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梯形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梯形定义与判断梯形的习惯证法之间的矛盾。统编教材初中数学第三册给梯形的定义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这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给梯形下的定义相同。按这种定义判断一个四边形为梯形时,必须证明这个四边形①一组对边平行,②另一组  相似文献   

2.
一、数华中的定义方法1.种属定义:它是通过揭示相近的种加上属差来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即是先找出要下定义的概念的相近的种,然后再找出它在同一种概念中与其他概念的差别来给概念下定义的。例如:等腰三角形就是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下定义时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种“三角形”,然后加上它与同一种概念的属差“有两边相等”,就达到给等腰三角形下定义的目的。又如:对正棱柱下定义时,也是先找出被下定义概念的种“直棱柱”,然后再找出它与其它立棱柱的属差(不同点)即底面是“正多边形”,于是达到给正棱柱上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叫正棱柱”。2,发生定义:它是指出被定义概念的对象是用什么方法产生的,并以此来揭示它的基本特性的定义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等数学》85年第2期《与景山中学同行切磋》(以下简称《切磋》)一文中否定了景山中学的某堂课中关于梯形的定义教学.这个否定意见实际上是否定了现行教材的定义,很有探讨的必要.先看这两个定义:定义I 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称梯形.(现行教材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梯形中位线定理为: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如果我们指定(定义):四边形一组对边为腰,另一组对边为底,两腰中点连线称为四边形的中位线。于是有命题:“如果四边形的中位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梯形”成立。我们可称这一命题为梯形的判定定理。现作如下证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如何加深对函数极限定义的理解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并谈及了用定证明极限的一种通用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几何证明是由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步一步的严格推理,最后推出结论的过程.证明的依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如定义、定理、公理等.在证明梯形的有关问题时,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列举几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几何证明是由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步一步的严格推理.最后推出结论的过程.证明的依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如定义、定理、公理等,在证明梯形的有关问题时,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列举几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已知:梯形ABCD中,AD//BC,AM=MB,DN=NC.求证:MN//BC,MN=1/2(AD+BC).课本上的证法是连结AN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E.如图1,证AN=NM,由MN是否△ABE的中位线来证明.下面介绍另外五种证法.  相似文献   

10.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同学们在证明时,常常忽略“另一组对边不平行”这一条件,从而导致错误.现举例加以说明: 例1 四边形ABCD奇,CD≠AB,点G在CB上,且AG、DG分别平分∠DAB 和  相似文献   

11.
单调性是函数重要的性质,判断函数单调性应看函数的图象.从左向右,若图象上升,则函数递增;若图象下降,则函数递减.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是作差比较法,要在证明的区间内设任意x10;(2)a<0.(此题为高中课本习题)分析:投石问路,取a=1时,函数y=x3的图象如右图,观察图象知,在R内x增大y增大.猜测当a>0时,函数y=ax3在R上是增函数.(1)证法1:设任意-∞相似文献   

12.
13.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课本上已经给出了这两个定理的证明,这里再提供其他的证明方法.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其思路往往是:作一条线段等于第一条线段的两倍,再证明这条线段等于第  相似文献   

14.
凸函数在数学规划、最优化理论、变分不等式等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在不同条件下提出了凸函数的多种定义,并对其性质及其应用做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凸函数的13种定义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讨论了各种定义形式之间的等价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对凸函数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现有文献中一些相应结论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周忠雅 《成才之路》2012,(19):39-39
正高中数学教材中,对等差、等比数列作了如下的定义: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等差数列,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等比数列,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在涉及用定义来说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时,很多时候往往容易忽略定义的完整性,现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在对数学师范专业《初等代数研究》课程教学中有理数定义的讨论后发现,有理数的定义有几种不同的描述方式,进而引发出对其等价性证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对数学师范专业《初等代数研究》课程教学中有理数定义的讨论后发现,有理数的定义有几种不同的描述方式,进而引发出对其等价性证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归纳法、反证法以及应用欧拉公式证明树的等价定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