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长正 《语文知识》2002,(12):41-41
《庄子·秋水》入选高中语文新版教材。其文曰: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指黄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顺河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何指?教材小注曰: “北海,(黄河东端)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该注不确。  相似文献   

2.
“大方之家”最早见于《庄子·秋水》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用来表示自己的知识短浅,见笑于博通大道之人。该句中的“大方”与《庄子·山木》的“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中的“大方”一词相同,都指的是“大道”;成玄英在《庄子疏》中也指出:“方,犹道也。”由此可知,“方”犹“道”,而“大方”即“大道”,“大方之家”则引申  相似文献   

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所喜欢玩味的,我现在借这个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  相似文献   

4.
“望洋兴叹”这句成语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成功条件不具备,感到无可奈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遣词上略加发挥:山高不可攀时,说是“望山兴叹”;河宽不能渡时,就说是“望河兴叹”等等。这种对成语适当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当然无可非议。但如要把成语“望洋兴叹”理解为“望着海洋而发出感叹”,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望洋兴叹”一语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秋水暴涨时,百川汇河,河神因此洋洋得意,“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来见到宽广无垠的北海,才知道自己妄…  相似文献   

5.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 于邵郸放?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类,直 甸甸而归耳。”这个典故的意思是,燕国寿陵余子听说赵国人走路很美,便不远干里跑到赵国都 城邯郸学步。结果非但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姿 势,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都忘掉了,只 好爬着回到燕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陡 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成语“邯那学步” 即出于这则故事。..-.《庄子·秋水》二{成语出典:“邯郸学步”  相似文献   

6.
在“言”与“意”之间──评阮忠的《庄子创作论》戴学青庄子的思想与文章在思想史与文学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惜历来研究庄子的书与文大都从哲学的角度阐释在于的思想──“意”,而相对忽视了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他的语言表达形式──“言”,这也许是“以其人之道还...  相似文献   

7.
李昌祥 《学语文》2003,(3):21-2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节选了《庄子·秋水》开头一段:“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相似文献   

8.
庄子三说     
一一说“河伯之游”“河伯之游”见于《庄子·秋水》。在“河伯之游”中,庄子没有严格的理论探索,只是作了不少文学描绘,把一切自然事物具体化、人格化罢了。但是,他通过寓言的形式进行设喻,体现出来的对自然、人生的认识,却能激起我们深刻的思考。河伯初见黄河“两縵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便狂妄自大,“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及至顺流来到北海,见北海“不见水端”,乃望洋兴叹,向海神作自我批评,认为自己若非“睹子之难穷”,一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在与北海若的对话中,得知了“道”的真理:要见大,就要跳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去见世面…  相似文献   

9.
“邯郸学步”是《庄子·秋水》中的一个故事,讲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首都邯郸后,觉得那儿的人走路姿势好看,便跟着学,结果没学好,并把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于是乎,这位燕人便贻笑千古,至今仍为世人所耻笑,而“邯郸学步”也成了贬义,这是何等冤枉!人们通常在看过这个故事后,常常是一笑而过,很少有人想到“学步”的燕人目的是在取人之长,来完美自身。虽然因此被人当作笑话揶揄,但是他通过向别人学习来追求完美的精神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更令人不解的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人不但不去赞扬寿陵少年的精神,反而在别人学习他…  相似文献   

10.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是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庄子称之为“逍遥游”。那么,怎样才算是“逍遥游”呢?庄子的回答是:“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让庄子没有料到的是,后人对他的这个回答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1.
一、人的主观认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河伯作为黄河之神,只生活在黄河渚崖两氵矣之间的小天地里,看到的河流都比黄河小,且“百川灌河”,待到“两氵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时,自然“欣然自喜”;见到北海“不见水端”后,通过比较、鉴别,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浅见。这足以启示我们:人的认识受其生活环境的制约,受所在时空的影响。如课文删节部分的类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其实,这正是《秋水》全文阐明的道理之一。二、正视自己,虚心求学河伯见海神的故事,尽管作者是将其作为寓言来阐明哲理的,但故事情…  相似文献   

