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最具影响的是他的传记体批评。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有着自己独到的批评特色和阐释方式,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深层阐释、修辞风格、博引与比较的角度来论述李长之传记体批评的阐释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最具影响的是他的传记体批评。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有着自己独到的批评特色和阐释方式,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深层阐释、修辞风格、博引与比较的角度来论述李长之传记体批评的阐释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家李长之,其独具特色的"传记式批评"实践,在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因而,以李长之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作品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总的来说,人物品评的萌芽、浓郁的诗性人格和平静而黯淡的笔触,是其"传记式批评"风格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李长之的传记批评法独具特色,其中既有远承古典传统的象喻式批评法,又有西方理论影响下的文本细读、心理分析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在由作品分析而深入到作者及其时代考察的过程中,李长之始终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这也是其研究方法能够成功融合中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刘欣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2):101-103
朱光潜的传记式批评一方面受到作为批评范式的"舌人式"批评的影响,一方面与自己的美学理论相契合。他标举"人格即风格"论,在古代文学批评和现代文学批评领域都实践了他的传记式批评。然而,对文本的忽视以及有限的批评模式限制了批评的阐释空间,使他传记式批评的实践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6.
在诗人传记中,诗歌批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批评对于厘清诗人的诗学传承,确定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诗人传记中运用诗歌批评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具体表现为:过多地采用诗人一己之说来评论其诗作;将诗歌评论简化为诗歌欣赏;由于对传主的推崇而做出言过其实的判断;由于语境的限制而得出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代重要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以其独特的批评方法在当时备受瞩目,而在今天这种批评方法仍然大放其彩。因为批评事业发展至今更加注重对作家主体精神(不仅包括批评家,也包括批评客体的作者)的探究,而李长之通过对主客体两方面的定位正好诠释了这种批评方法,以一种新的视角去定位批评的精神和批评的方式,因此从主客体两方面研究李长之的独具特色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于整合李长之的文学批评观和学习其批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扭转"断章取义"之风,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传记批评方法.这一批评方法肯定了作者的主体地位,肯定了把握"作者之志"的可能性及其客现性,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长之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批评家,其文学观是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他强调文学是纯粹直观的情感活动,又不否定文学的客观的社会功利价值;文学和人生是有联系的,但不追求"为人生"的文学。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他主张抓住艺术的时代,追求艺术的真实。对于作家,李长之要求充分发挥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些文学观念是其文学批评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批评范式的"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文学批评观的一大特色,是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心话语。"感情的型"的诗学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一种情感体验模型;二是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三是艺术造型。"感情的型"是好文艺的标准,但其理论阐述也有不足之处,必须批判性继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李健吾对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因袭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吾是20世纪30-40年代风格独特、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和文学氛围中,众多批评家纷纷抛弃传统批评,转向精心构筑宏伟的理论大厦,李健吾选择的批评方式却较多地因袭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批评范式.  相似文献   

12.
唐人李善、李邕父子籍贯一直存在异说。两《唐书》说李善父子是江都人,后人多从此说。而与李邕同时的李白、杜甫、颜真卿等人则称“江夏李邕”。据李邕及其家族墓志铭,李善父子实为唐代江夏(今属湖北咸宁)人。其世系亦历历可考。  相似文献   

13.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强调三个方面的要求:批评是一种艺术;批评是一种理解;批评是"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这三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观.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以宗廷虎和李金苓的成就最为突出,当前学界对此还少有专门性论述。他们不仅自己多年一直坚持研究,建构了包括“表达修辞学”和“理解修辞学”在内的修辞学框架,梳理了接受修辞研究的历史,提出了言语交际全过程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接受修辞学中尚待研究的众多问题,而且积极引导、支持其他研究者,为接受修辞学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力量。接受修辞学将成为21世纪修辞学研究大有可为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辨别署名李贽评点的几种《忠义水浒传》刊本的真伪问题,是研究李贽小说评点乃至其文学、哲学理论的基础,对此学界已多有论述,然众说纷纭,需对各家观点进行回顾与分析,并理清此一问题,方可深入研究李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不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且也是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的伟大诗人。其人文情怀具体表现在: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反对戕害生命的战争,珍视友谊,同情妇女,富有亲情以及坚持独立人格等方面。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和侠客奇士的行为、遭际,对李白人文情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彝”的概念是理解李大钊民彝思想的关键。李大钊的民彝思想是他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当时传人中国的西方政治学说有机融合的结晶,是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而形成的产物,也是李大钊日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8.
李则纲的《历史形态学》是他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此书的思想渊源是早年师友的影响,唯物史观的发展和他个人史学实践的结果。其史学理论价值在于将历史事件从形态角度作了七种归纳,即运动性、关联性、反复性(重演性)、飞跃性(突变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法则性(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