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贵利  胡彦峰 《辅导员》2014,(15):45-45
<正>校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圣地。我校历来把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孩子全面成长的重要手段。我们以"五种教育"为核心,让"五种教育"成为吸引学生的磁石,成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健康成长的神奇光环。一、五种教育的阵地建设阵地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是整个校园文化的点睛之笔几年来我们构建了五大教育阵地。1."光史教言"眸地"党史教育"阵地再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前赴后继、勇于奉献和不怕牺牲的伟大历程。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党的历史,而且理解了革命先辈走过的艰辛奋斗之路,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积极向上、勤奋刻苦和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精神文明的阵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因此,我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我们于2006年开始试行"学生成长伙伴制"。首先,"学生成长伙伴制"反映的是一种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同时,"学生成长伙伴制"也是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我国民办高校及其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对策:一是提高认识,确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三是"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工作中;四是高度重视、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信懋中学围绕"成长教育"的内涵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挖掘和研究,从成长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着力构建基于"成长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文化力提升学校发展力,促进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教育、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教学系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阵地,本文就教学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各种有益的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观念的建立。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文明的写实。教育的对象是人,毫无疑问,校园文化的核心也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如果脱离了这一本质,校园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适应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的首  相似文献   

8.
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在校园创造一种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积极地影响、熏陶、启迪、培养大学生的成才意识,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强化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组织,既是高校学生事务运行的基本载体,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更是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要想使其真正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土壤”,必须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生组织各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它具有教育、导向、陶冶、创造、辐射、激励、娱乐和社会化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审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着不少与学校教育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一是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三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四是用主旋律教育代替全部校园文化;五是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拓展校园文化新阵地,充分利用周末闲暇时间,营造学院人文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巩固第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以周末文化建设的视角,将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从现状、必要性、具体实施等方面探讨了周末文化建设在工科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韦滢  陆浩 《考试周刊》2015,(32):139-140
借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又是青年学生成长及精神皈依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又可以通过发挥网络宣传主控权优势、加强学生社团组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路径形成阵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莹 《大学时代》2006,(8):141-142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整体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社团的科学、规范、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4.
陈翠叶 《山东教育》2020,(3):118-118
教育是"影响"的事业,是"渗透"的事业,是"熏陶"的事业。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教师和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认识成为了其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两者间的关联性与影响力,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出发,探索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契合点,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隐性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宋晔 《上海教育》2007,(7B):51-52
所谓校园伦理,就是对校园建设及其文化的道德性追问,强调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所肩负的“教育责任”,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为目标。校园伦理就是对校园文化进行伦理的审视,它是一种维度,是一种衡量学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尺度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开展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一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二要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自我教育;三要以社会实践为桥梁,不断拓宽教育形式;四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体氛围;五要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占领网上阵地.  相似文献   

18.
张翠云 《文教资料》2009,(34):119-120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阵地.家访是连接这两个教育阵地的行动组带,是教育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观念中的家访.以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为目的.走向一种片面的教育误区.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走向亲近学生、正视学生的成长因素,为我们展示和阐释了一种用心、用爱塑造人的新家访、家教观。  相似文献   

19.
虞荷 《华章》2007,(12)
新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那么,何为班级文化呢?鲁洁教授在《教育社会学》中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毫无疑  相似文献   

20.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确立了"灵动教育"的文化内涵。"灵动教育"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一种向上的生命的教育。通过校园环境建设、链式德育活动、特色课程设置、灵动课堂教学等系列载体,培养学生的灵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有利于建设教学理念先进、业务水平精湛、创新精神强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