社会赋予的神圣职责,必须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和形成一定的素养,它将使我们的工作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成为辅导员受用终生的工作财富。那么,辅导员的“亲和力”如何形成、如何体现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起。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常抓不懈的长效工程,是企业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作为交通客运企业,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用“三义”、“三德”和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精神来凝聚职工,凝聚人心。抓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一些管理者,思想上产生“效益至上论”、“思想政治无用论”及“自然而然论”等模糊认识,以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人们的思想道德自然而然就会上去了。然而,事实…  相似文献   

5.
“亲和力”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内在性、普遍性、基础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方式,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想要提高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这门必修课的关注度,要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上下功夫。通过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内涵,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存在的问题,从教师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提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创造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章从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行分析,提出了从“理念、理解、理顺”等方面入手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的实践作法。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小断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首要任务。笔者认为,煤炭食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好“六心”作用,这是稳定大局、凝聚人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亲和力是现代社会里我们关注较多的一个新名词,但“亲和力”这个词出现几率较多的是在对媒体艺人的评价上,我们常说某个节目主持人具有亲和力,某明星具有某种亲和力,它成为电视新闻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一种积极互动的力量。但究竟什么是“亲和力”呢?从字面来讲亲和力就是一种亲切、随和、宽容的力量,一种平和、闲舒的感觉,一种平易近人的个人魅力。它摒弃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提倡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论“身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有效法宝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仍然离不开这个法宝。它不仅是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干劲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教育人的工作,我认为其教育形式有两种,一是“言教”、二是“身教”。言教,就是领导者用以理服人的方法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身教,则是各级领导干部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去验证自己  相似文献   

10.
吴芳 《云南教育》2003,(33):23-24
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前进。青年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需要,但总体可分为:物质、交往、习惯、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等几个方面。结合近几年来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课教学的体会,笔者认为:紧紧围绕学生的需要,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教育方法的亲和力,而且还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凝聚人心,使得思想教育具有说服力,更易取得实效。一、从学生的“物质”需要出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提高,城乡…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激荡人心,是凝聚力量的时代最强音。对正处于“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年龄的大学生,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引导大学生共圆“中国梦”,在大学生中汇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亲和型”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亲和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可以通过增强本体亲和力,“无意识”学习和开展服务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3.
梁琰 《新疆教育》2013,(5):98-98
“亲和力”是能让别人感到亲切和放松的一种气质与魅力,是建立师生情感和谐的基础。提高师生“亲和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本文陈述了教师“亲和力”的意义,并从五个方面阐析了增强教师“亲和力”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亲和力是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接受性、亲近感与吸引力的关键表征,亦是思政教育体现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铸魂育人功能的坚实基础。鉴于此,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均对思政教育亲和力展开研究,并指出当前思政教育亲和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如何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不断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微时代”的来临使“微教育”成为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关注微情微意微需求、擅用微言微语微交流、立足微媒微介微载体,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才能做好“微时代”的辅导员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业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面临着学校“重智轻德”、教师“重农轻文”、大学生“即时满足”的现实困境。高等农业院校亟须构建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章立足于大学生视域,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围绕“讲”“育”“结合”三方面探究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创新路径。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真正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育人要求。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思想的狂热与偏执。这种思想的形成是广义教育的结果 ,即整个社会环境对人心的综合性作用。因此 ,我们应该营造一种充满“爱”的大环境 ,并引导人们进行“爱”的升华 ,从“喜爱”、“性爱”到“仁爱” ,最后教育人们用“理性”的头脑和正义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教”思想是孔子提出、倡导的一种以道德手段进行教育管理的思想。它主张只有德才兼备的君子才能从事管理工作,因而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为政以德”的观点。其核心实际上是“礼”和“仁”的思想。“礼”就是外在于人的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仁”就是内化于人心的道德信仰。前者维护社会稳定,后者维护宗法等级。其实现的途径就是“化民成俗”。单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讲,孔子所谓的“化民成俗”就是一种管理策略,即把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教育转化为符合礼乐之道,形成一种社会的民风土习。他把管理行为道德化…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面临话语语境发生深刻变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机制存在表达差异,思政课话语场域出现时空割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存在冲突等诸多挑战。通过尝试构建“大思政”的话语体系,以实现思政课话语的“可亲”;采用有效的话语传播策略,以实现思政课话语的“可和”;使用本土化的话语叙事范式,以产生思政课话语的“合力”,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亲和力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重要因素。专题化、项目化、信息化、小班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四化融合”,分别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智慧课堂和班级组织等方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文本概念”向“生活语言”的转换、“平面教学”向“立体课堂”的转换、单一讲授向多元呈现的转换、以“教”为主向“学”为中心的转换,着力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碎片化、形式化和低效性等问题,系统地、整体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