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6.
7.
教学要求 :1.学习三首诗 ,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的感情。2 .能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3.能根据对诗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也可作画 ,或命题作文与自命题作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一、学习《暮江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 )三、能够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四、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进行再创作 ,也可以根据诗意作画。(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板书 :“莫”。师 :你知道这个字有几种解释吗 ?小结学生发言 ,投影“莫”的意思 : A.姓 :莫文蔚 ;B.表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七彩语文(小学低年级)》2025,(14):10-11
<正>思念是诗句中诉不完的愁,字字是回不去的曾经,句句是等不来的期盼。但我仍要写下这字句,遥寄相思,只盼你能收到。伤逝(节选)[唐]韦应物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小贴士:韦应物和他的悼亡诗韦应物出身士族,祖上官宦辈出,他少年得志,风光无限,度过了几年放纵不羁的浪荡子时光。然而,在他二十岁时,安史之乱爆发,渔阳的战鼓声惊破了长安的霓裳羽衣,也改变了韦应物的命运轨迹。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7.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3)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业目标】1.以参观民俗馆《入馆须知》为载体,巩固词语、积累古诗。2.在民俗馆参观体验中,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3.以“制作宣传手册”为任务驱动,开展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写一写自己过节的故事,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4.以“集印章”的形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借助评价单,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三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诗人共同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浅析]这首诗集中写了诗人在临安的所见、所闻、所感。“山外青山楼外楼”,在重重叠叠的青山翠岭之间,掩映着一层层雕梁画栋的绮阁朱楼。祖国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