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人认为九一八事变时,由于张学良错误的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造成了东北山河转瞬沦陷.就是因为这个"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更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在不做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而撤离自己的家园?究竞是什么原因让张学良执行了这个"不抵抗命令"?本文将对张学良执行不抵抗命令的原因进行探析,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18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国耻日,对张学良将军来说1931年9月18日是个殊非一般的大屈之日.九一八事变造成国土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人们纷纷指责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这一年,张学良成了千夫所指、万众责骂的"不抵抗将军".舆论界也把"欺诈"、"生活放荡"、"花花公子"之类的恶言秽语,一股脑儿抛向张学良,对张学良大肆讽刺和挖苦.对此,张学良内心十分痛苦,从1931年开始直至去世,张学良每本日记的开始日期都是9月18日,九一八成为他一生不能忘记的伤痛.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之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武装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使日本走向覆亡的开端.历史的车轮已滚过整整八十个春秋,我们不会忘记八十年前的沉痛教训.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并非偶然,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历史背景下,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不断膨胀的一种必然结果.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上执行了不抵抗政策,对东北沦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试图从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所作的军事准备及当时历史背景等方面简要论述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用炮火轰开了中国东北大门,国土沦丧、损失惨剧,东北人民置身水火、苦痛不堪,更让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千古罪名.主政东北、握有重兵、守土有责的张学良为何在九一八事变中却作出了"不抵抗"的选择,而这一政策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本文就此进行简浅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偶然性、极富传奇色彩.平捷中原大战,迎来少帅人生的第一个辉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隔一年,面对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略战争,他退避三舍,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西安事变,"挟天子而令诸侯",举爱国抗日之大旗,被誉为千古功臣,一代英豪!他的一生始终与矛盾相伴,尊荣与耻辱并行,存在着太大的因变参数,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悲剧英雄".许多年来,张学良在九一八之夜缘何奉行了"不抵抗主义"行为,一直是抗战史研究中颇为棘手的问题.张学良在九一八之夜为何放弃抵抗?"不抵抗将军"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距今,九一八事变过去已经整整80周年了,隆重纪念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以飨后人.有鉴于此,本人认为:张学良在九一八民族危亡之时,作出不抵抗之举,是受限于下面几种因素的,观点立意,微妥之处尚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张毅,台湾80年代“新浪潮运动”的新锐导演,他所导演的影片《玉卿嫂》、《我这样过了一生》、《我的爱》等片屡获大奖,杨惠姗则曾是人称“魔鬼身材、天使面孔的华美巨星。拍过124部电影,连续3年荣获金马、亚太影后。两人相会于人生事业的顶峰,却毅然决然要试着从零开始。经过13年的艰苦磨砺和发展,他们共同创办的琉璃工房终于站稳了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开拓者的位置。他们创作的琉璃作品已被包括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及亚伯特博物馆在内的世界多个知名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与周恩来会谈后,我当时认为"共匪"具有诚意,自己甚为乐观.逐谋设法向委员长陈说.曾去南京,思觅机会,惜屡未得尽言.而因粤变,更致无缘陈请.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一夜之间几乎兵不血刃占领沈阳,四个多月东北12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沦丧,三千万东北同胞开始了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涯.而造成这一屈辱的"不抵抗"政策,主要与当时的两位领导者有关,即东北地方的领导者张学良,中央的领导者蒋介石.对于两者与"不抵抗"主义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误区:一种认为,张学良"忍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蒙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成为蒋介石的"替罪羊";另一种则认为,不抵抗的责任在张学良,他在当时具有抵抗的自主权.而张学良晚年在接受采访时也不断强调,"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的,与蒋介石无关.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即依据现有材料,对张学良与蒋介石的"不抵抗"作以比较,以期对他们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历史责任作以区分.  相似文献   

