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嗨!我叫Jessica。今年13岁。我和弟弟John已经在家庭学校学习6年了。我们爱家庭学校。下面是我们一天的学校生活。 上午9点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开始做作业,包括语言、写作,然后是科学、历史和地理的阅读。我读得很快,那些都没花我多少时  相似文献   

2.
真是难以置信,我们的家庭学校又一次临近岁末了。在过去的14年中,我们都以参加全宾州(宾夕法尼亚州)家庭学校大会的方式来为家庭学校的每一年画上一个句号。整整一年,我和我丈夫还有其他宾州基督教家庭学校协会的校长们都为年底的活动筹划和准备。大会安排在一个周末,有几千名家  相似文献   

3.
十四岁那年,我被送到切希尔寄宿学校上学。这所学校专门接收那些"有问题"的男生。我的问题是我有个酗酒的妈妈,她的恶习最终导致了我们这个家庭四分五裂。父母离异以后,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4.
发票的意义     
中学阶段的我们,主要以学习为主,对于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培养,我们总是处于被给予的状态中。没有能力回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我们只会说:“等我长  相似文献   

5.
常听学生叹息:“我们的生活太单调太枯燥太无味了。我没有素材可写……”是的,如果不仔细想,学校到家庭,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的确乏味,能让我们产生写作冲动的素材寥寥无几。然而,仔细品味,其实,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5年里,我有幸拜访了中国的许多中小学。我参加过两次"中国桥"活动,一次是为各校领导组织的,一次是为我自己的学校安排的。欧盟第二学校与上海实验中学开展了一个非常好的学生寄宿家庭的交流活动。我们的小学部也与北京史家小学开展了一个虚拟的交流计划。在我参观过的中国学校里,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国学校教职工的奉献和敬业  相似文献   

7.
我们家是一个快乐的中产阶级家庭。和许多美国人一样,我们有一套房子和两辆车。家中有两个爱子。我喜欢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在家教育孩子,还是在学校教音乐课,我都倾注了满腔热忱。但是我仍然觉得似乎少了什么:我渴望有个女儿。  相似文献   

8.
李凌 《师道》2006,(3):35-36
我在一个学生的周记里看到了『捆绑』这个词他。把学校和家庭对他的种种约束用这个看起来有点可怕的词儿来形容后。来在,班会上我,让同学们写出了对这个词的看法结。果我,得到了这样一些答案---老师给我们这么一个题目的时候还真的吓了我一跳呢。经他解释,我还觉得挺贴切的,现在的家长其实就是希望我们所有的劲儿都使在他们认为值得的事情上。他们让我们周末学琴、学画、学英语,稍有时间就给我们讲一大堆社会现实。我觉得老师说的更多是学校、家庭对学生形式上的“捆绑”,其实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捆绑。我不知道大人们会怎么想,总之我和很多…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的语言学校留学生,多数都有寄宿在当地人家里的经历。那家的女主人,常常被称作"HOMESTAY MOTHER(寄宿家庭妈妈)"。我的寄宿家庭妈妈名叫麦尔,是我在新西兰结识的第一个当地人,也是我最好的"洋"朋友。到新西兰是个星期天,学校的学生顾问来接我,我们径直到了麦尔的家。麦尔看起来只有30岁左右,身材匀称,皮肤很细。后来我才知道,她已经45了。以前我们都说"洋人"皮肤易老,看来不完全符合事实。麦尔带我去看我的房间,约莫12个平方米左右,三面墙是蓝色,一面墙是奶黄色,简单放着几件家具。拉开窗帘,落地长窗外面就是盛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崮山路上的一所特殊学校,学校里的设施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现代化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走在美丽的校园里,真为这里的孩子们感到高兴,我想,这些脑瘫儿童天生是不幸的,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幸运的,社会、家庭不仅没有放弃他们,  相似文献   

11.
快乐生活123     
您想了解我的家庭吗?我生长在一个教师之家、音乐之家,我们家的成员不是老师就是学生.我爸爸是中学的音乐教师,妈妈是中学的汉语教师,我和哥哥是学生.所以,我们家带有学校的生活色彩--紧张而愉快.  相似文献   

