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问:小说的名字<鸣指>从何而来? 答:小说题目在写最初几章时已拟定,后来虽然也想过别的更可爱更招人的题目,都无法取代<鸣指>.这两个汉字并非生僻难字,只是出处稍远,它们来自我曾阅读的禅宗故事,譬如<五灯会元>所收录的,有多处出现,譬如某人"大笑鸣指而出",譬如"鸣指一下"等.  相似文献   

2.
读书要缘分     
其实万事都是要缘分的。譬如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第一感就有“顺眼”、“不顺眼”之分。但原先一丁点儿恩怨也没有。佛家讲就是“阿赖耶识”在起作用。譬如踏破铁鞋无觅处,费尽千辛万苦找不到。突然一个极偶然的机会。碰到了,或是找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譬如一项化学实验,绞尽脑汁就是不能成功,偶然发现一种催化剂,它就……譬如……我说的读书只是譬如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文化修论中的挣扎任何一部真正不朽的作品,其其正的价值都并不在于只是揭示出人类生活的某种现实状况,而且在于真实地对某一时代人的心灵困惑与挣扎有着切实的把握和艺术的表现。正因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链环中,总是在不断地出现着以个体生命的生为起点、以死为终点的循环,以个体与其生存环境间的矛盾为具体内容,所以,那些其正把涵低丰富内容的入生困境表现出的作品,就具有了永恒的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成为其正的悲剧──因为它已超越了所表现的某一时代和某种人生,而成了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揭示和象征。《红楼梦股恰就是这样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智能机器人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而艰难的发展道路。虽然机器人已经学会了走路、爬楼梯,随后又掌握了在有毒或未知环境中工作的技巧,甚至还懂得了参加机器人足球比赛,然而,对于人类来说,它们仍然是“内向”的,因为它们至今仍不会与人正常对话和沟通。而人类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让它们能够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工作,譬如打扫房间、在酒吧为顾客端上鸡尾酒、把商店的货品放上货架、带领游客参观公园等,然而,若希望它们在工作中不出差错,且更符合人类的意愿,我们必须教会它们理解人类的语言,并且与人类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生活中,塑料制品形形色色,难以胜数,塑料无疑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塑料的发明堪称人类20世纪的一大杰作。近年来,科学家对塑料性能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突破,已经能够制造出一些功能独特的超级塑料。譬如,像钢铁般坚硬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博览》2012,(1):44-45
我们活下去的准则是——绝对不能被人类发现!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譬如,一件小物什,可能是一块放在咖啡杯旁准备调味的方糖,也可能是一小枚想要夹住散落纸张的塑料夹,它们在你的脑海中可以被清晰勾勒出具体的位置,可是当你真正想要找寻时,却发现它们了无踪影。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早期,文化知识主要是以一方灌输、另一方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也影响到了今天的教育,譬如数学的学习,目前仍是以教与练的接受式为主要模式,目的无非就是“弄清概念、记住公式、掌握方法、熟练技巧”。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以“数学是一门工具  相似文献   

8.
兰西 《初中生》2010,(3):72-75
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生产的化学物质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四季中的生活不会有大的改变,因而,人们也就往往容易错误地认为其他生物也会同我们人类一样。然而,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一般的生物都只是在条件适合的时候才非常活跃,当条件不适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为了破译恐怖组织的密码以挫败其阴谋,拟斥巨资建造一台可以破解一切密码的机器:万能解密机.这是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其小说《数字城堡》中虚构的情节.以人类今日之科技实力,打造这样一台无坚不摧的"神器"还只是个遥远的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生产的化学物质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5,(19):28-29
目前,地球拥有7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美国科学家艾伦·韦斯曼博士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出现哪些戏剧性的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1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仰观宇宙之大,我们的人生,又何只是一瞬。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在这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社会,如何保存自我,完善自我尤为重要。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东坡评贾生的, “吾惜其文采,哀其不争”。我曾经这样想:古之学者、英雄,但凡能成就其学业、功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人类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假如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科学家艾伦·威斯曼博士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对没有人类的地球将会怎样戏剧性变化进行了大胆的科学狂想。  相似文献   

15.
电影,可以讲述漫长的人生故事,譬如《霸王别姬》,也可以描绘短短片刻的惊险,譬如《罗拉快跑》,不过这种繁简两宜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大约还是短暂的一瞬间。即使再经典的电影,能刻画记忆痕迹的也只是几个特别的镜头,这或许就是"电影只是一瞬间"的理由。另一方面来说,当看着哈利·波特渐渐长大,布鲁斯·威利斯虎威不再,当看着忧郁的钢琴师"变装"上演斗牛之舞,《兄弟连》之后战火又"燃向"太平洋,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在那一瞬之间成为了碎片。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     
父亲今年约摸四十七八岁,是名技师,平平凡凡地度过了人生的前四十年。父亲年轻时很有想法,譬如自学过小提琴,只是恰巧碰上了"文化大革命",把自己大部分的想法搁浅了。从农场回来后, 父亲在工厂遇上了母亲,在平平凡凡开始的婚姻中,父亲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一滴不剩地交给了这个家。而年少时的想法已全被封存在岁月的角落里。  相似文献   

17.
散文的外延是宽泛的,除了写景抒情散文算是正宗之外,尚有偏于记事的,写人的,论理的;有些作品“骑墙”于散文与小说之间,多有争议,譬如确认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是小说,也只是根据了它收入《呐喊》集而已;还有报告文学,无处安身,才勉强落户于散文。散文的笔法是少拘束的,既讲求形象与意境,而表达方式又追求着综合效应,这样,散文就既有文学作品的品格,又  相似文献   

18.
方羽 《中学生天地》2008,(12):50-53
过"低碳生活",做"低碳达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我们人类可以这样为拯救企鹅和北极熊,拯救地球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或许,这只是举手之劳。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体态语言的三个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今中外,上自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使用体态语言(也称“态势语”)。这说明体态语言植根于人类生活,是人类交际的需要。这样讲,并不是要为以德国哲学家冯德和苏联语言学家马尔为代表的“手势论”翻案,也不是想将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等量齐观,而只是想强调,体态语言有其存在的价值,有必要加强对它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漫画     
有人问罗丹:“你的雕塑为什么这样好?”罗丹答:“其实我只是去掉不需要的部分罢了。”回答多么富有哲理!这幅漫画表现人类在雕凿地球,但去掉的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部分,人类使地球资源枯竭,无疑是凿石成棺,自掘坟墓。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失控酿成的悲剧!人类应该像罗丹一样塑造美,而不应该制造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