10.
《出版经济》2006,(3):12
在新浪网博客上超过千万点击量、被众多网民追逐热捧的徐静蕾推出博客文集. 徐静蕾素面朝天地记述了一个带有明星光环的女人的日常生活.琐碎、自然,既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无拘无束地玩,也是一个北京女孩的大大咧咧、又带点懒惰的写作,更是一个30岁普通女人精致的生活展现,闪耀着生活的睿智……这些文字都是老徐在拍戏的间隙和失眠的深夜写成,文笔自然、随和、亲切,淡淡地把真实的那个徐静蕾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1.
我的自述     
王益 《出版史料》2004,(1):48-52
1933年,我没满16岁,在无锡县立初级中学读初三。那时离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已有14年,我们的语文课(那时叫国文课)还尽教些《古文观止》上的东西,引起了同学的不满。有些同学怂恿我向老师作些表示,让我在上课时提出质问:“什么是‘时代’?什么是‘潮流’?”我傻里傻气地照办了。老  相似文献   

12.
我的自述     
丁景唐,族名训尧,笔名洛黎扬、歌青春、丁英等。宁波市(原镇海)人。父亲丁方骏为成衣匠,母亲胡彩庭是农家女。因家贫,父母随母兄闯关东。我在1920年4月25日生于松花江边的吉林市。三岁,父亲失业,南返镇海乡下。六岁,丧父;十二岁,  相似文献   

13.
<正>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政策捆住了数十万东北军将士的手脚,也直接导致了白山黑水的悲惨命运,随着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北大营,随着东北四省一区的沦陷,东北军变成了无地盘的地方实力派,也被国人骂为"误国军"。然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更何况是保家卫国、守土有责的军人呢?  相似文献   

14.
火炬高擎,映照着广场上飘扬的旗帜。柴薪堆迭,万众拥聚,虽天降细雨,但群情激奋。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走上讲台,称赞青年学子的革命举动:今晚,你们将这些旧时代的猥亵读物付之一炬,实乃有力而伟大的举动,极具象征意义。它将昭告世人,旧思想已经死去,新思想的凤凰  相似文献   

15.
16.
全国两会前夕,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监察厅副厅长李利君真不太容易。百忙之中李厅长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接受本刊专访,此时的她刚参加完企业经济工作会议,还未来得及卸去刚刚一路的风尘。  相似文献   

17.
正我出生在浦东彭镇一户贫农家里,家里种了几亩地,但那时产量低,一年到头只有三百斤左右粮食,其中一半还要交给地主作为地租。平时父亲会弹棉花贴补家用,天热时也会下河捉些河鲜,加上番薯等农作物,一家九口才勉强能够吃饱。我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祖父母也一起住。若是碰上蝗虫危害,产量大减,甚至颗粒无收,全家都要饿肚子。  相似文献   

18.
田明 《黑龙江档案》2014,(4):176-176
正最近很流行一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虽然这是一首讴歌父母的歌,却也唱出了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感慨。一晃儿,我已经快40岁了,而我自大学毕业后来到省档案局也已经有15年了。15年前我选择了档案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到了今天,我依然很高兴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回顾走过的路程,我感到自己很幸福。第一,我很幸福因为兰台事业吸引着我古人云: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档案是文化的源头,不断凝聚着人类优秀历史文化成果,宛  相似文献   

19.
最早走出森林,我的先人 最早开始耕耘,我是指南针 和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 和地动仪的子孙,在无数的 篮色的眼睛、 红色的眼睛之中,我有一双 宝石般的 黑色的眼畸。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犷在无数的 白色的皮肤、 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一身 大地般的 黄色的皮肤.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里万古不朽的 孑七夫子、 司马迁、 李自成、 孙宁山……还有文学中永远活着的 花木兰、 林黛玉、 孙悟空、 鲁智深二,…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黄土高原 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 是我沸腾的血型,长城 是我扬起的手臂…  相似文献   

20.
张国刚 《北京档案》1998,(5):12-14,17
张学良:平静的异国生活张国刚山居幽处境,旧雨引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张学良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的古城西安,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并由此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事件———西安事变。62年后的今天,在大洋的那边,在美丽的夏威夷海滨,人们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