12.
奥利尔先生     
14岁那年,我被送往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切希尔学院读书。它是一所专门为家庭有问题的男孩子开设的寄宿学校。我之所以被送到这里读书,主要是因为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酗酒的恶习,正是因为她的这一恶习拆散了我们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离婚以后,我和母亲一起生活,照顾着她。直到有一天,已经八年级的我几乎所有的功课都不及格时,我的父亲和一位中学校长才决定把我送进这所以体育教学见长而且训练严格的寄宿制学校。这应该是我远离我那酗酒的母亲再好不过的办法了,并且他们认为这所学校也许能够给我提供一个从高中毕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和丈夫都是研究生毕业,同在一家科研单位工作。我们的家庭可以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们两个从小学到大学都很顺利,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从来没觉得学习有何困难。可是让我们苦恼的是,女儿却一点也不像我们,对学习居然一点兴趣也没有。  相似文献   

14.
(一)我今年21岁,出身在一个贫农的家庭里。9岁的时候,我的母亲由于过分劳累和极度优愤死去了。从此,我就跟着老祖母过活。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里,我渡过了苦难的童年。1949年,家乡解放了,我和千千万万个穷孩子一样,不但生活有了保障,而且进了学校。祖母常常嘱咐我:“共产党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要听党的话”。学校老师的教导更使我渐渐明白:谁使我们穷人受苦受难,又是谁使我们有了幸福的今天。在我的心底里,深深地埋下了  相似文献   

15.
车广秀 《家庭教育》2001,(11):42-43
三个妈妈,都有一个4岁多一点的孩子,三个孩子都有点爱缠妈妈。于是,妈妈们凑在一起筹划,创办了——“家庭学校”由三个妈妈创办,这三个妈妈分别是我、小杨和小韩。我们来自北方,现在同在海南一所师范学校工作,是同事,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家庭学校”的学生只有三个,依次为澄澄、点点和坤坤。他们都4岁多一点,在同一所幼儿园读中班,是我们这三个家庭的独生宝贝。  相似文献   

16.
对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我认为家长和学校应该是合作伙伴,是孩子奔跑的两轮、是孩子飞翔的两翼,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缺一不可。和谐高效的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和学校的作用,让两者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但是,在实施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家长和学校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责任边界。  相似文献   

17.
<正>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核心的一个话题,但是现在时代发生变化,我认为这个家,是以国为家、以家为国的,所以我们有家庭,有家族,有家乡,还有国家。这个家的概念有大有小。今天,我们讲家,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家庭,而是要把它扩大到整个家国,尤其是社会、学校。传统学校就是一个家,师生就是父子的关系,而且,学校这个家,在今天尤其重要。如果说过去我们的启蒙教育都是在家里进行的话,今天我们的启蒙教育已经放在学校里进  相似文献   

18.
学校老师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家庭戒烟是一种文明。我也常听电视节目中宣传吸烟有害,戒烟是一种进步。可我的爸爸总是吸烟,常常在我身边吸,很多时候呛得我十分难受。我总想找个机会让爸爸戒烟。  相似文献   

19.
甲.关於家庭方面的我们办理乡村学校,要谋教育的进展,必先要联络学生家庭.联络的方法正多,要是是从破除隔阂,增厚感情二方面着想,现在把我平日试验得有效果的方法,逐一道来: (1)访问家族教课之暇,或放暇日期,访问家族,乡人必定欢迎.因为从前教师很有轻视乡人的态度,乡人也有畏懼教师的心理,学校和家庭很是隔阂,学校所施教育,家庭不能满意;家庭如有意见,学校不能容纳.  相似文献   

20.
特别的布朗一家 在酒店住了两个月,学校通知我们,让我们自己找房子搬出去,因为又来了一批中国学生。我们同学中有的找私房,有的找寄宿家庭。我挺想找寄宿家庭的,但又怕贵。后来听说布朗家每个月260欧元,包食宿。没想到他竟然还管吃饭!要知道我一个月最起码也能吃60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