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初,兵团奉中央之命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中苏边界组建了58个边境团场,履行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作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兵团日报》的记者,王遐多次去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边境团场采访,深刻地感受到了边境团场两代戍边人为共和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付出的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姜池采写、编辑的消息《克拉玛依油田再生水利用率达83%》和《特级战斗英雄公布遗嘱谆谆诲后人》荣获年度新疆新闻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江池策划、摄影、采写、设计版面的《喜欢克拉玛依的100个理由》和采写、编辑的消息《克拉玛依油田十年  相似文献   

3.
赵雪勤是《新疆法制报》总编辑助理兼记者部主任,今年47岁的她已从业23年了。这23年凝聚了她人生的壮美和对事业的执著,更是一个成功的新闻人的缩影。这个从兵团农场走出的普通女子,如今已成为新疆法制新闻界一线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记者节,新疆新闻界庆祝第七届中国记者节表彰大会在自治区党校礼堂举行。会上,10位自治区第八届“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得了表彰和奖励,新华社新疆分社摄影记者沈桥也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5.
全国党报行业喜欢把长期上夜班的人称作"夜猫子"。《新疆日报》汉文编报部主任、高级编辑王定贵就是这样的"夜猫子"之一。王定贵自1985年9月开始上夜班任一版编辑起,已陆续上夜班快20年了。  相似文献   

6.
乌兰是新疆日报社一名蒙古族资深记者,她1982年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并分配到新疆日报社工作,至今已在所热爱的新闻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6个春秋。乌兰有着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和工作经历。26年来,她的足迹踏遍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她笔下的人  相似文献   

7.
令人侧目的小个子 一米六的小个子,黝黑的皮肤.一张大众脸.往人堆里一扎,便很难吸引人的眼球。然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曾先后多次参加胡锦涛、江洋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宜宾视察的采访报道;正是这个小个子.不辞辛劳,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搭乘公共汽车,一次又一次深入高寒山区,将“白毛女”罗昌秀在新社会的全新生活展现给全国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6年对新疆经济报首席记者任江来说,是难忘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他采写的《鹅喉羚倒毙在雪地中》、《何家湾村盖起了洗浴中心》的新闻,分别荣获第十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走出办公室,身入基层.心贴群众.采写出了一大批透着泥土芳香的新闻作品。那些记者亲历式的稿件因文风朴实、简短鲜活、紧贴基层,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许多战士说:叶艮纸上刊登的这些新闻,就像发生在我们单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在阿勒泰日报社,王爱荣几乎成了勤奋的代名词。只要提起她,大家都会点头称赞。1984年,王爱荣成了阿勒泰日报社的一员。20多年来,无论是在组版、记者、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张光辉被兵团日报社党委任命为专刊部副主任,主要负责《兵团日报.星期刊》的业务工作。《星期刊》一版"周末关注"栏目,由于缺少本地稿件,就大量转发新华社专稿,与本地读者关注的热点有距离。于是,他和编辑通过三条途径增加"周末关注"的阅读率。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经济报第一编辑部主任杜宗阳来说,2005年不仅仅是难忘的一年,同时也是他创新不止的一年:他编辑的以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主题的“要闻版”荣获第十六届新疆新闻奖二等奖,他参与撰写的《论自治区50周年发展的基本经验》系列言论荣获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好新闻二等奖,他牵头策划的“日新月异50年”“、50年大庆专论”等栏目受到中宣部阅评组的高度好评,同时他还被评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只是杜宗阳从事新闻工作10年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疆经济报系秉承创新…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奋努力是取得工作成就的前提和基础。毛拉·沙比提就是这样一位勤奋努力的人,他在新闻事业上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把自己所有的热情都投身到新闻工作中,把新闻工作当作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在20年的记者生涯中,毛拉·沙比提行程5万多公里,跑遍了天山南北,到过800多个乡镇,与基层农牧民面对面交谈,聆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反映民情,他用勤劳的汗水和智慧采写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作品。1993年以来,他采写的40多篇新闻作品获得全国、自治区及各行业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其中17篇新闻作品获得全国及新疆好新闻一、二、三等奖,他五次被评为新疆日报社先进工作者。经过竞聘,2006年他走上了维文通联部副主任的岗位。  相似文献   

14.
现任《新疆日报》哈萨克文采通部副主任、主任编辑的阿迪力·赛买汗,参加工作20年来,做过6年版面编辑,当过4年专版主持人。从1995年以来,他先后担任哈萨克文采通部  相似文献   

15.
1992年8月,福建,三明市。来自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位记者——冷登亿的60幅新闻摄影作品在全国150多家报纸的300多名总编、摄影记者面前亮相,受到一致好评。“大山神韵”。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蒋齐生逐幅观看照片后,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道劲的四个大字。蒋老还对记者说:“他的作品很有力度,应选出一些推到国外去,参加国际性新闻摄影比赛。”其实,冷登亿的不少作品早已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并飘洋过海,在比利时、日本、阿尔及利亚和香港等地展出。 20多年的专业摄影实践,冷登  相似文献   

16.
她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多少耀眼的辉煌,有的只是对新闻事业执着的追求。20年来,她用笔和相机,记录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发展变迁和进步。她就是巴音郭楞日报社记者何俊。何俊先后15次被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2月,荣获自治州文化卫生发展年先进个人;2008年4月,荣获自治州科技贡献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获得巴州"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自治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绩的背后总是伴随着艰辛的付出,长期熬夜让何俊三十多岁就生出了很多白发。  相似文献   

17.
进入阿克苏日报社的时候,他是个才满21岁的小伙子,怀揣着理想、带着激情,投身到阿克苏日报社的新闻工作中。26个春秋轮回,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头发微微泛白的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始终不渝。他先后编辑1500多个报纸版面,发表6000多篇新闻稿件,出版发行3本新闻作品集,16篇文章获得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又有人说记者是一个体面的职业,还有人说记者是一个不平凡的岗位。其实,在新闻工作中,记者还要面对危险、诱惑,更多鲜为人知的是成功和荣誉背后的艰辛。在充满活力的塔城日报社哈萨克文编辑部,涌现出了一批业务精、作风硬、能吃苦、肯钻研的业务能手,阿达力·阿克拜就是其中一名。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14,(3):19
<正>田凤娇,是伊春日报要闻部一名时政记者,自从2006年考入伊春日报社那一天起,她就将自己的满腔热情与新闻事业牢牢系在了一起。在报社八年的工作中,她始终奋战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较好地完成了多项重要采访任务,得到了当地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2010年度伊春市优秀宣传文化干部、2011年度伊春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12年度伊春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3年度获得伊春市记功奖励。  相似文献   

20.
2002年8月2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新闻:倍受天下媒体和广大民众关注的"铁血记者"挑战恶意诉讼案,在经历11个月时间的等待后,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这则新闻引起了新闻媒体和正义读者的广泛关注。甘建华,38岁,中共党员,主任记者,现任衡阳日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