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记》总结了先秦“物”、“情”关系在哲学及创作上的认识,体现了汉代哲学和创作关照下的“物”、“情”的关系特色,并率先在理论上阐释了“物感”说,对“物感”说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乐记》中“和”的含义比较复杂.本文在钱钟书等学者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梳理了《乐记》之“和”的不同义项,认为“协和”是《乐记》“和”的核心,又是“不同”之“和”能够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之一。汉末时期动荡的政治生活使得诗人更加关注个体生存的价值,他们把自己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自己的情感投之于自然外物,形成了《古诗十九首》鲜明的"物感"特色。  相似文献   

4.
《文赋》与《诗品》中的物感说主要立足于人本身,不同于前代物感理论将其落脚在社会层面。《文赋》把自然景物纳入“物感”的范畴,而《诗品》又补充了个人遭遇这一方面,丰富了“物”的内涵,并且更加强调“怨”情对诗人的感发作用。《诗品》之所以形成自身独特的物感说或源于南朝重情诗风的影响和钟嵘对三晋法家的学术继承。  相似文献   

5.
"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之一。自汉代明确提出"物感"之说至魏晋时期论述的蔚为大观。建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可以说为"物感"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建安诗歌对"物感"的灵活生动的运用与建安时期的个体意识的初步自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乐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第一次从"乐"的角度对儒家诗教中"观风"思想进行了总结,并将"观"细化为政治之观和伦理、风俗之观两个方面,"观"的最终目的是"移风易俗",而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是艺术对人内心情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即客观世界是如何作用于作家情感并通过作品被表现出来的,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从《周礼》中记载的“六诗”说到以后司空图等人的“情景”、“情境”说,文学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探索过程,在这之中,“感物”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它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人们一般认为,“感物”说在《礼记·乐记》中被提出后直到齐梁时期才走向成  相似文献   

8.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因此,不了解"物哀"就难以深刻地进行日本文论与其他民族文论的比较研究。"物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物感"论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物哀"与"物感"的解析以及二者生成的原因的追溯,进行一粗浅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钟嵘承接前人的“感物”话题,提出了“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命题,同时,又论及四时感物和人生境遇、社会现实等对人的灵魂的触动,认为是这种感物促使了诗人陈诗展义、长歌骋情。他的“感物说”在注重自然感应的同时.又注重社会现实的感应.尤其推崇社会人事中的“怨”.这是对前人“感物说”内涵的丰富。  相似文献   

10.
《乐记》作为中国古代很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对音乐的产生、礼乐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礼乐的功用异同等作了精辟而深刻地论述,本文拟就其内容本体、学术源流与所受的时代思潮两个方面,浅论其所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乐记》一书据《汉书·艺文志·文艺略》载有二十三篇。现被保存在《礼记》中的《乐记》篇、《史记险二十四中的《乐书》、刘向《说苑》的《修文》篇中,但现存仅11篇。如果把后三篇《魏文侯》、《宾车贸》、《师乙》放在一边,仅就前八篇论述体的文章作整体性认识,那么就会发现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全书内容2中。全书内容大致可…  相似文献   

11.
《乐记》关于“乐通伦理”的论述,是通过赋予乐以人伦的品格,而且将自然人格化,使乐具有了形而上的终极依据与仁学基础。乐上通天道,下通人伦,内通人情,外通政治,会通统一于仁。通过乐教,人的审美志趣与向善情操得以培育,人伦与天道同构。《乐记》亦藉此诠释了儒家乐教在涵养个体德性、和洽人际关系、融通天人之际等方面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5册选入著名学者、诗人林庚的《说木叶》,该文为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论及木叶如何发展到落木的问题。其中有关诗歌艺术形象的鉴赏不乏精辟之处,但作为‘咬文嚼字’的范例,对于所举诗歌语言材料的某些分析和表述非但没有表现出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1],反而颇有曲解之嫌,无益于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近期笔者忝列本省中学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文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感悟说这一观点历来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作者试图通过本文厘清感悟说的起源以及发展脉络,让大家对这一学说有着更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及其观念,最初是以情志为本的,与西方的以事件为本大异其趣。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情"的范畴被反复提出讨论。首先,刘勰突出提出"情"的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反映出他的折中主义思想倾向。其次,刘勰全面揭示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情以物兴"是情感从外物移出到作家的内心的过程,"物以情观"则是情感从作家内心移入到对象的过程。从"物感"论到"情观"论,恰好构成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全部运动。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中华古文论中"情观"论,因此我们应对刘勰的"物以情观"的理论以更多的关注。再次,中华古代诗歌作为情的表现,需要把情客观化,因此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就不自觉地创造出赋比兴三种抒发情感的方式,刘勰对"兴"特别重视,且认为兴才是诗的本质所在,汉代以来的辞赋家重视"比"而不重视"兴",是"习小而弃大"。总之,中国古代对于诗歌或整个文学的规定有三个序列,第一序列是"道",第二序列是"情志",第三序列是"辞采","情志"作为第二序列中心,上可推及到"道",下可联系到"辞采"。因此,"情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很重要,属于本体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刘勰"感物吟志"说和柏拉图"摹仿"说处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文明传统中,对它们的异同比较能看出中西文论的基本差异和共同趋向。它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或侧重对主体情感的表达,或注重对客体本质的追寻。与此同时,它们也有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对诗歌和艺术功用的理解,以及它们各自学说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相似文献   

16.
“物感”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探讨并分析了艺术的发生论,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心物交融统一的特点,并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文论和诗论,影响了中国意境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张雪敏 《天中学刊》2003,18(1):52-54
中国最早以“气”论文艺的当为公孙尼子的《乐记》。在《乐记》中,“气”的含义有两种:一是自然之气,即天地阴阳之气;一是指人的气质个性。作者主要以“气”来论述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与气质情感的关系、音乐的社会作用等。《乐记》之“气”论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之“气”论,并与之相通,直接启迪和影响了其后中国的“文气说”,并形成了中国文艺的“重气之旨”。  相似文献   

18.
《说文》“诤”之误训“止”说胡说现存《说文解字》大小徐本,言部之"诤"皆释为:"止也。从言,争声。"其字也不与"证"、"谏"、"谂"并列,却杂厕于""与""""、"讫"等字之间。笔者于此颇有疑焉。其一疑其说解有误,其二疑其位置错简,殆非许书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隐秀观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审美思想,与此相关的“伏采”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通过考察有关资料及其具体的名家名篇,可以发现:刘勰的“伏采”观念是一种不同于时俗的语言审美观,主要指作品的内在艺术匠心,而非通常所理解的外在的语言修辞层面的文辞丽藻。充分重视这种观念,对理解《文心雕龙》中的有关思想及具体评论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以“伏采”为关的文学思想,对当时的文坛主流意识而言,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在古代文学审美观念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乐记》是一部先秦儒家的反动音乐理论著作。它成书于战国时期,相传为孔丘的门徒公孙尼所撰述。原书已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革命风暴中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今存的《乐记》是西汉末年反动经学家刘向、刘歆父子伙同一批儒生,采“诸子言乐事者”之文,七拼八凑,纂辑出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