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前:播放宋祖英演唱的《声声慢》,搭配课件循环播放。(课件内容:李清照词《减字木兰花》《一剪梅》《声声慢》,及李清照个人背景)导入:师:上课!生合:老师好!师:在优美的旋律中,让我们一起进入对李清照《声声慢》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一个伟大的词人,而且是一个伟大的——(生:女词人。)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在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中,李清照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留下如此浓墨  相似文献   

2.
本对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及其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围绕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随时代政治变迁,生活与创作上的变化,重点介绍了她的代表作《声声慢》的词作内涵和创作风格。在《声声慢》中,通过对作品及其背景的分析,我们看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怀,对民族灾难的感伤,对已故亲夫的凄楚思念……无不情怀依依,酣畅淋漓,沁人心肺。其将情感的表述推向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颠峰状态,正是该词作品广为后人传诵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平 《语文学习》2023,(6):46-49
<正>一、教学背景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群文阅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实现知识点的勾连与整合,促使学生培养联系思维、多元思维,建立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情之叹,是历代文人的共鸣,亦为中华诗歌史上久唱不衰的一大母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有杜甫的《登高》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两者同抒秋情,共叹悲愁,  相似文献   

4.
俞婷婷 《高中生》2010,(4):58-58
我独自倚在窗前,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心欲碎。那声音仿佛锤子打在心头,一下一下,敲打着心口处最软弱的那块地方。那是过去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过于幸福,所以不堪回想。  相似文献   

5.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① 。乍暖还寒 ② 时候 ,最难将息 ③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 ④ 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⑤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 ⑥ 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⑦ ,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 ]①戚戚 :忧愁的样子。②乍暖还寒 :指深秋天气变化无常。③将息 :保养、调养的意思。④晚 :一作“晓”。⑤损 :凋零。⑥怎生 :怎样。生 ,语助词。⑦次第 :光景 ,情况。【新读】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她的词主要继承婉约派词家的道路发展。该词…  相似文献   

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公元756年,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也是肃宗至德元年。这一年六月,玄宗在抵挡安史叛军失败后仓皇逃离长安。七月,肃宗在一群朝臣的支持下于灵武即位。在已失陷的长安城中,滞留着众多来不及跟随玄宗离去的朝廷官员乃至王室贵族,职位卑微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李清照的词。 或许她的词没有辛弃疾那样的豪迈勃发,但那种淡淡的恬静与婉约的风格也的确让热爱秋天式浪漫的我如痴如醉。有人曾为她的《声声慢》画了一幅画:一间小亭里,一个女子正倚着窗,悲切地看着窗外飘零的落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前段时间在旧书店淘了几本合眼缘的书,其中一本便是《千年一叹》,第一眼只觉十分神秘,以为是类似《聊斋》的民间异事,想来也应是有些趣味的。然而读了一章才发现自己武断了,书里太多错别字,纸质也有点粗糙,盗版无疑,翻看下作者,发现是余秋雨先生,行书字体写在封面粗看竟没能认出,实乃罪过。又去正规书店买了本新的,阅  相似文献   

9.
词界女王,非李清照莫属,这是公论。李清照是闺情词中第一位抒自我之情的大家。是词国第一位专门致力于抒自我之情的女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所选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就是她抒自我之情的代表词作。她写的虽是狭小的一己之情,但却因为具有普遍的共性,而使千百年来的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动。那份爱情,那份离愁,那份痛苦,虽是她一时一瞬、一朝一夕的感觉,然而却有着强大的时空穿透力,成为滋养当时和后世大众心灵的精神养分。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编辑朋友:您好!我是吉林市昌邑区亚泰小学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初识贵刊真叫我眼前一亮。4月6日那天,我在校长室偶然看到2006年第1期和第3期的《校长阅刊》,刚开始只是随手翻阅了一下,但开篇的《铜陵奇迹的“奇”与“不奇”》立刻就把我吸引住了,随后的《2005年基础教育八大冰点新闻》、《救救孩子!!!》更让我欲罢不能。下班时我向张校长求借到这本2006年1-2期的合刊,在回家的路上我接到爱人电话,要我陪她去趟附近的“乐购”超市。于是,我就在路口等她,同时我又翻出那本合刊,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很快便沉迷其中。正当我为《校长悲剧拷问文…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和散文作家,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人民。这大大震惊了沉缅在艺术中的郁达夫。从此,他开始提倡无产阶段文学,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但他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又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33年,他离开大革命的洪炉。举家迁往梳州。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着力描写乡村生活的宁静,文笔精致优美,力图借此陶冶人们的感情,净化人们的灵魂,表现出他远离政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13.
<正>一、说教材《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作者是李清照。这一单元选取了四位具代表性的宋代词家的作品,将宋词的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词人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写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时代苦难的象征。与同时选入的《醉花阴》互为补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15.
导入: 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她把生命中的美丽和忧伤都化成了横亘千年的诗句.  相似文献   

16.
17.
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为中国词史上伟大的杰作,不仅呈现了词人在国破家亡、时代更迭之际茕独凄惶的孀妇形象,且抒发了生命个体在环境突变、人生理想破灭之后的浓郁悲愁,更在填词艺术上以叠字之妙创造了词史上的奇迹.本文从画境、情境、艺境三个层次出发三读《声声慢》,力图从新的角度挖掘该词生动而丰富的画面美、情感美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学习《声声慢》。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词,婉约词应该如何去读?(学生齐读。整体效果尚好,故教师不作点评即直接点出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不错。两个字音需要注意:一是乍难还寒的。还。(huán),还有怎生得黑的“得”(dé)。朗诵的时候要注意词中的几处感叹号很特别,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三处感叹号该如何去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写愁,就像今天的中学生写郁阎,似乎谁都可以来一手,但读者真正能够被打动而长吟不衰的,好像也只有那么几首,并且几乎都是那些个大腕名家.李清照的这一首<声声慢>,又算是个中翘楚,独步千古.大约十几年来,多种中学语文教材都没有忘记选它,但从课后编写的练习,以至教师的课堂讲解,对词的抒情基调的把握,似乎还需要进行微调.究竟诗人所抒写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相似文献   

20.
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文章不论是描绘北平秋色,还是赞美自然风物,抑或是表达对故都的向往眷恋,始终都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那就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不但是北国之秋突出的特点,而且是作者对北国之秋深切的感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郁达夫幼年丧父,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忧郁、沉闷的个性;后东渡扶桑,受尽异族歧视,更让其苦闷和消沉。何况作家“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而至北平,正是“九一八”之后,此情此景,故都的秋,令这位本已伤感的文人品尝到的个中滋味,除了“清”、“静”、“悲凉”,还能是什么?抓住了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