12.
有一些成语,由于使用时误解了原意,此后每每将错就错,沿袭成俗,久而久之人们竟忘记了它们固有的意义。这类例子很多,也颇有趣。望洋兴叹初见《庄子·秋水》,说河们(河神)见秋水大涨,高兴地流到了北海,这时见海水空阔无边,于是他“望洋向若(海神)而叹”,这里“望洋”同  相似文献   

13.
雷达 《中学教育》2007,(3):41-42
记者到瑞典工作以后曾采访过很多人,但全部使用汉语来采访一位瑞典人倒是第一次,而且他在汉语上的造诣要比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中国人都高出很多。在做采访准备时,记者得知他“十几年前得过结石,痛得厉害,不能站、不能坐、不能躺,就弄一个摇椅,一开始痛,就拿《庄子·秋水篇》来读,以减轻疼痛……”这位对中国文化如此痴迷的瑞典人就是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  相似文献   

14.
刘征在《庄周买水》这篇寓言体杂文中,以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庄周为主人公,并化用庄子“庄周梦蝶”、“濠梁观鱼”、“涸辙之鲋”等典故,让庄周改头换面走入当代社会,即让他弃文从商,为养鱼而四处买水,倍受刁难盘剥,借以揭露和抨击官倒爷们在商品流通领域里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大发横财的非法经营活动。在介绍完庄周买水的一系列遭遇之后作者意犹未尽,又加上下面一段文字结尾:“猛听得一声雷响,油然云起,长养万物的甘霖就要下来了。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加上这一段,使情节…  相似文献   

15.
庄子在《秋水》中为我们塑造了河伯这样一位鲜活的艺术形象,他因为“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就“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则望洋兴叹,并深刻反省自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河伯是可爱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主旨延伸如《庄子》一书,教材选入《秋水》和《逍遥游》,《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选入了《庖丁解牛》。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境界。但是,  相似文献   

17.
一、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庄子对诸侯兼并、天下纷争、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悲观厌世、否定一切的极端。总体说来,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先验的超乎万物的“道”,虽竭力描画人的个体精神和自由境界,却终归于虚无缥缈。他的思想中虽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却时常陷入诡辩。《庄子·秋水》的写作意图,是宣扬道家之“道”的无限性,并进而嘲讽孔孟之道。但其中关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的观点,却具有积极意义。课文是《庄子·秋水》七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可分为两段: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  相似文献   

18.
果爸 《小学生作文》2020,(2):102-103
“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那还不容易!“洋”不就是海洋吗?望洋兴叹应该就是面对大海没有办法渡过去,只能叹气,说明自己彻底没有了办法,感到十分无奈,对不对?对不起,还真不对。望洋兴叹里的“洋”并不是海洋的意思。望洋兴叹源自《庄子·秋水》中的一个故事:从前,镇守河流的河伯非常骄傲,自以为非常了不起。后来,他来到北海,遇到了海神北海若。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河伯这才明白自己太自不量力了。原文中有一句:“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这句话的意思是,河伯这才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态度,茫然地对着海神北海若发出感叹。  相似文献   

19.
古有“滴水穿石”、“铁棒成针”的故事,今有……白薯,我班的体育特困户,体育项目样样“大红灯笼高高挂”。因为他吃烤白薯成癖,所以人人都叫他“白薯”,叫着叫着,连他的真名也都忘了。别看白薯初三了,个子撑死了也只能像个预备年级的学生,手臂细得捏笔杆子都晃悠。有时在举行升旗仪式时,站在操场上,被太阳烤着烤着就趴下了。体育项目:50米,12秒;1000米,被人超3圈;跳远不过一米二,实心球不砸到自己脑袋就算万幸,了……最要他命的还是令许多“肱二头肌练得比头大”的健将们都望而生畏的“引体向上”,要让白薯做引体向上?六个字:难,很难,非常难!开始,他“破白薯破摔”,体育不行就不行,大不了被人笑他“娘娘腔”,他们笑久了,也就会觉得无聊了。可偏Miss chen(P.E.teacher)说:“体育不  相似文献   

20.
秋水(节选)(《庄子·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泾流,高中第一册2000年版(2002年第3次印刷)注为“直流的水波。泾,同‘径’”。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泾(jīng),通。泾流,等于说无阻的水流”。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畅通的水流。泾,通”。郭锡良、李玲璞先生《古代汉语》“直流,通流”。上注大致同,均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