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主要任务是沉浸于这些诗文,对诗文加以内化(了解和欣赏),而且注意记诵和积累,让经典成为自己文化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认识《诗经》,以及汉乐府民歌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是读懂古典民歌的前提,但是,要真正读懂,必须读懂古典民歌的绘画美和情感美。  相似文献   

2.
诗词是抒情的艺术,诗篇中那浓浓的"诗情"是诗词之所以为诗词的重要特征,亦是诗词能打动读者的基础,诗词之美,美在深情。作为读者,只有被诗情"感动",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诗词之美。因此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悟诗词中的情感之美,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是中职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晋王嘉《拾遗记》涉及众多女性形象,就其身份地位而言,大体可分为三大系统六小类(神女、仙女、凡女三个系统,古帝之母、神异之女、大小仙女、后妃姬妾、贤俊之母、异域奇女六个小类),其中,部分个体女性形象的刻画较为出彩。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女性人物虽然正史有载,但小说中的形象却不尽同于史书,有的甚至完全与史相违。整体来看,在“古帝之母”“后妃姬妾”类女性人物以及西王母的相关描写中,作者的颂美情感较为强烈,究其原因,这与王嘉的方士身份,以及道教以女神和女仙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女性崇拜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那天在家看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姥姥和母亲,一个是普通的乡下老太太,一个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  相似文献   

5.
情感的交流是人类特有的心理体验,广告传播中如果能够从情感角度入手,便更容易使广告形式和内容达到和谐的统一,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还能充分体验到积极向上的生活乐趣.本文从三个维度切入,即:彰显幸福亲情、体验情爱温暖、呼唤真挚友情,来管窥广告语言所展现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6.
静读龙应台的《目送》,是近来每个夜晚睡前的最后程序。“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音乐哲学揭示的是音乐的美的本质,音乐美学本身就带有哲学范畴的意味.艺术家们在阐释一部作品或者一个流派的音乐时,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样一个问题上.因为有情感因素的强大推动力,才创造出许多出色的音乐作品.情感不仅仅是音乐内容的全部,而且还决定着音乐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的智慧结晶,在我国文学史上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于劳动之余或之时,歌之舞之,产生了诗歌的语言形式,美韵无穷,也就成了人们千古以来不衰的文学创作形式了。而“美韵无穷”就成了人们评价诗歌这一文学创作形式的主要语言了,这样就产生了“诗美”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龙应台散文集《目送》的争议,论述其亲情叙事的正价值;以其经典之作《目送》作为管窥途径,论说细节拼贴构成“描述型”文本形态、诗情沉着于叙事的抒情方式以及“小感触”升华为哲理性思考这三方面,是龙应台艺术散文的主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含蓄隽永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的淡雅赏月图,创造了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苏轼评价过王维,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贾平凹的这篇散文,既如诗,又如画,堪称散文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言志抒情,它运用简练的语言和强烈的节奏感展现悠远的意境,能将作者的情感浓缩在诗句中,并巧妙展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其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引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还要围绕其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试着说出自己的体验。由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音韵、意象、修辞、结构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全面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提高学生古诗词赏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韩学龙 《现代语文》2006,(10):52-53
教学夏衍的《包身工》一时,我先指定一位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课。当读至“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她的声音有些异样,似乎是强忍着笑,后面一句还未读完,她已掩着口与其他一些同学笑出声来。学作品,尤其是悲剧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我想,作描写包身工起床时混乱的场景,决不是为博得读一笑,而是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无比愤慨,而我们的学生却在笑!造成这种审美失距和偏向的原因很多。诚然,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  相似文献   

13.
《诗经》有将近十分之一作品是以行役者的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具体从三个角度加以表现:一是直接描写征夫、役夫的怨与恨;二是从思妇的角度间接描写行役之悲;三是从下层官吏的角度反映行役之苦。《诗经》行役诗所体现的情感特征是哀怨的。它的形成是受到了时代和社会、部落情感以及作者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诗经》行役诗的哀怨情感构成了西方美学中悲剧论的审美范畴,它展现了行役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在不幸之中的抗争,从而激活了人们逝去的热情,使人在悲剧的氛围中享受到了生命的力感。  相似文献   

14.
曹轩宾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改编所创作的《别君叹》使人们深受感触.全曲对于词和曲的结合手法十分巧妙,器乐与人声的搭配也是十分耐人寻味,从而触动人的心弦.歌词的唱法选用了原汁原味的陕西方言,使的本曲更加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味道,后续李奇所做的词,更是让音乐与歌词所表达出的含义相结合所产生的碰撞与融合深深触动...  相似文献   

15.
16.
情感美是优秀散文的内在要求。散文的情感美体现在散文的重要性及散文情感的“真”“、善”与“美”等方面,优美的抒情散文在情感上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画面一:课堂上一位教师正在讲授《七根火柴》,当读到无名战士一根一根慢慢数火柴,把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并用尽最后力量将手臂指向前方的时候,竞有学生掩口而笑……  相似文献   

18.
洪静 《文学教育(上)》2009,(18):128-128
生活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中的不幸有时会让生命轻易地转身而去,生命中有我们太多不能承受的重压:如生活的贫困,身体的疾病,事业的不成功等都会让我们失去生活的信心。但唯有爱,才是我们生活下去的源泉与动力,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如果这个支柱倒塌,  相似文献   

19.
在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学中,男性以理性、秩序和明晰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力,而民间女子在私情歌谣中重新获得这种权力。《山歌》中的私情歌谣从女性的视角来消解了男性建构的神话,改变了其在男性为本位的传统作品中被书写的命运,使其由被言说的他者向自我言说的主体转变。  相似文献   

20.
《北方》是艾青一首风格独特的抒情诗。诗中善于用色泽、光彩的渲染以及构图、线条的安排增加形象的鲜明度,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景述事,使诗既充满激情,又有画的意境。本文运用一定的美学理论,从经营构图之美、光彩映衬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音声之美、动静之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首诗的绘画之美,概括了诗中抒发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