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校区大学的科技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校区大学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通过合并重组产生的多校区大学,在科技创新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多校区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进行体制创新,促进学科的融合;要以科研平台、科研项目、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立足校园文化潜在功能、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树立大学校园文化新概念,构筑"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体现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个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各地纷纷兴建新校区,很多高校都形成了一校两区,甚至多区的办学格局。多校区办学加大了教育投入,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多校区并存的格局下,在学校和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势必带来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构建有效的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两校区教务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对两校区或多校区办学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推进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实施教育创新的有力保障。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入住沙河校区为契机,将整合本部校园文化资源配置与创新性地开展沙河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移植本部校园文化品牌与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新校区校园文化相结合;从沙河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载体、制度等方面予以重新的价值审视,遵循其特有的规律,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浅谈多校区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1997、2000年并入我校 ,另外在苏州市郊创办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文正学院校区。这使我校的教学区从2个发展为目前的6个 ,各校区间相距24公里、20公里、5公里不等。这几年 ,我们在实践中思考 ,在思考中探索 ,初步建立了一套有特色的多校区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一、多校区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我校在多校区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经验 ,即多校区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经济运行方式实现从"增长"到"发展"的根本转变,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纵深阶段——全面提升内涵与提高质量。这为高职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提出了新命题。高职教育要以建立"校区—园区"联动机制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新型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从文化性创新的概念、多校区高校的基本特点以及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文化性创新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等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了以文化性创新理论为指导,推动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校区军队院校带来了教育观念、方式、管理的变革,也给军队院校的创新教育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多校区军队院校教育管理的特殊性、管理理念及其教学管理方式,指出针对多校区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加速新型创新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区联动”的内涵,大体是以大学校区为依托, 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不断推动校区发展与城区发展全面走向融合,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的环境和氛围, 把学校所在的杨浦区建设成智慧的港湾、科研的重镇,形成上海的中央智力区(CID)和新型创新区。  相似文献   

10.
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发展条件下,学生社团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多校区办学社团文化传承、资源利用以及沟通交流、社团骨干的衔接等问题的滞后,已不适应多校区办学管理的模式。要使学生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至少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多校区办学社团的科学管理;二是如何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实现对人才的培养,建立社团工作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发展。本课题通过调查分析我区内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和原因,在我校现有的学生社团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模式上,提出我区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具体措施,为推动我区高校多校区办学学生社团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职院校通过调整、合并或扩展,成为多校区大学。多校区高职办学可分为相对集中、相对独立和混合管理模式。多校区办学格局给高职院校带来一系列教学管理问题:运营成本增加,学生享有的教学资源不平等,教学质量监控困难,文化整合存在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实施分层管理,促进学科融合和信息化管理,以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多校区大学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它既给大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给大学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多校区的形成使原来单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复杂化,因此加强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十分紧迫而富有意义。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在运行机制、组织管理结构和教育内容上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在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坚持统一性与相对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认识和资源共享相结合的原则和学生系统内外协调的原则,强化服务学生意识、园区教育力度、心理健康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多校区办学是高校教育机制不断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在教学管理上面临着分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难以实现最佳配置、教学质量监控相对薄弱等矛盾.本文拟从教学管理角度,重点分析莆田学院多校区办学在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升多校区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校多校区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校区办学是我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多校区教学管理面临的着分校区的文化建设、学分制改革的同步推进、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信息技能的提高等问题,应从健全管理机构、推进二级管理体制、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加强多校区的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大学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校区大学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它既给大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给大学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多校区的形成使原来单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复杂化,因此加强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十分紧迫而富有意义.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在运行机制、组织管理结构和教育内容上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在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坚持统一性与相对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认识和资源共享相结合的原则和学生系统内外协调的原则,强化服务学生意识、园区教育力度、心理健康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研究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创新有着特殊的意义。文章从分析大学组织文化的层次结构和表现形态入手,概括了多校区大学组织文化管理的若干特点,并提出了从办学观念、发展战略、管理体制、领导模式和文化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实现多校区大学组织文化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分析了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并结合泰安校区改革发展的实际,在找准校区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从发展思路、定位与办学特色、发展目标、支撑平台与保障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推进校区内涵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为校区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分析大学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和表现形态入手,论述了高校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并提出了在办学观念、发展模式、管理体制的文化载体等方面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多校区大学的介绍,提出了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应该创新,主要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创新,解决了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机制怎么合理运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校区大学组织文化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组织化的视角研究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创新有着特殊的意义。章从分析大学组织化的层次结构和表现形态入手,概括了多校区大学组织化管理的若干特点,并提出了从办学观念、发展战略、管理体制、领导模式和化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实现多校区大学组织化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