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在俄罗斯联邦库尔斯克市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展厅经常吸引许 多参观者。1943年夏,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国法西斯军队,在库尔斯克展开 大会战。此役德军损失50余万人、约3000  相似文献   

2.
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在华北战场对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最大一次进攻,国民党守军在此役中遭到惨败,对战役的认识不足与准备不周是致败的直接原因,作战部队的派系存在和保存实力的行为是致败的重要原因,推行消极抗战与片面抗战的路线是致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1.“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1916年初,根据协约国确定的战略方针,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尔河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彻底击溃了占领法国北部的德军。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宋元符二、三年间,宋军对青唐政权发动了进攻。在此役中,最高决策集团和前方将帅之间始终存在着恶性互动,导致宋军先胜后败,在占领青唐城后不久,即被迫放弃了新得之地。这次失败的拓边战役,折射出当时中枢与边臣沟通交流活动的复杂性,使我们可以对北宋后期的军政运行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长衡会战是国民党抗战后期与日军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而此役的戏眼是衡阳战役。中日双方在此鏖战47天,打得最激烈最残酷,也是国民党豫湘桂战役中关键一役。它的失败,也导致国民党整个湖南战场的彻底失败,并影响着国民党随后的抗战,使其一度处于一种极为被动的境地。尽管目前史学界对此役已有初步研究,我们仍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此役及其败因。  相似文献   

6.
邺城之围是唐政府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此役的失败延缓了平叛进程,滋长了各节度使的力量,对唐代政治的影响极为深远。杜甫作有不少与此役相关的“邺城诗”,这类诗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人民性,并使杜甫“诗圣”、“诗史”的地位在文学史上牢固地确立,邺城之围可认为是杜诗创作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7.
侵华日军发动的大陆“一号作战”.是抗战相持阶段日军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作战区域最广、消耗最大的一次重大战役。此役虽则给中国正面战场以巨大的冲击,然而并不能扭转口军不利的战略态势,既未实现日军的战略意图,又难达其战役目的.不利的战局并没有因此而扭转.恶化的态势反而由此更加恶化!多行不久必自毙,日本军国主义半个多世纪以来依赖其罪恶的侵略行径所建立起来的战争经济体制和法西斯统治以此为转折.走向了全面崩溃,跌入到自掘的坟墓之中。  相似文献   

8.
宋初熙河蕃部众多,部族强盛,初受凉州六谷联盟指挥,在疏通贡宋道路,抗击夏州党项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熙河蕃部被夏州党项分化后,六谷联盟遭受重创,最终走向覆灭。失去依靠的熙河蕃部,转而依附于河湟宗哥联盟,继续充当宗哥联盟贡宋抗夏的中坚力量和主要媒介。宗哥联盟崛起后,为谋求更大权益,公然对宋开战,最终遭遇惨败,作为急先锋的熙河蕃部,在此役中遭受重创,转而依附于瞎毡政权,恢复贡宋抗夏的政策。熙河蕃部在宋初虽有反覆,但总体来说,贡宋抗夏是主流政策,这对宋初边防稳定的维持,丝路中继贸易的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墌之役是秦王李世民唐初征战中的一次惨败。本文对旧史记载提出质疑并试图说明此役唐军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26年,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大屠杀的前夕,达部世界闻名的培养资产阶级接班人的教育小说——《爱的教育》,由夏丐尊翻译在中国出版了。由于它的形式新颖,内容很适合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需要,出版后立即风行全国。仅开明书店在1938至1949年期间就连续翻印了十九版。除夏丐尊的译本外,  相似文献   

11.
郑小春 《巢湖学院学报》2007,9(1):127-131,134
徽州诉讼文书收藏分散、保存形式多样、史料来源广泛,与其他地方档案中的诉讼文书相比,具有连续性、多样性、民间性、典型性、真实性、丰富性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红谊、惠富平、王思明3位学者撰著的《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既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典型之作,又是一部全方位地展示五千多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演变及其内在规律的开拓创新之作。该书选择新视角,开拓西部历史研究的新领域;构建新框架,探索西部历史研究的新途径;提出新观点,实现西部历史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礼乐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在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为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祭祀活动在长期反复的举行过程中,逐渐程式化、秩序化,并形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泉征文化。贯穿于其中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象征性文化精神,受这种象征性文化精神的影响,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艺术上就体现出一种泉征性艺术精神,这一点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周代的乐舞艺术上。周代的“六大舞“、“六小舞“等都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体现出象征性艺术精神;周代的乐舞的队列,乐器的配制,乐舞的选用等,也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14.
北周外交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北周与陈、北周与北齐、北周与缘边诸族间的外交.其中北周与陈朝的外交关系为其外交工作的重点.与缘边诸族间的外交关系,则为其外交工作的重要补充.与北齐的外交关系,则比较特殊,更近乎一种外交上的欺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尽管武汉会战是国民党政府组织的 ,但周恩来与武汉会战的进程却较为密切 ,对武汉会战战略方针的确定、战略战术的采用、组织撤退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周敦颐《通书》的教育理念,在立师之道、教育之则、乐教之善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儒学教育的展开向度,进行论析:“师为天下善”,把立师设教提高到“天下治”的高度,师者应从“修道”转到“养性”的“双自”上,以培养提高人的品性,达至“中”的理想境界;启蒙教育,诸如“渎则不告”、“汩则必乱”、“为而不止”、“慎其时中”均为重要教学原则;“淡”与“和”的乐教,可“平天下之情”,以风移而俗成,等等。所有这些向度,极大地丰富和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理论结构的内涵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决策主体对决策客体作出准确无误的价值判断,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行政决策价值取向在现实的行政活动中,不仅影响着行政效能的发挥、行政机制的完善,而且立接影响总行政活动的成败。周恩来的行政决策以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精干高效为价值取向。对搞好我们今天的政府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辅成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即提出了社会"和谐"问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在他的伦理思想中,充满着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2005年4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德国《时代》报记者与周先生就中德人民饱受法西斯暴政的灾害问题作了长篇访谈.2006年4月8日下午,笔者就中西方伦理学中的亚里士多德和儒家问题采访了周辅成先生,并邀请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孙鼎国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龙希成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的“新儒学”思想,是在他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现实的体认中逐渐形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和周作人个人思想的局限,他“复兴千年前的旧明”、“化至上主义”、“儒学化中心论”等“新儒学”理论主张,虽然表达了周作人改造社会现实、抵御外来化侵略等主观愿望,但这种在传统知识分子化心态和周作人“历史轮回观”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立论依据是错误的,客观上也没有起到过任何积极作用,而它的负面影响却十分明显。他附逆期间“儒学化中心论”主张,与“曲线救国论”没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s a short past, a lively present and an uncertain but promising future. The paper discusses each of them, and presents a definition of this extremely diverse new academic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